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關區首次採取“不見面、網上辦”修復企業信用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間,城關區首次採取“不見面、網上辦”模式辦理登記註冊企業的經營異常名錄移出和信用修復業務,全面滿足企業復工復產需求,緩解因疫情防控帶來的壓力。截至3月31日,已接待300餘戶企業線上諮詢,辦結35起企業信用修復業務和3000餘戶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企業聯絡員備案。

近年來,國家在降低了市場準入的同時,實行“寬進嚴管”信用監管政策,將存在不按期限公示信息,公示虛假信息和“失聯”等不誠信行為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實施“嚴管”。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城關區以“降低企業信用修復制度性成本,為企業提供有溫度服務”為原則,創新企業信用監管方式, 通過“不見面、網上辦”模式辦理登記註冊企業的經營異常名錄移出和信用修復業務。

“我們對疫情防控發揮重要作用的、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供煤、供電、供油、供氣、供暖等物資保障供應,及醫療衛生、食藥品經營等領域企業的申請,開闢綠色通道,優先辦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免予實地檢查,實行“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移出”。城關區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科負責人趙霞說。

據介紹,為做到疫情防控和信用監管“兩不誤”,城關區推出了企業信用修復“便捷通道”,全面推進信用修復線上辦理,引導市場信用主體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和甘肅政務網提交電子申請。疫情期間失信企業法定代表人線下培訓暫停開展,城關區便通過QQ、電話、網絡等渠道為企業線上服務,指導企業線上學習《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信用法規,通過網上預審,為企業提供詳細工作流程、材料模板和需要補正的資料。企業只需通過郵遞、郵箱、發送傳真等方式提交申請材料,工作人員就會立即辦理。目前,城關區信用監管工作人員全天候線上服務,日均答覆諮詢350餘次,真正實現了服務不見面、高效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