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學門診主任藥師陳文瑛

一大把藥吃下,導致胃出血;自服降壓藥,搞到頭暈噁心嘔吐……阿公阿婆吃藥可要悠著點啦!記者從各大醫院瞭解到,身患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家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容易造成混亂,自行加量減量、誤服、漏服等情況時有發生;過於關注藥物不良反應而擅自停藥、迷信各種保健品等現象在醫院臨床中也不少見。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的老人家怎樣安全用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邀請藥師專家教路,同時提醒您:如今很多醫院都有藥學門診,有問題不妨掛個藥學門診號多問問。

記者瞭解到,自去年年底省藥學會正式發文推進醫療機構成立藥學門診以來,廣州多家醫院都先後開設了藥學門診,由藥師坐診接受患者諮詢用藥問題。

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學門診主任藥師陳文瑛介紹說,該院藥學門診開診兩個多月來,八成以上諮詢內容都是與老年慢性病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相關。臨床上老人家的不合理用藥主要體現在依從性不足,容易產生兩個極端:一是自行加量、為追求療效追加藥物種類;二是因過分關注藥物不良反應而自行減量、停藥。其次,因為記憶不佳導致的漏服、重服也很普遍。

誤區一:過度關注不良反應,不願長期服藥

陳文瑛說,老人家會特別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很多時候不願意長期服用降壓、降脂、降糖等藥物。很多時候,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引起的綜合病症是慢慢日積月累下來的長期才能看到,反而沒有藥物不良反應來得那麼明顯、迅速,從而容易被忽視。

因為肝腎功能減退,代謝減慢,血漿蛋白比例下降等,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代謝能力減退,體內遊離藥物成分增多,老年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確實比青壯年更為明顯。因此,老年人服藥最好從少劑量逐漸增加,一般來說增加到青壯年人群的75%左右。

不過,實際上大部分的藥物不良反應是很快就能耐受的,不適症狀也很快會在耐受後消失。同時,醫生用藥也都會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提前做好劑量的設計,只要在用藥方面增強依從性,跟醫生和藥師都有良好的溝通,就能降低安全風險,不用太過擔心不良反應的問題。

誤區二:過度自信“久病成醫” 隨意停藥

有些老年人覺得自己是“老病號”,“久病成醫”,對自己的病情瞭解很有自信,容易不按醫囑用藥,病情稍有好轉就擅自停藥。他們還偏向認為血壓、血糖的指數偏高可能是短期的,希望可以單純通過飲食控制或者服用非藥物的保健品來調理身體、調節各項健康指標。實際上,很多慢性病恰恰是隻能通過藥物長期進行控制,一旦停藥,必然會導致各項健康指數的反彈,隨意停藥只會引起病情惡化、加速病情發展;另外有些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擅自停藥就會導致病情復發甚至產生耐藥性。

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個案:阿伯自行用藥降壓,血壓坐上“過山車”

73歲的陳伯(化名)患有高血壓,平時都在服用醫生開的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壓。元旦期間因為跟老朋友聚會情緒比較興奮,又有點勞累,導致血壓飆高身體不適,到南醫三院就診時收縮壓已經達到180~190mmhg。醫生在陳伯原來服用藥物的基礎上為他加開了緩慢調整降血壓的培哚普利。然而在服藥一個星期後,每天都監控血壓的陳伯發現血壓依然沒有降到正常水平,就自行到藥店買了快速降低血壓的中樞性降壓藥可樂定服下。第二天,血壓倒是馬上降到了正常水平,但陳伯卻出現了頭暈、噁心、出汗等症狀,趕緊就醫。原來,長期血壓偏高的患者,身體各器官適應了高度灌注狀態,血壓驟然下降,導致出現了交感神經系統興奮的多種症狀。醫生介紹說,這還不是最危險的,短時間的急速降壓,還可能引發器官急性缺血從而發生腦卒中危險。這也是醫生開具藥物時所考慮的因素。

同時服用多種藥,應注意錯開時間

老年人常見身患多種疾病,在醫院多個科室就診取藥,同時服用的情況。藥師介紹,藥物之間混用會產生化學上、物理上的變化。有的會互相抑制療效;有的藥物在胃腸道中混合起來,比如中藥中的鞣酸會和西藥的成分螯合在一起,結成塊狀,導致不能吸收。所以,在同時服用多種病種藥物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對醫生說明情況或特別徵求藥師意見,供醫生開方參考,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導致毒性增加或互相抑制療效的情況。

醫生提醒,服藥要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中藥和西藥最好隔開一個小時以上。

臨床中,常見的不良藥物相互作用有幾種:阿司匹林與心腦血管疾病藥物銀杏葉製劑同服、與鎮痛藥布洛芬同服,易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地高辛與雙氫克尿賽合用,會造成低鉀、低鎂和洋地黃中毒;降糖藥與心得安同服,會掩蓋低血糖徵兆。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漏服:時間在半個小時、1個小時之內,可以補服;如果已經錯過了一個服藥時間,到了下一個服藥時間發現漏服一次,務必不能將兩次藥量疊加,只能繼續按照原定劑量服用。長期服用某種藥物的情況下,藥物在體內的濃度一般不會因為偶爾一次漏服而下降到最低有效濃度以下,而加量服藥則很容易出現體內藥物濃度瞬時超過最低中毒濃度,從而發生危險。

重服:偶爾一次重複服藥也不用特別擔心,可以多喝水儘快代謝,或者喝牛奶減少腸胃對藥物的吸收。不必馬上想到採取洗胃一類的措施。到了下次服藥時間也可照常服藥。

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別忘定期清理藥箱

由於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不少老人家會囤積藥物,減少去醫院開藥的麻煩。藥師提醒,囤藥也不是不可,但務必要注意藥品的有效期。有的老人家圖方便收納,把藥物外包裝丟掉,這樣會導致看不到有效期,實不可取;其次要注意,薄膜衣被剝掉的藥片一類,無論有效期多久,都必須在半年內使用。

囤積藥物還要注意仔細閱讀說明書,看清楚各類藥物的儲存條件,包括溫度、溼度、是否需要避光存放等。

最重要的是,子女最好協助老人家定期清理藥箱,清除過期、不明日期藥物和儲存不當發生變化的藥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