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要注意“護心”若發生胸痛要及時就診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曾昊然)疫情防控期間,不少人“宅”在家裡,不出門,不運動,加之暴飲暴食,不僅體重“噌噌噌”往上漲,就連心臟也容易“鬧情緒”。

記者從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廈醫二院”)獲悉,疫情發生後,到該院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與往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其中一些患者正值青壯年。醫生提醒市民,疫情防控期間,要注意“護心”。

胸痛3小時,男子才就診

廈醫二院心內科主任金哲秀博士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一名33歲的年輕男子胸痛3小時後無法忍受才到該院急診科就診。心內科介入團隊立即啟動導管室,迅速為患者實施冠脈造影。

經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粗大的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如果不及時開通血管,將有生命危險。於是,介入團隊在為患者進行抽吸血栓、開通血管、植入支架後,血管內血流恢復了,患者才轉危為安。

85歲老大爺,兩度心梗

無獨有偶,今年2月26日早上,85歲的李大爺在家突然暈倒,被120救護車送到廈醫二院時,心跳僅有每分鐘30餘次,血壓低至84/43mmHg,神志不清,四肢冰冷。心電圖提示,該患者下壁心梗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心內科介入團隊立即啟動導管室,為患者做冠脈造影,結果顯示,患者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左前降支長瀰漫性病變,而且高度鈣化。由於患者血管彎曲,加上高度鈣化,手術非常艱難,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努力,介入團隊終於將患者閉塞的血管開通,並植入支架,患者的意識逐漸恢復,心跳、血壓恢復正常。

然而,剛回到病房,李大爺再次出現意識模糊、心跳緩慢、血壓低等症狀,做心電圖檢查,提示患者再次發生心梗。於是,醫生立即將患者送回導管室,再次做造影檢查,發現植入的支架內又形成了新的血栓,後經重新抽吸血栓、球囊擴張,恢復血流,患者才徹底轉危為安。

醫生提醒

平時多運動

出現胸痛快就診

金哲秀博士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來廈醫二院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與往年同期比較明顯增多,且患者年齡跨度大,從30歲出頭的青壯年到近90歲的高齡老人都有,病因可能與疫情發生後長時間“宅”家有關。具體原因,一是疫情防控期間,多數人長時間“宅”家,進食後大部分時間坐著看電視、玩手機,運動少;二是原有的生活方式改變,導致一些市民情緒不穩,這些都是心肌梗死發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議市民平時要適當在室內或小區內做一些運動,特別是老年人以及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的病人,更要引起注意,如若出現胸痛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診,以免錯過搶救的黃金時機。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