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涼都!風光旖旎,奼紫嫣紅

牡丹

牡丹奇擅洛都春

百卉千花浪糾紛

國色鮮明舒嫩臉

仙冠重疊剪紅雲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烏蒙鎮文化綜合中心負責人 趙康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牡丹歷來極受文人墨客喜愛,他們從不吝惜對牡丹的讚美,或以詩詞歌賦、或以丹青翰墨,競相描繪牡丹的絢麗多彩、國色天香。在“詩仙”李太白的筆下,牡丹花化身為一代貴妃楊玉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詩王”白樂天尤愛牡丹,在他的筆下,只有絕世佳人西施堪比牡丹,其他百花都成了“庸俗脂粉”:“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在牡丹花基地裡,記者還看到了一些慕名而來的攝影愛好者,在他們的鏡頭裡,朵朵色澤鮮豔、富麗堂皇的牡丹花格外嬌豔,把花叢中一襲白裙的模特襯托得如畫中人一般。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種植這片牡丹的73歲老人朱石龍告訴我們,因祖上有種植牡丹的傳統,多年來他對牡丹一直十分喜歡。2010年時,他利用自家院子裡一棵已經長了近半個世紀的牡丹來育苗,開始大面積種植,在房前屋後的地裡遍植廣種,到目前已投入了70多萬元,培育了40餘萬株牡丹花和花苗。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凉都!风光旖旎,姹紫嫣红

盤州臺:肖潤賢

特約記者:彭仲恭 李雪楠 趙康華

總監製:李松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