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遠低於歐洲“重災區” 德國做對這幾件事

在新冠肺炎肆虐歐洲之際,德國開始派遣軍機前往意大利和法國,將重症病患接到德國治療。與此同時,德國的死亡率也遠低於其他疫情嚴重的歐洲國家。其背後到底有什麼奧秘呢?

  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31日15時,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66885例,全球第五。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死亡病例為645例,死亡率約為1%,遠低於其他疫情嚴重的歐洲國家。


死亡率遠低於歐洲“重災區” 德國做對這幾件事


  拿3月26日的數據來說,當天意大利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為10.1%,西班牙為7.4%,英國和法國為5%左右,德國僅為0.6%。那麼,德國是怎麼做到的呢?

  檢測啟動早範圍廣 輕症患者比例高

  德國衛生官員表示,這得益於他們很早就開始對輕症患者進行檢測。這意味著,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德國的確診病例中輕症患者的比例可能更高。

  令德國專家引以為豪的是,德國擁有很多具有檢測資質的實驗室,醫保制度較為完備,政府及時出臺了檢測、排查等措施。目前,德國每週可檢測50萬個樣本;政府計劃今後將每天的檢測能力提高至10萬個,甚至20萬個。

  《德國之聲》報道稱,不同國家採取的不同抗疫方法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死亡率。如果擴大檢測範圍,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死亡率可能會比現在低。

  德國重症監護病床佔有率高於法意英

  第二個原因是醫療系統的能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德國每千人的重症監護病床佔有率為6張。法國為3.1,意大利為2.6,而英國為2.1。德國共有28,000張重症監護病床,比意大利多大約2.5倍。這也使德國在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具備一定優勢。

  德國有更多時間學習中國和意大利的經驗


死亡率遠低於歐洲“重災區” 德國做對這幾件事


  第三個原因是德國與意大利等國所處的疫情階段不同。根據疫情暴發的時間線,意大利確診患者人數顯著上升出現的時間比德國早兩週。這就意味著疫情在意大利蔓延的時間更長,患者也有更長的時間發展成重症。而德國較多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本土疫情尚處在開始階段。

  德國本土感染者年輕人佔比較多

  疫情發展初期,德國的本土感染者主要為較年輕的人群,很多是到鄰國滑雪歸來後發現感染,感染鏈也較為清晰。隨著疫情的發展,政府號召保護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群體,如建議老人和孫輩之間不要見面等。這些措施都有助於保護老年人口和有基礎病的群體。

  德國年輕人與老年人同住的比例較低

  此外,各國不同的社會形態和生活習慣也影響到疫情發展。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幾代同堂的家庭結構在意大利比在德國更常見。在意大利,6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27%和子女共同居住,這一比重比德國高4.5倍。

  儘管如此,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威勒警告,鑑於疫情形勢的發展,德國必須做好醫療資源可能達到極限的準備。德國聯邦政府已緊急追加1萬臺呼吸機的採購訂單,併為醫療系統注資30億歐元。柏林等城市將增設方艙醫院。

  在防控本國疫情的同時,德國開始派遣軍機前往意大利和法國,將重症病患接到德國治療。據德國外交部的信息,截至29日,德國已收治73名意大利患者、30餘名法國患者。多個聯邦州表示目前仍有空餘重症床位,願意接納外國重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