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課,迴歸只是第一步

內容提要: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其中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一課時,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天津北方網訊: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其中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一課時,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很多“70後”“80後”肯定都還記得,上小學、中學時,課表上都會有一門“勞動課”或者“勞技課”,課堂上,老師會依據地域和學校的特點,教給學生五花八門的生活小技能,比如修理小家電、織毛衣、簡單的服裝裁剪……當時在班幹部裡也會專設一名勞動委員,組織督促同學們進行衛生掃除等力所能及的勞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勞動課在課表裡消失了,勞動委員這個稱謂也不再有人提及了。

勞動教育,不僅僅培養青少年基本的勞動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更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勞動中接受鍛鍊、磨鍊意志,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勞動,再次作為必修課程回到校園,無疑也體現了“育人”這一教育初心的迴歸。

有了好的政策,如何執行才是關鍵。勞動課迴歸只是第一步,如果讓其真正達到效果才是關鍵。如今在一些學校裡,體育、音樂、美術這些課程尚難以保證,何況又添了一門勞動課。在一切還是以中考、高考為指揮棒的前提下,像勞動課這樣對提升學習成績沒有直接作用的課程,如何讓學校和家長自願積極推行?雖然意見中提出,要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但如何落實,還需要有具體的細則。(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