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孩子“無理取鬧”的視頻。很快,這段視頻就衝上了熱搜,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10月5日,在福建泉州,菲菲一家四口在海邊遊玩。菲菲的爸爸揹著媽媽拍照時,3歲的菲菲瞬間情緒失控,對著爸爸媽媽喊:“你們不愛我了。”

爸爸媽媽的親密接觸,讓菲菲醋意大發。菲菲媽媽稱,在菲菲的意識中,爸爸媽媽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之間的親密對自己來說會是一種威脅。菲菲平時也很乖,並不是有無理取鬧的習慣。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很多網友也表示,這其實是孩子的一個必然的成長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周圍的人都應該以自己的感受為第一。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孩子突然變得自私,控制慾強,這讓不少父母都犯了難。時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雖然會在一些行為上表現得過激,但這是天性使然,不必對此過於焦慮。

只要父母弄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適當地引導孩子, 便可最大效率地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自私的秘密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長中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慾,是孩子的一項生存本能。

從孩子出生,到他們學會走路說話,這些日子都是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度過的。在孩子的潛意識中,自己所處的環境都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時,這份平衡逐漸被打破,孩子內心便會感到來自外界的威脅,會用各種行為開始表達自己的不滿。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比如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孩子會通過哭鬧等形式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因為孩子從小便習慣了使喚身邊的人,這種小小的霸道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

在在孩子的認知中,他們只需用各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先考慮自己才能考慮他人。

這種利己主義並不是性格上的劣勢,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很多階段,不同的階段會有不一樣的難題。這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父母同樣也要接受眾多的考驗。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當然,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也會間接的幫助孩子染上壞習慣。

為人父母,愛孩子是本能所在,但更多時候,沒有規矩的愛會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憚。

父母若是對孩子萬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養成理所當然的習慣。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親戚家的孩子今年有5歲了,在家中是妥妥的小霸王。因為是家中的獨子,不管是孩子的父母還是家中的老人都是對他疼愛有加,生怕孩子會受了什麼委屈。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想盡辦法讓孩子開心,殊不知這些嬌慣會給孩子的內心種下驕橫跋扈的種子。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從小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早便習慣了外界對他們的“服務”。父母的溺愛與放縱會促使孩子的自私心無底線地膨脹,由於孩子缺乏足夠的認知,很難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能夠在身邊幫助他們矯正一些壞習慣。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為什麼要謹慎孩子的自私

當孩子的自私心開始萌芽時,父母應給予孩子的行為足夠的重視。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年幼時表現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一種生存本能。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私行為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這個過程離不開父母的幫助。

自私的孩子長大後,到底有多可怕?

前不久,微博上的一段熱搜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一位網友稱,自己收到了了一封來自清華學霸的來信:

我是清華大學的xxx,因為同名同姓在學術界很容易造成混淆,為了以後發表論文的時候在成果方面減少造成誤會,和撞車以及混淆,也為了您未來的學術發展道路。我請求和建議您能修改您的姓名。

短短几句話,語氣中透露著十足的禮貌,但信中的內容卻是令人大跌眼鏡。更有網友評論稱:簡直像3歲的小朋友,哭鬧地搶著別人的玩具,並且大喊:這是我的!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清華的學霸在學習上固然優秀,但為人處世的方式實在是令人咋舌。孩子的學習成績是變好了,但這種幼稚的精緻利己主義行為,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益嗎?

去年3月份,在四川自貢,32歲的付白蓮在家中將母親活活電死。在庭審中發現,付白蓮這麼做僅僅是因為母親沒有幫他帶孩子,自己買房子還差首付。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這不是一時的情緒失控,而是蓄謀已久。在殺害母親之前,付白蓮就為母親購買了高額保險,在精心謀劃下,選擇在凌晨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看到這個新聞時,不禁令人背後發涼,一個人到底該自私到什麼程度,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對親生母親下如此毒手。

自私的人,永遠不懂感恩的重要性,反而會像吸血鬼一樣給他人帶來厄運。自私心旺盛的孩子,心理和性格上都容易變得畸形。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有技巧,才有效率

幫助孩子調整自私的心態,是為人父母的一項重任。過於自私的孩子,會下意識地放大自己的慾望,變得貪婪,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父母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的慾望逐漸膨脹時,父母適時的遏制會是非常有用的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通過言行的力量逐漸影響孩子,告誡他們一味的索取是不對的,讓他們應學會為他人考慮,承擔起自身的責任。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年幼的孩子不明白大道理的邏輯,但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為他人付出的快樂。父母對待長輩的態度亦是一種無聲的薰陶,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做好孩子的道德榜樣。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堅持原則

孩子的性格是需要經過日積月累的經歷來塑造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堅持原則,從小給孩子制定規矩,有邊界和底線的成長環境才更利於孩子成長。

比如在小的時候,孩子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想握在手裡,哪怕是搶別人的玩具,也是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站出來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指出孩子的錯誤,堅決不能讓孩子養成霸道囂張的惡習。

很多時候,父母招架不住孩子的大哭大鬧,沒多久就會向孩子妥協,長此以往,孩子便會養成習慣,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會用各種方式讓父母妥協。千萬不可因為孩子年齡小,就讓孩子在毫無規矩的環境中長大。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理性引導,勿用蠻力

父母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孩子的自私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非短暫的行為意識。心理上的疏導,需要父母足夠的耐心和精力。

孩子的接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父母糾正孩子錯誤的同時也需考慮孩子的感受,不可操之過急。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教育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倘若節奏過快不僅孩子難以承受,父母也會自行亂了陣腳。教育需要嚴厲的支撐,同樣也需要愛與溫柔的滋養。

自私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的自私不是一種錯誤,但如果父母不及時引導孩子,孩子的自私之心會將他們拖向深淵。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您陪我長大 我陪您變老

LOVE

“你們不愛我了”:孩子突然自私,做父母的可要小心了!

愛孩子,就不要放縱孩子的貪婪,幫助孩子戒掉無限索取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