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成“口紅一哥”,或者“帶貨女王”嗎?

中國的科技企業將出現李佳琦那樣的“口紅一哥”,也將出現薇婭那樣的“帶貨女王”。這種想法,正在當下備受外部環境影響的企業中醞釀。

華為能成“口紅一哥”,或者“帶貨女王”嗎?

準備議題、選擇酒店、會邀、布展、排練……在2020年之前,企業用這種傳統方式與外部溝通。那是老辦法。

2020年春節之後,疫情讓這種傳統戛然而止。無論科技界的霸道總裁,還是科創公司精力旺盛的創始人,人們都開始圍著一隻只攝像頭奔忙起來。一塊或大或小的屏幕,成了所有企業與外界溝通的全部,童叟無欺。

幾乎沒有人懷疑,這個世界對線下會議和辦公的鐘情,將在2020年春天之後發生改變。

被中止過一次的習慣,就不再是習慣了。就像俊男美女們不時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一樣——感覺不會再愛了。

無論“一哥”,還是“女王”,他們能收穫消費者的萬千寵愛,外形和口才,以及其他綜合素質顯然都是一流的。

這是一個網紅直播的時代,也是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時代。置身其中,企業也需要屬於他們的外形、口才,或者素質。

今年2月底,在全球科技巨頭們的毫無防備中,巴展(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 2020)被臨時取消。之後,華為只用了12天,就把它變成了一場獨家的全球網紅直播。

華為能成“口紅一哥”,或者“帶貨女王”嗎?

不是每家跨國科技公司都能做到這一點,也不是華為突然被人“刷了火箭”——在那場直播中華為暴露了一個秘密,一個業務連續性的秘密。要做數字化時代的“一哥和女王”,這很可能就是素質的核心。

從2006年開始,華為開始建立一套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BCMS),並將連續性納入了企業經營的戰略思維層面。這一努力幫助今天的華為在研發、採購、製造、物流、全球技術服務、財經IT和基礎網絡等領域,建立起了端到端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機制。

它能讓企業在“和平”的外部環境中穩健增長,也能讓它在危機四伏中安然若素。否則,業務覆蓋全球的華為,哪裡能夠在經歷了全球那麼多重大自然災害、戰爭,以及政治的、經濟的和貿易的風險事件中,仍能始終保持整體業務的高速增長?

3月31日,華為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在同樣沒有現場觀眾,只有攝像頭的年報發佈會中,華為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華為整體經營穩健,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其中,華為在企業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6%,成為公司業務增長的主引擎之一。

僅在深圳一地,華為就已幫助深圳機場、深圳地鐵、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深圳大學城等超過1,800家政企客戶進行了數字化轉型。

物理視角向上至智慧城市領域,華為則已助力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項目建設。

如果縱觀全年,華為通過發揮雲、AI和5G的技術協同優勢,正持續為政企用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公有云服務和混合雲解決方案。以華為云為例,目前它已上線200多個雲服務以及190多個解決方案,300多萬企業和開發者基於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

你可以在華為官網上看到這份報告,其中詳細說明了華為在政府和行業市場,以及在雲計算和智能計算等領域取得的進展。一些重要的客戶與項目都已分列其間。

在如此廣泛的領域取得增長,需要解決的問題,顯然要比“口紅一哥們”面對的問題遠為複雜。這種差異,就像是開啟一臺手機,和去運維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差異那麼大。

華為能成“口紅一哥”,或者“帶貨女王”嗎?

華為“被集成”的理念功不可沒。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華為企業業務合作伙伴數量超28,000家,類型涉及銷售、解決方案、服務、人才聯盟,以及投融資夥伴等;華為雲技術合作夥伴也達到了2,000多家。

這些數字“相乘”,最終的結果是86%——這是2019年華為企業業務中,全球合作伙伴的業務佔比。

無論政府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是一場規模浩大的巨系統工程——善於合作和有能力合作,這是數字化時代科技網紅的必備技能,或者說,它就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能力。

另一項核心能力則是技術創新與研究。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這是一組足以讓全球科技巨頭歎服的數據。

如果打開了那份年報,讀者幾乎不用細心閱讀就能發現這過千億元投入換來了什麼。

以政企市場部分為例,從產品到方案創新,從業務領域到行業領域,從中國市場到全球市場,年報中的每一頁都寫滿了三個詞:5G、AI,和Cloud。

這些技術維度的創新內容不在某款產品。事實上,華為這些多維度的技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種協同優勢,成為了華為的一個能力巨系統。面向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所需,華為儘可以量體裁衣。

2019年,這樣的“成衣”已經穿在了全球超過50,000家客戶的身上。從金融、物流、製造、能源等行業客戶,到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城市,不一而足。

一個融合技術創新的典型是HiCampus園區解決方案。華為在5G、光、IP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領先優勢,讓這一智慧園區方案幫助超過300家客戶園區,實現了整體智慧,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使能業務創新、提高運營效率,以及引領至簡體驗的目標。類似的典型還有HiD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這種融合技術創新的價值是如此的顯見——“沃土數字平臺”是它的集大成者。這個以云為基礎,整合了IoT、AI、大數據、視頻、融合通信、GIS等多種新ICT能力的平臺,已經被視為一個打造未來數字世界的底座。

“新基建”是今天科技界的熱詞,它是“大交通”、“工業互聯網”等行業維度下的契機,也是華為大範圍輸出以上能力的窗口。

全球經濟的大格局在變,而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卻不會變。華為能成為“新基建”時代,或者說數字化時代——二者將重合一段時間——的口紅一哥嗎?

答案在華為人自己的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