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小薩老師導讀:本文由小鐵老師原創,主題是她對近期學霸山丘一位 119 分託福學生的教學心得。

小鐵老師是學霸山丘的創始團隊成員,她本科畢業於 985 名校中山大學,理學學士。在本科期間,她參與了雅思考試,得分為 7.5 分。

畢業後,在學霸山丘工作期間,她參加了多次託福和 SAT 考試,託福最高分為 115 分,SAT 平均分為 1520 分。

以下由她來為大家回顧託福教學心得:

我們最近輔導的一位同學,叫他 R 吧。R 現在加拿大讀 IB 體系的高中,11 年級。趕上了加拿大最後一批正常舉辦的托福考試,取得了 119 分。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當你看到 R 同學在學習時的狀態後,你無法把他的強大歸咎於“北上廣”、“人大附”或者是“出國黨”這樣的標籤上。

給 R 同學做口語車輪戰時(一種高強度的口語仿真練習),我的內心驚呆了,只是我沒有表現出來。當絕大多數人面對同樣的題目時,他們做筆記只能記一些分散的詞彙,但是 R 同學能做到邊聽邊把自己要講的稿子全部寫下來。

他腦子轉得很快——非常快。

此外,R 同學還有一個特點是能夠接收比較複雜的信息。每答完一題,我給出評價和改進建議,他都能在下一題做出對應的調整。這也是高分學生的一個共同點。

作為老師,見到優秀的學生,肯定不能是簡單感嘆一句“人外有人”就算了,我請 R 同學抽空和我聊了一下,然後我總結了一些所有同學都能夠用上的學習建議。


1


大約一個月前的某一天,我突然得知有個很厲害的學生要來補習託福,而且他是自己決定要來報名的。他口語已經考了 26 分了,所以現在的目標是是要考滿分。

分數已經很高了,還要來補習!是為什麼呢?

這孩子自己的說法是:“上次考試發揮得並不好,純靠運氣的。尤其是口語,覺得自己講得很爛。”

我們給他做了託福入學測試(也就是模擬考試),也是好奇想了解他所說的“運氣成分”有多大。

結果我們發現,R 同學的英語實力非常強大。閱讀、聽力、寫作都是滿分實力,就是口語,聽起來有些大舌頭,語音很模糊。

經驗豐富的小石老師推測,R 同學講口語的時候是戴著牙套的。一問,發現果然是。

所幸,等我們開始上課的時候,R 同學已經摘了牙套。

有針對性地訓練了一週左右,口語就拿到了滿分。口語滿分是非常厲害的,一千個考生中大約只有一個,說明已經可以毫無障礙地用英語交流。


2


託福口語從 26 分如何達到滿分?

作為一個託福口語老師,我提供的最有價值的幫助,一是從考試出題者的思路解讀口語到底考什麼,託福偏愛怎樣的口語回答,二是即時和充分的反饋。

我帶著 R 先把考試的評分標準學習一遍,把提升目標聚焦到獨立口語講得更具體,綜合口語學會套路,確保講得清晰。

然後就模擬考場的限時練習,也就是口語車輪戰,按照考試時間答題,我點評,答完一題立刻答下一題。

除了剛剛說的“技術支持”,我還提供了很多“心理輔導”。

由於託福口語考試的形式是獨白,需要學生對著電腦限時答題,這是很不自然的交流形式,R 同學也遇到過和很多其他人一樣的煩惱。他說,平時交流和上課對著我回答,都很流利,可是自己答題時有時卻會結巴。

R 同學甚至有種想法:“結巴是不是一個基因問題?”

我很肯定地回答,不是的,結巴純粹是心態問題。當你坐在電腦前的時候,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個回答是要給人聽的。電腦對面就坐著一個和我一樣的老師在聽。

任何讓人覺得自信的事情都有助於託福口語的發揮,例如像 R 同學這樣,發現獨立口語是上課練過的題目,發現綜合口語考場上其他人都講得挺菜的:P


3


R 同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就我們的幾面之緣來看,我會說是一個非常陽光的大男孩。他很喜歡物理,喜歡愛因斯坦,課餘時間投入了非常多時間到機器人競賽中。

之前還不知道物理碗被取消的時候,也在同時跟著學霸山丘的物理老師(清華本科畢業的競賽冠軍),在緊張備戰物理碗。

每次認識一個新的學生,我都會問他喜歡什麼。在 R 同學這裡,能看出來,有一份自己感到驕傲的愛好實在是太棒了。

相比之下,託福就顯得非常無聊了。要在電腦前坐 3 個小時,看一些讓人昏昏欲睡的文章,回答一堆並不有趣的題目。

無聊是託福備考的第一個路障。

但 R 沒有讓託福的無聊成為自己的障礙。相反,每次讀託福文章的時候,R 同學都會告訴自己“這個話題太有意思了,竟然是講XXXX的,我好想了解一下這個啊!”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聽起來傻,不過挺管用的。這樣我就能帶入類似在學校那種狀態,把文章的概念讀懂,而不是過眼睛不過腦子。一讀懂了就發現託福閱讀問的問題挺弱智的(畢竟是個語言考試),答案也就選對了。”

背後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你先入為主覺得文章無聊時,你就會很難進入狀態,逐字逐句地看進去,發現什麼都看不進去。

但是當你給自己的大腦一個信號:“這篇文章我想要讀懂!”,你的大腦就會開啟探索模式,去把文章讀懂了。


4


除了用積極地心態去克服託福閱讀的無聊,R 同學還在課後做了超量的練習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我給 R 佈置的口語作業,他重講個三四次很正常。我所沒看到的是,R 同學課後是“瘋狂”地練習。

1、聽說的長期訓練:

“小時候有上過一個補習班,天天聽老師講英文故事... 主要培養純英文聽說的。這個練習非常有用,導致我從小到大一直用語感做題,聽力也沒什麼問題。”

2、做比要求更多的練習:

“我感覺託福的話就是多練。那麼多套TPO, 做就完了(不像SAT題量有限)。最精華的就是得給自己下狠功夫,做比要求多的練習。”

3、聽說讀寫的針對性練習:

“如果聽力記筆記不好可以試試放 1.5 或者 2 倍速,然後瘋狂練習記筆記;如果閱讀讀不進去就瘋狂做,午飯吃快點就可以多做一篇

如果寫作想不到好詞就每三個找一個更高級的替換詞,然後用 quizlet 反覆記憶拼寫,形成肌肉記憶;如果口語說不順就連著刷口語題,或者自己和自己用英文說話之類的。

不過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短板,這些練習方法因人而異。所以重中之重還是找到自己哪塊比較薄弱,然後加量加難度練習。”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瘋狂?但如果你細心看,就會發現他掌握了"刻意練習"的精髓。反覆地做有難度的練習,然後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改進。

自己和自己用英文說話,我補充一下,這種練習方法叫做“echoing”。Echoing 練口語非常有效,尤其是像我一樣,小時候並沒有很好的英文環境的同學,應該經常試著用英語去講話,去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去發表觀點。

同樣的方法,我已經在無數大神的分享帖中看到,這其中就有我的同事 Coach K,他會給自己創造情景對話,各位可以去 B 站搜索他的英文學習方法:我託福 117 ,SAT 差 10 分滿分,我這樣學英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J411H7wP


5


R 同學最後給我帶來的一個啟發,跟教育環境對學生的思維培養有關。

近幾年學霸山丘開始做 IB 教研,我們才發現這個體系有多麼龐大。

很多人會簡單的總結說 IB 體系偏文科,因為要讀寫的多,所以難。

但實際上,IB 體系的並不是偏文,而是文理教育都很重視——它並不會讓學生只學文科或只學理科。IB 相比其他體系,更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它是最接近於美國大學本科通識教育的高中課程體系。

在 R 同學身上,我就看到了 IB 的力量。當我問他,對於託福哪科的考試最自信時,他是這麼回答的:

“寫作比較自信。綜合寫作在九年級的時候練的挺多,背幾個句式+模擬了一篇就直接考了,手感也在。

獨立寫作運氣好。正好今年學了 IB 經濟,還自己思考過學經濟學的優勢,想 1 分鐘直接開始寫。例子也不缺,隨便找幾個課內學過的扯就行。考試前背了點高端替換詞和邏輯連接詞,所以寫得很順。”

這天的獨立寫作題是這樣的: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all high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course of basic economics?

很多同學看到託獨立口語/寫作題目,第一反應都是:為什麼要問這種問題?

R 同學則相反,他自己正好思考過這個問題。

新聞、經濟、政治、教育、生活,各個話題託福都會涉及到。如果學生不是各個話題都懂一點,他們就會陷入“沒東西可以講”的困境。

所以我想,鼓勵孩子們獨立思考不應該只是託福備考時的任務,應該是整個教育環境,各個環節都要參與的重要任務。

今天就寫到這吧。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學在學霸山丘 | 你在衝擊託福 115 + ?來自 119 分得主的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