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

昨晚看到一個悟空問答的提問是“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無病呻吟本來是諷刺某些文學作品的矯揉造作,題主現在把這四個字用在攝影創作方面,可見題主在攝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了。我本是攝影小白一枚,對攝影也沒有太多的見解,但也願意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

攝影創作和其他事物一樣,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的很好。初學者能夠熟悉了光圈、感光度、曝光時間等概念,瞭解清楚了相機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知道了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哪個焦段的鏡頭,這個時候能夠按下快門,拍出一張非常清晰的圖片,就已經很不簡單了,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在這個初級階段,一般也就是拍些花花草草之類的題材。

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快門次數的洗禮,也許就會對自己拍攝的圖片越來越不滿意。心中常常思考怎麼才能把人拍的更白更美,營造出朦朦朧朧的氣氛?怎麼讓風光照看起來更有視覺衝擊力?怎麼構圖,怎麼安排主體和陪體?這個階段,可以說是達到一個攝影人的水準了,拍出讓自己、讓別人滿意的糖水片已經不成問題了。在這個中級階段,常常以能拍出好看的人像圖片,沾沾自喜。

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

初、中級階段的攝影水平能夠達到的境界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能是模仿或者簡單地獨創一些作品。要想達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那就需要修煉若干年了。

攝影的本質就是記錄,在記錄過程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品之中,讓作品也富有更多的內涵。怎麼才能做到一點,唯一的做法就是多讀書,增加自己的知識點。不要為了拍攝而拍攝,也不要受那些攝影技巧的條條框框的約束,要做到完全忘掉這一切。

怎麼才能擺脫攝影作品的無病呻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