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山茱萸

山茱萸,俗名棗皮,是佛坪很常見的樹種。說她常見,一是因為她的外表和其他灌木一樣,矮壯,枝杈繁多,沒有修長的身姿,也沒有婆娑的倩影;二是因為她生命力頑強,它常常成排的被種植在溝溝坎坎的邊緣地帶,只要有陽光雨露,就能發芽開花結果。

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

早春,她安安靜靜地在寒冷的風裡開著淡黃色的小花,不招搖不炸眼;秋季,她渾身結滿紅色的漿果,給人們以收穫的希望和喜悅。 或許,她知道自己被佛坪人珍愛的價值就在於花和果,於是春天,她以最快的速度,跑在各種的花兒的最前面,孤芳自賞似的,讓自己在一片枯寂中耀眼起來,吸引人們的眼眸;到了秋天,她努力地讓熟透了的果肉飽含各種營養成分,滋養、強健人們的身體,讓自己高級的極具經濟價值。

佛坪山茱萸

見過山茱萸花的詩人們說,那一一朵朵兀自開在光陰裡的小花,有著一個人、一襲衫、一杯茶、一簞羹般的禪意,花開花落,她彷彿只和自己、和同伴說話,淡然脫俗。在無數個春天,我都曾懷著說不出的柔軟和蜜意,踏著春風,去了一了和她的緣分,有時在沙窩村萬畝茱萸園的小徑上,有時在人聲喧囂的公路旁,有時在繁花似錦的村莊。

佛坪山茱萸

秋天,山茱萸成熟之後,陸續被採摘下的山茱萸果,被人們擠出果核剩紅紅的果肉攤曬在竹蓆、竹籃上,一筐一筐,一籃一籃,豔麗成景,成了攝影家心中最美的秋色。待秋濃時節,山茱萸老的葉落盡只剩下紅果,那些沒被採摘的果子們頂著寒霜的侵蝕,立在枝頭,紅的晶瑩透亮,又是另一番景象。

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

有一年深秋,我沿著通往小南坪的山路往裡走,沿途的樺樹,野板栗樹、核桃樹等,枯枝敗葉的,容顏盡失,唯有幾株高大的水杉,銀杏,山茱萸樹,低調又冷豔,扮靚了孤寂的遠山近水,給村莊增添了美感和生機。此後每一年深秋,我都忍不住要去小南坪轉轉。

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

冬天到了,樹木們開始了短暫的休眠,山茱萸樹也沉寂下來了。她敞開胸懷,讓光禿禿的枝幹,任雨打風吹雪壓,都挺直了腰板,不低頭不垂首,堅韌的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到來。等著人們笑插茱萸,等著時光散發清香,開啟又一輪生生世世的輪迴。

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

山茱萸在佛坪,成片成林,恬靜而美豔,她的花開在佛坪人的眼眸,她的歌飄進了佛坪人的耳廓,她的汁液滋養了佛坪人的體魄,因此,有人說她是佛坪的縣花,是佛坪人心中的月光仙樹,每年三月,人們都要隆重的祭祀她。同時,她也讀懂了這份淳樸、濃厚的愛,以有用之身回饋人們,情深義重的和這裡的人們相伴相生,直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