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遇到“不把錢當回事兒、一出手就好幾萬”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前段時間,山東濰坊一個6歲的小男孩,把爸爸手機裡價值7萬的購物車全部清空,看到手機裡不斷提示的收貨信息,和房間裡堆積如山的商品,爸爸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這娃誰要誰帶走!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孩子父母深深的絕望。幸好處理及時,瞭解情況的商家免費退掉了大部分商品。

有網友說:“這事兒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好好培養一下孩子的金錢觀,這麼亂來,早晚有一天出大事兒!”

熊孩子動輒數萬的花費,與其說是不懂事,不如說他們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在孩子眼裡,購物車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只要動動手指,心愛的禮物就會源源不斷的寄來。孩子們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需要父母拿錢交換。

《富爸爸窮爸爸》中寫道:“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會碰到四個問題:沒有節制消費意識、需求排序意識、投資意識和危險意識。”

正確的金錢觀,猶如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南針,即使風浪再大,也不會走偏。給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越早越好。


金錢教育缺失有多可怕?

有調查顯示,40%的中國兒童零花錢年均消費在1000元以上,一些孩子隨心所欲地買自己喜歡的物品,甚至花費巨資買遊戲裝備、打賞主播。

就在前不久,一名11歲女生打賞主播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李女士平時以收廢品為生,誰知女兒在用手機玩快手直播時,很快便將她辛苦掙來的3800元錢揮霍一空,全部用來打賞了主播。

在被記者採訪時,小女孩委屈地說:“我知道打賞是花錢的,可是我以為花不了多少錢!”

聽了女兒的話,李女士傷心地直抹眼淚:“這些錢都是我賣廢品一毛一毛攢的啊!”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中國孩子的金錢教育》一書中指出:孩子只知道錢是一張紙,是過年時的壓歲錢,過生日時的紅包,卻不知道是勞動所得,需要付出汗水。

曾經有一項針對“重金打賞主播未成年的年紀分佈”調查顯示:小學生(12歲及以下)佔比為52%,中學生(13-15歲)佔比為45%。打賞金額更是從2770元至40萬元不等,平均金額達到6.8萬。數字讓人觸目驚心,青少年已經成為網絡直播的“主力打賞”之一。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金錢觀念的缺乏加上網絡的誘惑,不僅讓孩子們迷糊了雙眼,更有甚者為了金錢把人生陷入絕境。

還記得前段時間,為了買iPhone賣卵險些喪命的女大學生嗎?為了一萬元現金,需要取出20顆卵子,本來以為銀貨兩訖,沒想到自己卻因為賣卵手術引發感染,差點性命不保。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在不正確的金錢觀念的引領下,為了虛榮不擇手段,結果卻是被金錢所累,差點兒被自己的慾望吞噬。

在中國,大多數父母很少主動和孩子談錢,覺得一談錢就俗,從不教給孩子關於金錢的知識,以為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會明白,可是看到這些孩子的所作所為你還會這麼想嗎?


“財商”教育越早越好

股神巴菲特說:“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越早越好。”

年齡不同,“財商”教育的任務不同。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經驗表明,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對財富的認知遵循一定的規律,即不同年齡兒童財商教育的側重點也不同。

  • 1-2歲:開始接觸錢,知道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流通物。
  • 3歲:開始辨認硬幣和紙幣。
  • 4歲:知道貨幣單位是元、角、分,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因此必須做出選擇。
  • 5歲: 知道不同幣值的貨幣可以購買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錢是怎麼來的。
  • 6歲: 能夠數大量硬幣,從一堆紙幣中找出數目不大的錢。

那麼,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

2-3歲的孩子,經常喜歡翻父母的錢包或讓爸爸媽媽到錢包裡去拿錢,來換取他需要的東西,這時候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錢不是想有就有的,要節省著用,用完了就沒有了。

孩子會好奇:為什麼錢不是想有就有的呢?這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每天去上班,辛勤勞動,然後就能得到工資,也就是一筆錢,所以錢是通過勞動賺來的。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由此,孩子就明白了勞動能創造財富的道理。有機會的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場合看看,讓孩子明白金錢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只有知道掙錢的艱難,花起錢來才不會肆無忌憚。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讓孩子認識錢幣、參與購買

當孩子能認識數字以後,就可以讓孩子尋找錢幣上的數字,認識貨幣。

一位媽媽分享了她教育孩子的經驗:“ 一開始我讓寶寶存的都是1角的硬幣, 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一起數一數存錢罐裡的錢, 幫她把5枚1角的硬幣換成1張5角的紙幣, 把10枚1角的硬幣換成1元的紙幣, 把2張5角換成1張1元紙幣……慢慢地寶寶就學會小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了。 ”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通過這樣實際地使用貨幣,孩子能漸漸認識各種紙幣和硬幣的幣值。

帶孩子去超市採購時,父母可以藉機讓寶寶嘗試購買物品,有意識地讓孩子看商品的價籤。知道價籤代表著自己要支付的錢,瞭解物品是有便宜和昂貴之分的。

這樣孩子也會明白,自己不可能買下超市裡所有的東西。 因此在購買的時候, 要做出選擇。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

鼓勵孩子儲蓄

當孩子認識和了解了錢幣後,就可以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學者孫萌萌說:“很多孩子之所以偷錢,是因為缺乏穩定的零花錢來源。”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父母儘量不要把零用錢當成獎金來使用。更不要用“做家務換取零花錢”的方式鼓勵孩子。因為基礎家務也是孩子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之一,家長可以將家務變為一種親子游戲,而不是買賣交易。

比如,每週給孩子幾十塊錢,然後分成三部分使用:

第一部分

可以自己決定買點玩具和零食,如果想買貴的東西,可以多攢幾個月。這部分錢可以培養孩子合理消費、量入為出的好習慣。

第二部分

可以幫孩子建立儲蓄賬戶,或者放在支付寶中,用於儲蓄和投資。

這部分錢可以在關鍵的時候用,可以告訴孩子:“有一天你生病了,或者家裡出現經濟困難,這部分錢說不定能幫我們渡過難關。”這也能培養孩子的風險和危機意識。

第三部分

用於共享。例如長輩生日,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動用自己的儲蓄,為長輩購買一些禮物,給長輩送去祝福和關心。這樣,孩子知道自己的儲蓄還可以給家人提供溫暖和關愛,就會明白儲蓄的重要性。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另外也可以給同學朋友送點小禮物,捐獻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給予”帶來的快樂。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告訴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錢固然重要,但千萬不能為了錢出賣身體,泯滅良知。

就如同前面那個賣卵的女大學生,不知道父母得知她的遭遇後,會有多麼心痛!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金錢教育就是要告訴孩子:錢是服務於生活的工具,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慾望淪為金錢的奴隸。

作家三毛說:世界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您陪我長大 我陪您變老

LOVE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金錢觀,早晚會出大事!

為人父母,在人生路上埋頭打拼的同時,不要忘了儘早培養孩子的金錢觀,這才是你留給孩子人生中的最大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