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也拯救不了的“黃教主”,烈火英雄到底有多爛?

救火的電影有非常非常多的經典,

忘了去年是什麼事耽誤了我去看這部“烈火英雄”

猶記得當時朋友圈簡直是被這部片子刷屏了,

各種流淚,各種感動,各種虐。

等我去電影院看時,發現已經下片了,

為此我還難過了好一陣子,以為自己錯過了一部經典。

直到昨天偶然刷豆瓣時,又看到了這部片子,

我的天,評分6.5,我就預感到事情好像不太對。

侯勇,杜志國,印小天,丁嘉麗,楊紫,歐豪,譚卓,這幾個都挺會演戲的啊,

哦,黃教主,呵呵,我明白了。

影片一開始,就是江立偉(黃曉明飾演)帶隊救火,

一個餐館著火了,情況非常危急,

老闆為了讓消防員全力營救他的店,

隱瞞了裡面有大量易爆物的事實。

飯店裡的大量液化氣罐炸了,孫巖(李沛恩飾演)犧牲,

江立偉被免去特勤一中隊隊長的職務,

下放到了郊區消防隊工作。

由馬衛國(杜江飾演)接替他的職務。

馬衛國在訓練中發現了一個混子,

還有3個月退伍的鄭志(張哲瀚飾演),

馬衛國因為父親(杜志國飾演)的原因,對自己和下屬都十分嚴格,

於是他刻意“關照”鄭志,讓大家陪著他一起加練。

運油船抵達港口,因為閥門失靈的問題,

船長擅自做決定,把其他油倉的油輸入港口的儲油罐。

江立偉因為飯館那場爆炸,去做了心理測評,

醫生的結論是讓他退役。

江立偉雖然心有不甘,表面上卻表現的很平靜。

江的妻子李芳(譚卓飾演)卻很開心,

他的丈夫終於有時間陪陪他們母子了。

在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上,兒子和同學打了起來,

起因是對方說江立偉害死過人,

江立偉面對兒子的詢問,卻不知道如何作答。

運油船出了問題,船員加了過量的脫硫劑,儲油罐炸了。

濱港是一個海港城市,如果儲油罐全部被引燃,整個濱港市都會被炸上天。

消防監督員王璐(楊紫飾演)和徐小斌(歐豪飾演)正準備拍婚紗照,

偏偏這個時候接到了緊急歸隊的通知。

徐小斌在一線工作,非常忙,兩個人好不容易才擠出時間拍婚紗照,

卻被突如其來的任務打亂。

王璐想讓徐小斌放棄一線工作,調一個輕鬆些的崗位,

徐小斌有些猶豫。

王璐看到未婚夫這樣的態度,跟他耍起了脾氣。

可面對嚴峻的局面,兩人分別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中去。

吳晨光(侯勇飾演)坐鎮臨時消防指揮部,部署任務。

江立偉發現A01號罐有異樣,告訴同伴撤離,

沒有人聽他的。A01罐第一次爆炸,很多消防員受傷。

馬衛國拉著江立偉去看受傷的消防員,

他告訴江立偉,消防員寧可去死,也不能後退,

不然就會跟飯館爆炸中犧牲的那名消防戰士一樣,死的毫無價值。

心情沮喪的江立偉,恰好聽到工程師許文廣(李洪恩飾演)打電話讓家裡人撤離,

意識到不對勁的江立偉上前詢問,得知所有儲油罐之間的閥門失控,

其他儲油罐裡的油正源源不斷的湧向著火的A01號罐。

江立偉逼著許文廣向吳晨光彙報,許文廣還提出了另一個隱患,

A01罐隔壁的化學罐裡存放著大量的氰化物,一點爆炸,濱港市800萬人都會死。

消息洩露,整個濱港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必須有人進去關閉閥門。

江立偉自告奮勇去關閉閥門,

馬衛國接受指令,死守化學罐區,一場跟死神的競速開始了。

A去的閥門剛剛關閉,爆炸又來了。

電力車被砸壞,只剩下手工關閉閥門一條路。

江立偉帶著東山中隊的一名隊員一起再次進入火場,手動關閉閥門,

一個閥門8000轉,一共4個。

另一邊,消防車裡的水用光了,所有的水都依賴徐小斌負責的遠程供水。

最終,江立偉成功關閉了閥門,卻被爆炸奪取了生命。

徐小斌跳到海里清除水泵前的垃圾,被繩子捆住了腳,光榮犧牲。

火滅了,人也走了。

回到家的馬衛國,終於得到了父親的承認,

群眾自發的走上街頭,送火場中犧牲的英雄們最後一程。

一直以來挺牴觸看主旋律電影的,這類電影煽情的橋段挺多,

但是電影跟所有表演類的節目一樣,煽情的地方出現一次到兩次基本就夠了,

再多觀眾很累,演員其實也很累。

而且主旋律電影一定會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寫的,積極陽光正能量。

但是問題來了,一件東西之所以真,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他只有光明的一面,一定會失真。

理性的觀眾看到失真的影片會怎樣?就是他無法感動我。因為我不信。

影片的故事的確是一件真的事,只是戲劇處理過後,

用電影呈現時,他失真了。片子的編劇是要在這裡背大鍋的。

我曾經看過華氏911,那裡面也有一段描寫消防員的場景,讓我始終忘不掉。

面對爆炸著火的大樓,消防員們在門口握手擁抱,互相留下姓名。

沒有怒吼,沒有熱血,沒有眼淚。

他們走進去之前就知道自己很大概率出不來。

那種面對死亡時的鎮定或者說是安然赴死的態度,每次提起來都還是會讓我感動。

在這部片子裡,我只在黃曉明一個人身上看到了那種感覺,雖然我覺得他演的也不夠好。

主旋律電影的故事性一直都是個問題,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會更加凸顯。

這部影片的故事顯然是講的不夠好。

比如事情的起因一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呼應的地方,讓人覺得很不完整。

關於核心事件的設計太過單薄,或者說跟後果不太匹配。

失敗的結果是全城幾百萬人都會死,那你就不能把拯救這一切的任務放在關閉閥門這件簡單直接的事情上。

儘管導演把這件事加入了很多難度,但根本就是擰就完事了,演員根本就沒有發揮的空間。

全城人都危在旦夕了,總工還說不能讓整個港口毀在他手裡,還在考慮幾萬人失業的問題。

市長一臉淡定的聽著這一切,就說了幾句場面話,沒有提出任何解決辦法。

消防隊員們用水龍頭等東西對著個罐子衝了將近一個小時。等著兩個人進去把閥門關上。

這樣過於簡單的事件真的撐不起一部電影。

其實導演也設計了一些別的支線,只不過這些支線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串聯,導致這些支線劇情支離破碎,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因為擁擠丟孩子,面對孕婦見死不救的小老闆,

撿到孩子的兩夫妻,運泡沫的摩托車。

這些元素都是對主線劇情沒有幫助的支線,太遊離了。

過於僵硬的煽情方式,其實不好打動人。

比如為了救同伴被壓死的鄭志,比如為了保持水暢通的徐小斌。

他們的犧牲方式可以設計的更巧妙一些,那樣會更打動人。

主旋律電影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物小於場面。

過於多的時間都用來堆砌一個宏大的場面了,反而沒有時間塑造人物。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陌生人,跟你的親人,他們出事,肯定是親人出事的時候你更擔心。

為什麼,因為你瞭解他,認識他。

而電影裡犧牲的這些人,沒有足夠的篇幅讓觀眾真的認識他們。

去年戰狼2上映的時候,很多人攻擊吳京,說你又來消費國民愛國情緒了。

今年攀登者上,這種聲音更多了。

我真的怕有一天我們的觀眾對於這種情緒會麻木。

正能量不是不好,但是不要給的那麼猛,那麼生硬,正能量也可以很有趣,主旋律的電影也可以很精彩。

希望主旋律電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吧,千萬別走上抗日神劇的歪路。

電影的核心是故事,故事的核心是講故事的人。

只有人物立住了,故事邏輯通順了,觀眾才會相信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真的,才會打動人。

愛國情懷很好,正能量很好,但這些都不是電影表達的核心。

或者說,這些元素不足夠撐起一部作品的口碑跟票房。

我可以為了一個消防戰士的犧牲而感動,

但是我不願意帶給我這份感動的是電影之外的消防戰士。

我更希望是導演給我呈現的這個人物感動了我,而他的職業是消防戰士。

烈火英雄這部電影最終狂攬17.07億的票房收益,可豆瓣評分卻只有6.5分。

豆瓣的各位還是非常客觀評價藝術的,17億裡面,有多少是同情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