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孤獨,天亮拼命

夜深人靜的時候,是人最感觸的時間。每到晚上總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但是第二天一睜眼又是新的一天,所以很喜歡這句話:夜晚可以矯情,天亮只能拼命。


從小時候的“世界很美好”的童話到長大的“世界很殘酷”,才知道了人生從沒有那麼多的快樂。所以我才改成了“深夜孤獨,天亮拼命”,也讓我覺得我變了好多。

01

新聞和媒體,發佈著種種忽明忽暗的訊息,海外的疫情又爆發了,微信看一看裡實時更新著疫情動態。每一個數字都彷彿眨著眼睛,在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可是在成年人世界裡又怎麼按捺的主呢,為了前途,可以做一份自己並不是那麼喜歡的工作:為了結婚,可以找一個自己並不是那麼喜歡的對象:為了生活,也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妥協。

深夜孤獨,天亮拼命

成年人的世界,只敢在深夜崩潰

一眼就可以望到未來,無形的束縛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於是在每個人的眼底,都平添了一絲焦灼。就連笑容,也變得標準化和官方。


就如職場上是聽話的員工,辭職信在心裡默寫了無數遍,每天卻戰戰兢兢連遲到都不敢;家裡是懂事的孩子,窮得叮噹響花唄都還不起,卻在爸媽打來電話的時候 平靜的跟他們說我還有錢,夠花。

02

《都挺好》中,蘇明玉喝醉酒回到賓館,脫下外套躺進浴缸睡覺,又起身把外套撫平掛好。因為第二天還需要繼續打拼,身邊沒人照顧,只能自己打理好這一切,才敢睡去。


張小龍創造了微信,但很少人知道在創造微信之前,他有三年不易的時間。馬化騰說:“他的人生能不能到另一個高度,就看微信了。”他給了張小龍足夠的研發空間和資源平臺,才成全了微信的情懷。


我們看到微信登錄界面上那個眺望藍色星球的孤獨小孩,就是張小龍再三堅持下的結果。

深夜孤獨,天亮拼命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就像電影《謊言西西里》裡說的:有時候拼命奔跑,只是為了留在原地。


四歲到十四歲之間只有時間,而十四歲的到二十四歲之間卻有一生。四歲到十四歲,全是期待,而十四歲到二十四歲滿是心酸、皆是遺憾。

03

微博上有一個熱搜,說:" 疫情這段時間你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其中有一條評論說,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缺什麼別缺錢,簡直說出了千萬人的心聲。


要找好工作,買車,買學區房,沒有XX萬存款不配結婚,孩子一定要報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現在這個社會,也確實是在逼著人們變得焦慮。


以前聽說錢不是萬能的,但現在越來越知道,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積蓄是多麼重要。無論多少心靈雞湯都不如一張鈔票心裡來的踏實。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少一點矯情,與孤獨相伴;多一點的努力,拼命去爭取。

深夜孤獨,天亮拼命

我無路可退只有拼命往前

恨過愛過,都成經過;好事壞事,終成往事。


沒有熬不過去的長夜,沒有停不下來的風雨。


長夜之間,就是孤獨的陪伴;風雨之間,就是拼命的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