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千山萬弄擂響決勝戰鼓

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大化4月2日電萬弄千山,春意勃發。3月25日,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八好村弄臘屯,一臺鑿岩機正在鑽石開挖,八好村最後一家危房改造戶施工建設;與此同時,由河池市國投公司投資建設的“千羊萬雞”養殖基地在該村的麻洞屯忙碌作業,三臺挖掘機開足馬力奮戰。

大化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掛牌督戰的貧困縣,也是廣西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廣西脫貧看大化,大化脫貧看八好。八好村作為極度貧困縣的極度貧困村,峰巒疊嶂,全村耕地面積1057畝,人均不足0.5畝,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是大化決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硬骨頭”。

奔騰不息的紅水河畔,連綿起伏的千山萬弄之間,大化正以決戰決勝之勢,擂響聲聲戰鼓,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鏖戰飲水建房。連日來,在八好村23個屯,連片的安全飲水工程和危房改造如火如荼進行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不敢有絲毫怠慢,只為迎接勝利的到來。

弄前屯貧困戶蒙輝明說:“水櫃建成後,我們就可以喝上安全、乾淨的水了,離脫貧就不遠了。”

大化以超常規舉措在群眾分散居住的千山萬弄裡實施飲水安全大會戰。2016至2019年,全縣先後投入資金3億餘元,建設家庭水櫃9769座、集中供水工程325處,解決了15.25萬人(貧困人口7.9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千山萬弄行路難,雲梯架在絕壁上。”曾是大化的真實寫照。

2018年,八好村弄臘屯羅桂超,不等不靠,決定用雙手摘掉“貧困帽子”,肩挑、馬馱,把水泥、鋼筋等材料從山外運到山裡,艱難進行危房改造。歷經半年時間才建好地基,就死了三匹馬,“安居夢”不得不由此耽擱。

為解決貧困群眾行路難問題,近四年來,大化總投資7.5億多元,新建、改擴建和升級硬化屯級道路1370條2300公里,打通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後一公里”。

“現在政府把路修道的家門口,所用的材料車子一拉到位,估計4月底我的房子就建好了。”正在續建房子的羅桂超充滿信心地說。

路通解千愁,高樓拔地起。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大化縣共投入資金2.84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9094戶,解決了4.35萬人住房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6457戶,3.29萬人受益。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化探索破解極度貧困大石山區產業發展的途徑,創新實施“美食驅動”戰略,走出了一條以康養為特色、以美食為紐帶的扶貧產業新路子。大化七百弄雞、肉牛、肉羊等已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模式。

“我們的扶貧產業基地建成後,可直接或間接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增收崗位100餘個,產業扶貧實現全村貧困人口全覆蓋。”八好村駐村第一書記韋德王說。

脫貧攻堅的捷報不斷傳來,但擺在面前的仍然是一場硬仗——當前,大化還有1.7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尚未脫貧,有409戶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我們層層壓實責任,做到‘千金重擔有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確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告捷。”大化縣委書記楊龍文表示,為保障貧困群眾高質量脫貧,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啟動“紅黃牌”懲戒機制,將全縣劃分為4個戰區,選派24個突擊隊,下沉扶貧一線掛牌督戰,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持續發力、一抓到底,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覃文軍、陶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