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創投王嘯:新基建將催生併購潮,疫情下企業不可燒錢

九合創投王嘯:新基建將催生併購潮,疫情下企業不可燒錢

疫情之下蘊涵著哪些投資機會?新基建風口之下哪些企業會坐上高速發展的列車?萬物雲時代是否終將來臨?To C之後To B是否正在擁抱機會?日前,新京報記者專訪了主導投資36氪、下廚房、石墨文檔、好好住等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

王嘯認為,雖然因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餐飲、旅遊等消費都在2020年的開始被按下暫停鍵,但一級市場的投資方向和投資邏輯沒有改變。

作為百度創始團隊成員“百度七劍客”之一,技術出身的王嘯認為,國家正加快對新基建的投入,關注提供基礎技術能力的公司,5G、物聯網、芯片、新能源等領域將提供一些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1 總體來看,疫情造成相對階段性的衝擊,市場形成了無人化、智能化、在線化的新共識,這種共識很可能成為未來十年創業的新動力。

2 突發事件的發生可能對大公司幫助更多,它們有資源抓住機會,小公司可以從小賽道做起,實現邊緣崛起。

3 實體服務不太可能發展為純線上化,未來可能出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但是重在親身體驗的服務難以被完全替代。

4 疫情可能對部分To B企業帶來機會,對於B端來說,自動化、無人化、遠程辦公、遠程協作等趨勢將會更快速地發展。

5 在5G、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基於物聯網行業數據化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將帶來下一波的創業新浪潮。

九合创投王啸:新基建将催生并购潮,疫情下企业不可烧钱

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

突發事件對大公司來說是機會,對小公司而言則未必

新京報:如今,移動互聯網已高度繁榮,甚至紅利漸盡,你認為此次疫情是否會催生一個新時代?互聯網的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王嘯:隨著時代發展,各個產業、各種資產、個人信息都會數字化,所有東西在網絡上都可以被調度、傳播、定位等,會帶來大幅的效率提升。

簡單來說,以前的互聯網為C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數字化生活空間,現在,整個產業鏈數字化後,互聯網不僅為C端服務,也在為B端所用,生產、流通、製造,都在數字化過程中,這裡面大有可為,包括自動化、無人化、遠程化等,蘊涵很多機會。

新京報:此次疫情中線下經濟受到較大沖擊,在你看來,這次疫情會利好哪些行業(產業)?哪些行業會受到較大挑戰?

王嘯:目前來看,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和在線娛樂等受益最大。疫情培育了企業在線管理和遠程辦公的習慣,加速了這一趨勢的發展進程。

此外,在線視頻網站的收入和在線用戶時長也有很大增長,而受損比較大的是線下服務,包括旅遊、住宿、餐飲、商場等受損較大,製造業、產業鏈的下游的復工率、外貿訂單等方面也會受到衝擊和影響。

新京報:哪些行業會在經歷危機後進行轉型從而分化?

王嘯:產業數字智能時代,效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疫情推動了企業對效率的追求。疫情過後,只有效率好的企業才能活下來,市場集中度會提升。存留下來的企業盈利情況將好轉,而且行業裡新技術的推廣使用會更容易,因為企業只有使用新技術,才能持續的提高效率。

我認為,餐飲業和傳統的供應鏈流通領域會在經歷危機後進行轉型,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企業都會在供應鏈上提高效能。

新京報:此次疫情中生鮮電商和線上辦公等行業迎來短期的流量暴增,有人質疑這是一個短期的風口,你怎麼看?

王嘯:但凡有流量暴增,之後都會降低一些,但是也會留下一批用戶。

如果風口反映了一些長期的趨勢或者變化,那麼流量的影響就不會完全褪去,企業可以藉助這次風口重新審視業務,思考如何留存客戶,修煉內功,順勢而為。

新京報: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誕生了很多大型的公司,您認為此次疫情後,是否可能出現新的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出行)?最可能出現在哪個領域?為什麼?

王嘯:疫情會加速行業的轉型和進化節奏,但是巨頭的誕生很難一蹴而就。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新型巨頭可能誕生在產業互聯網領域。

突發事件這類變化對大公司更有意義。大公司更容易快速的抓住機會,比如在視頻會議、遠程辦公領域,騰訊會議和釘釘是借勢發展的典型案例。而小公司很難迅速調集大量資源,面對突然的變化時,不容易在短期內抓住機會。

九合创投王啸:新基建将催生并购潮,疫情下企业不可烧钱

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

線下價值仍然不可替代,小公司可從小賽道實現邊緣崛起

新京報:有人稱這是“萬物皆可雲”的時代,你認為疫情時期的雲經濟未來會持續影響各行各業嗎?實體服務行業有純線上化的可能性嗎?

王嘯:這需要分不同類型去看,比如遠程辦公和遠程教育的發展情況不錯,很有可能變成一種剛需而持續下去;然而像雲蹦迪這類,還是必須線下進行。實體服務不太可能發展為純線上化,就像特別好的餐廳,我還是願意去線下門店,這類行業重在親身體驗。

雲經濟將持續影響很多行業,但是未必會發展為純線上化,線下價值仍然不可替代,等疫情結束之後,部分用戶又會迴歸到線下。而在線辦公和在線教育等領域,未來也可能出現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發展出更好的模式。

新京報:這次疫情對To B企業會產生什麼影響?

王嘯:疫情可能對部分To B企業帶來機會,很多企業作為供應鏈當中的一環,開工訂單、對外貿易、物流等各方面都受到疫情影響。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不得不在“開源節流”上做出轉變,部分企業可能會選擇線上辦公,部分企業可能需要利用相關企業服務系統來提升效率,這都是ToB行業中的機會。

我判斷,這次疫情會對經濟產生階段性衝擊,但長期的科技演進和產業發展的脈絡不會發生巨大變化。疫情只是加速了新舊的轉換,降低了轉換門檻。對於B端來說,自動化、無人化、遠程辦公、遠程協作等趨勢將會更快速的發展。

新京報:

2011年九合創投自成立,便重點關注To B企業,為什麼會看重這個賽道?

王嘯:首先,九合創投具有To B領域的背景和基因,我原來在百度負責過3年企業服務,所以對To B比較瞭解,對於軟件、SaaS、系統集成等,都比較熟悉。九合創投從成立起就關注To B賽道。

另外,從投資邏輯來看,To B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美國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在做To B,中國的To B領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許多在中國提供企業服務的公司也都比較有價值,基於我們的長期判斷,我們在這個領域涉足的較早。

新京報:近年,各大互聯網巨頭也開始發力To B賽道,你如何看待巨頭在此賽道上的佈局?

王嘯:巨頭在ToB賽道上的佈局,更多是靠資源和技術去做一些更大的基礎設施類,比如雲計算、視頻會議和雲文檔等。

而小公司則在偏解決方案層面上更靈活,更有服務精神。小公司可以從小賽道或邊緣市場做起,將市場慢慢做大實現邊緣崛起,建議第一是聚焦巨頭沒有注意到的、短期內較小但長期可能非常大的市場,第二是提前佈局,早於市場機會一兩年切入是比較好的,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時機的選擇很重要。

九合创投王啸:新基建将催生并购潮,疫情下企业不可烧钱

5G產業兩年後將洗牌,新基建浪潮下三年內將現併購潮

新京報:2019年為5G元年,曾有觀點預計2020年5G將迎來爆發,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各行業的正常運轉,你認為5G行業2020年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王嘯:國家正在加速5G的佈局速度,5G提供的是傳輸能力,人工智能提供的是處理和算法能力,IoT提供的是數據。未來“5G+人工智能+IoT這三個部分可能形成完整閉環,從技術層面形成新一代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幫助整個產業進行升級和數字化。

我認為疫情短期確實可能導致市場趨於謹慎,在5G領域的投資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但從長期看,5G相關產業鏈的投資與5G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有關,5G基礎設施建好了,相關產業鏈的投資將增多,相關產業也會發展起來。

我預計,2020年5G產業發展佈局,將從設備端進入到應用端,設備端的發展與芯片的發展緊密相關,產業龍頭將從5G的發展佈局中獲取大的機會,小公司則可以從5G的應用層面尋找機會。

新京報:你自己也是技術專業出身,你比較看好5G在哪些方面的應用和價值?為什麼?如何看待5G在To B領域的應用?

王嘯:5G的應用和價值要配合其他的技術來看,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語音識別、圖象識別等技術,5G、AIoT技術將並行發展,互相促進,形成新一代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目前在To C方面,我們比較關注5G在包括AR/VR、超清視頻、雲遊戲等領域的應用。但我們認為,5G的應用場景可能更偏產業,例如在智能製造、自動駕駛、智慧園區、數字政府、遠程醫療等方面,發展機會較多。但其實,目前談5G對To B領域的影響還有點早,要等最早的一批應用發展起來,通過嘗試不同方向,發現哪些是有價值的,沒有價值的也自然會被淘汰。這個市場洗牌的時間,應該會在兩年後到來。

新京報:“新基建”已經成為近期最熱的關鍵詞之一,如何看待對新基建領域的投資?

王嘯:在新基建的推動之下,比較成熟的大型公司將最先迎來發展機遇,例如有一定市場佔有率、已經進入供應鏈成為供應商、技術能力強的成熟公司,將有機會參與到新基建引領的第一波浪潮中。

在“新基建”的浪潮中,小公司有技術,但沒有市場能力,大公司為了搶產品成熟的時間,會通過兼併小公司快速推進產品發展進而爭奪市場,未來兩三年內可能出現併購潮。

九合创投王啸:新基建将催生并购潮,疫情下企业不可烧钱

新一代基礎設施是下一波創業機會的核心來源

新京報:你曾表示九合創投投資主要聚焦在新科技、新產業和新服務賽道,疫情之後,投資方向是否會有變化?

王嘯:大的投資邏輯是沒變的,只是在疫情的短期衝擊下,一些賽道上佈局的速度或思考的程度會加深。

國家正加快對新基建的投入,關注提供基礎技術能力的公司,像5G、物聯網、芯片、新能源等領域,這部分可能會給市場和我們提供一些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我們會加大投資力度。

我認為,新一代基礎設施是下一波創業機會最核心的來源。上一代基礎設施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造就了微信、快手、美團等基於視頻、通訊、本地服務的新型巨頭。在前兩代基礎設施即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基礎之上,中國經濟完成了數字經濟上半場的進化。未來,在5G、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基於物聯網行業數據化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將以效率為核心目標,重塑各個行業的生態,造就新型的行業巨頭,這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大方向。

新京報:2019年對很多創業企業來說本就是一場資本寒冬,疫情更是加重了這種情況,相關狀態會持續多長時間?如何看待近年的投資遇冷?

王嘯:預計相關影響會持續到Q3。我認為,投資有冷有熱,如果一直太熱,無論對於風投還是創業者都不一定有利,可能會在一些沒必要的競爭上提高摩擦成本。受疫情影響,投資環境肯定比之前冷很多,但對於創業和投資而言,冷的市場環境並不一定是差的市場環境。很多偉大的公司都誕生於經濟下行的時期。

新京報:疫情對創業者(企業)的影響包含哪些方面?哪些影響是致命的?創業者普遍關注的現金流問題該如何解決?

王嘯:目前在短期衝擊下,現金流問題對企業是最重要的,沒有現金流肯定不行,創業者至少要儲備9個月的現金流,才能保證正常運營。現金流問題的解決,一方面要靠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要靠風投和銀行貸款等方式來解決。

新京報:你對各單位在疫情下的經濟扶持有什麼建議?對創業者有什麼建議?

王嘯:我的建議就是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負擔,給創業者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對於創業者而言,從市場規律和良性運營方面來看,進行組織優化是有必要的,因為企業一旦收入減少而組織架構存在問題,那麼造成的虧損將使整個企業難以維持運轉。

建議創業者要更關注自身的造血能力,企業保證自己能存活就有機會。要提高效率,將業務做得更加精準,不要把業務線拉得過長,而且要提高銷售能力,專注於一些能產生現金流的業務,不要去燒錢。

新京報:疫情對整體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你覺得這些影響會成為持續的衝擊還是長期發展的動力?

王嘯:這次疫情很可能會促進在線辦公,工廠的無人化、智能化,醫療,新基建等產業加速發展。實際上,企業的在線化、柔性供應鏈等已經不斷地有創業公司在嘗試去做,也早已形成了一波投資創業的機會,只是這次疫情加速了它們的發展。

總體來看,我認為它還是一個相對階段性的衝擊,對於整體的消費、技術的長期發展,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確實是形成了一些新的共識,即無人化、智能化、在線化的新的共識。這種共識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十年創業的新的動力。

新京報記者 程子姣 實習生 戴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