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讀一本書,就像重新活了一回

每讀一本書,就像重新活了一回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法規和慣例束縛著——而在讀書方面,我們不用遵照任何規定。

——《如何去讀一本書》伍爾夫


記得之前有朋友問,你日記都寫什麼?我說就寫悲歡,更多的是寫悲,因為快樂的時候才不會想到寫下來。


他說,跟你不一樣,我喜歡寫開心的事情。如同每讀一本書就像重新活一回,每次讀自己寫過的開心事,就能再開心好幾倍。我暗自思忖他是過得多麼艱難,得靠過去的快樂回憶苦苦支撐。


果然,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悲觀難抑,貌似直到遇到屬於自己的愛情,這病才治好。


不過那句話,“每讀一本書就像重新活了一回”,讓我印象深刻。每次與書中人物有所共鳴,這句話就冒出來,如同大草原上奔跑的馬兒一樣奔襲而來。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書對於不同的人而言,能夠引發不同的感觸,有不一樣的體會。所以在推薦書籍或給出讀書建議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對方不要聽從任何建議,跟著自己的直覺走,得出自己的結論。四大名著到底哪個最好呢?答案全由讀者自己決定。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想必這是旅遊公司宣傳時會用到的一句話。此外,他們還會用更加吸引人的文案去誘惑你。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揹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這段流行甚廣且讓搬磚狗棄筆從“遊”的話,其實邏輯並不成立。照這個邏輯推下去,還會有:


“你吃飯時

世界上還有8億人在長期捱餓

你熟睡時

敘利亞持續8年的內戰還未停息

你衝馬桶時

全球仍有22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

你用手機看這篇文章時

大約有39億人未能接入互聯網

有一些努力拼搏也到不了的未來

有一些苦苦掙扎也毫無用處的反抗

有一些在生命裡永遠得不到的安穩”


所以,當你不能深入思考時,你就總是會用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較,你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你不知道阿拉斯加躍出水面的鱈魚是否是因為水源汙染缺氧,你不知道梅里雪山爬上樹尖的金絲猴是否是因為有人惡意捕殺……


是的,除了行萬里路自己親眼去看,見識世界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讀書”。


如伍爾夫(1)描述的那樣,遍覽群書館,大多數的藏書所記錄的不過就是男人、女人、驢子生命力的短暫瞬間。


試想一下:你的書架旁邊有一扇打開的窗,窗外是清新瞭然無際的田野。馬兒在田野上奔跑,婦人在井邊打水,孩子在擠牛奶,拉磨的驢子突然把頭昂起發出長長的嘶鳴。


當你讀書時,你可以是馬兒、婦人、孩子,你甚至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那隻拉磨的驢子。你生命的寬度和長度,會因為你的想象而拓寬、變長;你的想象力的護城河,也會因為你閱讀的書籍而拓寬、變深。


“赤子孤獨了,便會創造一個世界”,這句話是傅雷先生(2)的墓誌銘,是傅雷在給傅聰的家書中提點兒子的一句話。


我們普通人可能無法“創造”一個世界,但是在那些偉人創造的一個又一個“世界”裡,我們能夠活上個十萬八千回。當然,如果你能夠讀那麼多書的話。


(1)伍爾夫,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的先鋒。著有《如何去讀一本書》。

(2)傅雷,其書信被次子傅敏編為《傅雷家書》。具體可參考文章《讀,可憐天下父母心》以及《走出去太遠,別忘了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