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當你專注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時,如果旁邊有家人在聊天,或者打掃衛生時發出聲音,或者有人在咳嗽,突然把演員的聲音掩蓋了,你會知道他說了什麼嗎?

帶著這個問題,看看在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兒童閱讀發展的階段

教育最新頒發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小學生閱讀速度要達到300字/分,初中生要達到500字/分。

顯然,這對兒童閱讀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

兒童閱讀技能發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一般包括一、二年級,這一時期,兒童學會了字和詞的發音。可以通過逐字點讀方式,進行簡單閱讀。

階段二:通常是二、三年級,兒童能夠流暢地朗讀。但是對詞和句的含義,還不能很好理解。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階段三:從四年級到八年級。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開始通過閱讀來了解世界。但對文章的理解,更多是字面上的理解,更深層的含義還理解不了。

階段四:進入高中時才出現的能力。能夠理解複雜文學作品中,所隱含的一些意義。

我們發現,當兒童開始掌握閱讀方法後,他們就可以快速地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知識。

我們都會有體會,看一部50或60集的電視劇所花費的時間,遠比讀原著要多,但獲取的信息卻比讀書少。

從這個意義上講,閱讀是中小學生快速獲取知識最高效的方式。

為什麼反對大量書寫


  • 生理所限

進入小學後,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有所提高。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能夠繫鞋帶和扣上釦子,兩隻手的協調能力也增強了。

書寫是一個複雜的技巧,遠比繫鞋帶、扣鈕釦要難,不可能在短期內掌握,要慢慢練習。

如果每天留大量書寫作業,學生受發育所限,不得不疲於應付,不但字沒練好,還浪費很多時間,事半功倍。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比如,一個三年級學生,僅抄寫300字作文,就需要花費近一個小時,還要保證不出錯;

如果加上構思、草稿、修改,沒有兩個小時是不可能完成的,一方面要寫好,寫美觀,另一方面,要寫準確、不出錯,顯然多數孩子完成起來非常困難。

事實上,兒童到了11歲和12歲時,操控物體的能力才能達到成人的水平。這時,生理成熟了,才會有更快書寫速度,也能更好地掌握書寫技巧了。

因此,2018年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生減負三十條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

  • 能力需要

假設一個小學生能達到20字/分的速度,一小時不過能寫1200字;而即使閱讀僅100字/分,一小時至少能讀6000字。

顯然,兩者在知識獲取量和效率上,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與其把大量精力放在收效甚微的事上,不如閱讀更有意義。

而且,從認知角度講,記憶是指編碼、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低年級小學生正處於快速儲存信息的關鍵期。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背下古詩詞,即使不理解意思。短期看,似乎不理解的記憶沒什麼意義,事實卻並非如此。

他們之所以現階段還不會用這些內容,主要由於提取能力不足。但如果沒有這樣的積累,以後即使提取能力提高了,腦中也無內容可用。

就像如果你沒聽過“海闊天空”“一望無際”這樣的詞語,你看到大海時,只會感嘆“海可真大”。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正如上面所說,

閱讀是中小學生快速獲取知識最高效的方法。對於低年級小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寫書面作業上,不如通過閱讀快速學習更有益。

閱讀為什麼重要

回到最初的問題,你會發現,即使你看電視劇時,演員的一些話被掩蓋或遺漏了,你仍然知道他說了什麼。

這是因為,我們有一種能力,被稱為“音素恢復”。我們聽別人講話時,不需要把他講的每句話、每個字都聽清,就可以用大腦儲存的信息來推斷,即使有些音素我們確實沒聽到。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這說明,我們的認知不僅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的過程。這種主動的加工方式,被稱為“自上而下的加工”。

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加大記憶的儲存量,如通過閱讀獲取,來使“自上而下的加工”能力更強。

比如,有些孩子考試時經常馬虎,題目沒看清,把答案寫反了。

其實這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他一看到某一題的具體內容,馬上想起做過的題,因此沒必要細讀題,就直接寫答案了。

雖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好事,但只有題會做,才會“馬虎”。

為什麼反對小學生留太多書面作業?中考時才明白

所以,相對“馬虎”,還是應該把提高能力放在首位。那就是要他儘可能多地獲取知識,正如前面所說,在小學階段絕不能靠大量寫,而要靠大量閱讀。

因此,有些家長到了中考時,才發現,小學階段雖然盯孩子很緊,也上了不少課外班,但一到中高考就後悔了。

原因就在於,當別的孩子在小學階段,通過閱讀大量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時,自己還在花很大精力摳細節、應付眼前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