《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史铁生《我与地坛》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历数前生,你能够/ 与我一同笑着,所以/ 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史铁生《永在》

如若哪一颗星辰始终闪耀,那便是你在地坛的某一个角落留下的印记。如若哪一篇乐章始终弹奏着,那便是你的梦想带回的弦音。如若哪一份真情一直保留鲜活的生命,那便是你与母亲分别时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如若你不曾长大,不曾老去。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若你不曾长大,不曾老去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必急于求成,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轮椅上的一部著作,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从绝望中走出来变得乐观的史铁生,他在一次次的绝望中寻找希望,在一次次黑暗中希冀光明。这本书用质朴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将他一生中其中一段时期的生活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我们面前,文字中由内而外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崛起,我们应该奋发,我们应该向前。在自述中,他回忆着过去的一幕幕琐事,没有一件事不激荡着岁月的涟漪,只是,我想,这些,他怎么一直都没有忘记。

从小到大,盘锦也在不断的成长,殊不知,这里,从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与文化,只是它的成长让人们感到震惊,因为每一次成长都背负了太多的汗水与苦痛,盘锦,我的盘锦。史铁生没有忘记过去的事情,就如我盘锦的风貌一直在心中。他是长大的史铁生,它是长大的盘锦。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在一次次的绝望中寻找希望,在一次次黑暗中希冀光明

当往事已成往事,所有的文字都将振聋发聩,窸窣的蝉鸣惊醒了整个夏天,连云都躲在花瓣里,可是有的人四处绽放着欢喜,又似忧伤的弯曲。每一个人都悄然在时光中沉淀,看过离分,谈笑相遇。走走停停,你遇上的每一个心中人都互相致意,他们说你还记得我吗?你看看他们,又偷偷藏在母亲身后。你的玩伴也不停的在脑海里回旋,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处何方,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样。你说:小时候的我们啊,其实已经反映出了人性,也正当软弱遇上霸凌,情谊便一文不值,只是还好,我始终做了别人家的孩子。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当往事已成往事,所有的文字都将振聋发聩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回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想起童年时的盘锦,固守陈规,交流融合不够,并没有形成独特的盘锦文化,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盘锦都没有独立于自身,而是一直附属于其他的县。关于曾经的盘锦,提起时大概只有苍凉,即使用文字,也显得苍白无力去形容,因为那时的盘锦,曾经历过腥风血雨,茹毛饮血的时代,更多时候都是被摧毁和破坏,荒芜的依旧荒芜,被殖民和践踏,实在令人悲叹。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秋天的确是一个怀念的季节,对于我来说是,对于他来说更是如此。这一段使我记忆深刻,他的母亲在秋天去世,在他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可是母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有时,他独自一人去地坛寻求安静的时候,母亲会偷偷的去看他,当他发现母亲时,母亲的脸便朝着一边扭去,生怕被他看出是担心他。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双腿瘫痪后的史铁生

“在轮椅上的日子,母亲总想方设法带他去别处走走,但他总说:”不,我不去。“甚至边说话边捶打着自己的双腿。母亲就扑过来抓住他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无一点滴不看出他的自暴自弃,他甚至想着再也不要见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一辈子书,母亲心疼这样的他,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却无能为力。如果是我,我的世界也会陷入黑暗,甚至不会像他一样出现看书的想法。可是后来,他又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变得精彩呢?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我想展翅翱翔,却折断了双翼

我犹为记得他与电影院的一个导演常有联系,也正是那导演激发了他的信心,说他有写作的天赋与才华,让他尝试着去写剧本,去创作。他也因此将电影院当成了那个时期快乐的地方,他母亲也非常乐意推他去看电影,再接他回家。因为母亲知道,那是一条快乐的路,那是她的孩子走向快乐的路。

后来,他爱上了写作,爱上了在安静的地坛写作,写写往事,写写当下。在他的记忆与印象中,他回忆起了许多事情,有儿时的伙伴,有童年的姥姥,有不知名的两个老姑娘教师,有不是写《逍遥游》的庄子,有很多人,有很多事,在他记忆中的人,在他印象中的事。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记忆中的人,印象中的事

让史铁生记住的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有童年的回忆,有青年的暴躁,可是让我记住的,只有盘锦,在史铁生的历程中,经历过苦痛又重新崛起,又重新开始过乐观的生活,是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就放弃自己,他并没有因为过去的苦痛影响现在,又或者说,是他遇到的贵人帮助他脱离苦海,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不知道,我无从知道了。这样的经历与盘锦相似,盘锦的过去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时代,无尽的荒凉与不同文化习俗的人类,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发展,盘锦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市,无论从文化精神还是物质基础还是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盘锦都达到了一定的飞跃。它不再是过去的盘锦,它变得越来越好,正如史铁生,是的,的确是这样。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经历过苦痛又重新崛起,又重新开始过乐观的生活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感受的是他们经历苦痛步入生活正轨的欢愉,我们应该感受的是他们如今乐观的态度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冀。但是,以前的一切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仿佛一切事情都值得他怀念,忧伤也好,快乐也好。所有的人事都历历在目,所有的场景都依旧熟悉,每个人说的话他都记得,每一个眼神他都能叙述出来。《我与地坛》,他与地坛,过了一生,过了完整的多个春秋。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所有的人事都历历在目,所有的场景都依旧熟悉

质朴的字句中裸露着满满的深情与怀念,就像这一生即使残疾,也活在星辰的怀抱里。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不得不说,《我与地坛》是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慰藉,不仅仅是励志的鸡汤和道理,我得到的是史铁生前辈想与人分享的一种灵魂方式与存活方式,不得不说,我佩服他的力量,从绝望到希望该是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多么痛苦的过程,可见他的思维模式转变经历了深沉的积淀与对明天的希望。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可是,后来并没有后来

深刻的文字激荡着人心,我依然记得他说他自暴自弃到一辈子不想出去见人,一辈子想待在书房里看书,可是,后来并没有,如果,这个人不是作者,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又有几人能做到史铁生前辈的高尚。如果是我,一定不能从他的文字里读出他内心的转变,读出他人生的意义,是啊,我们都应该活在阳光里。哪怕处境再艰难都应该意志坚强,因为软弱的人儿与柔弱的人儿不同,我们不应该让岁月将我们的耐心消耗殆尽,不应该感叹时光的沧桑与弯曲的心灵,只要我们还活在阳光下,我们就永远拥抱星辰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只要我们还活在阳光下,我们就永远拥抱星辰。

那颗存活在星辰里的灵魂并没有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意志,那颗闪耀着的星光也并没有雨天而褪去自己的星点光芒。那颗灵魂不是别人,他是史铁生,那抹星辰不是随处可见的花草,它是《我与地坛》。盘锦依然活在人们的心里,盘锦的风貌依然值得期待,盘锦的未来依然美好,那抹星辰不是随处可见的河流或湖泊,它是盘锦,我们爱的地方。

《我与地坛》之活在星辰里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