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大家好,我是凹叔。翻了翻《给孩子讲西游记》的样书,觉得特别奢华。小时候如果拥有一本这个书,估计一学期都会开心得飞起。

人们常说,孩子喜欢故事。其实这是人类的本能,与孩子无关,大人也是喜欢听故事的。听学问哪有听故事的爽快来得直接?戏剧冲突是以最快的形式让人产生情感体验,这就是戏剧的魅力,也是故事的本质,只不过戏剧多半是用演绎方式呈现,而故事书是用文字呈现。

可是读书,又绝不仅仅同等于读故事。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 关于名著的书很多,却没有解读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大略看去,目前市场上,《西游记》也好,四大名著也罢,都有很多版本。但这很多版本又基本只分四类:

第一种,纯文字,原著版。这种公版书层出不穷,近年国家有了限制。其实,中国的小说出现于宋元以后,原著很容易阅读,都是白话,不是文言,只有个别史书才是真的难懂。但原著还是不好读的,尤其对于课业繁重的孩子而言。其实,孩子也不适合直接去啃原著,因为即使费力读下来了,也未必能吃透精髓,只能看个大概,心中存疑之处数不胜数,随口问些问题,比如“玉帝为什么让猴子去看管桃子啊”,也许就能把家长问懵,不知怎么回答。

第二种,故事改写版。用白话,将原著删删减减。但是,其一,有些书删减的同时,并没有尊重原著,这个“尊重”不是说改写了原著的情节,而是没有留下原著的精髓。比如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原著中是藏在字里行间的,但市面上很多版本都没有保留原著的这些细节。它们用较少的文字呈现了故事梗概,可惜也仅此而已。其二,有些书改写的故事缺少了原著的韵味,完全是大白话,没有文采可言。

第三种,连环画。主要看图,故事只有几句话。仅适合很年龄的小朋友阅读。

第四种,少儿图画书。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文图配比大概是一比一,语言最为稚拙,学龄前儿童适读。

偌大的市场空白,就是大家只盯着故事,却没有人解读名著。

  • 仅有的一些解读,大多都是误读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不过,目前市场上有着少量的解读西游、水浒的成人书。网络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西游记的段子。

比如,网络上很多人言之凿凿地说“孙悟空其实是吃人的”,有人说“猪八戒其实比孙悟空更厉害”,有人说“玉帝让孙悟空看守蟠桃园本来就是一场阴谋”,甚至还有人说“真正的孙悟空早就被杀死了,是如来安排六耳猕猴取代了孙悟空继续取经”……

这都是纯属胡说的标题党,博取眼球,哗众取宠,骗人而已。他们倒是大胆假设了,但从未小心求证,只是想出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为这个标题寻找甚至编造有利的论据。

大人看了,图个乐子,也就罢了。如果孩子对此信以为真,这就几乎有误人子弟之嫌。曲解《西游记》一本书也就罢了,不算大事,但如果渐渐养成了用阴谋论曲解古典名著、用胡乱脑补的阅读习惯取代了尊重原著、仔细品味的鉴赏方法,那将是很悲哀的事情。

在文学方面,一本书能成为经典,其作者总是有过人之处,所以在与原著作者隔空对话的时候,应该谦虚一些,而不要用自己的臆想、偏执去曲解他们,不仔细研究一下,就妄加揣测。

  • 真正应该解读的是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一般的家长给孩子讲四大名著(以及更多名著)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只讲故事,大概是因为家长们自己也尚未意识到阅读名著究竟是要读什么。再者也是因为,只要孩子喜欢,只要能貌似认真地在读书(其实是在娱乐、看故事),只要能有一段不闹腾的时光,家长便喜不自胜、心满意足、不求多余了。

这是非常值得理解的。

只是,如果撇开繁重的工作日常和育儿生活,理论上来讲,阅读这件事,还是应该以思考为主,而不是娱乐。

在精英教育的理念中,玩就是玩,学就是学,两码事。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希冀,是孩子在特定时期内的一段不可避免的行为。但如果真的一味图乐,就会错过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名著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它是有很多玄机的,绝不仅仅是故事精彩那么简单。

第一,文字背后藏着的寓意,是一种学问: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比如玉帝为什么让孙悟空看守蟠桃园?让猴子去看桃子,不出事才怪,他这不是故意的么?事实上,他是故意的,但却不是小心眼地耍阴谋。《西游记》原著中,玉帝对孙悟空是很宽容的。不要说玉帝让孙悟空当弼马温是一种轻视,以孙悟空当时的综合素质,他还真就是只配养马。玉帝让孙悟空去看守蟠桃园,同时说,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安排两个仙吏,一个叫安静司,一个叫宁神司。这就是玉帝为什么让他看守蟠桃园的答案了。玉帝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安静宁神,身为猴子却能看住桃子,才当得起齐天大圣的称号,否则不过是个稍微厉害点的妖猴罢了。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不就是有理性思考还是由欲望驱使么?循着本能,仗着暴力,想怎样便怎样,不讲道德,不讲规矩,那倒很是快意恩仇,读者看着很爽,可背后的深意却没有了。可见,孙悟空没能经得住考验,大闹蟠桃宴。一直到取经中后期,天神们才对孙悟空客气了些,因为那时候他有了“理性”。《西游记》将孙悟空作为第一主角,但并不是对他一味吹捧,与人们提起孙悟空就觉得是个盖世英雄全然不同,在原著中,作者给了他一个成长的过程,取经路上最初的几件麻烦都是孙悟空自己惹出来的,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碰了很多壁才逐渐成长,颇有教育意义。这就是文学名著的过人之处。

第二,原著作者的专业写作技法值得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推这本书?

有文采、有深度、精炼而精准的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与大白话不同,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这一点毋庸赘述,不是所有流传至今的古典小说都优秀,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的文字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有文化的人,应该能鉴赏一本书的文字水平如何,不一定此生非要走文字工作的路,但如果能懂一点自然是最好的。

讲故事的手法,也是学问。比如《水浒传》为什么从高俅发迹开始写,而不是从第一主角宋江开始?因为作者想表达的是官逼民反,先有宋徽宗的不务正业,高俅的为官不正,才有了贼寇。因此,如果有人改写《水浒传》,先让主角出场,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国演义》也是同理,在写桃园三结义之前,是用大量篇幅写王朝更替和十常侍乱政,这意思就是先有朝政混乱,才有桃园结义。如果有人改写,把十常侍乱政略去,直接写刘关张,那么也是欠妥的。

第三,阅读经典名著必然会联系到的知识点,都是家长最容易被问懵的地方。

比如为什么哪吒明明是李靖的儿子,却总是被叫作哪吒,而不是李哪吒?因为哪吒这个名字本来就是舶来品,道教从佛教学来,佛教从婆罗门教学来。在婆罗门教中,哪吒是个天王,佛教引来作了自己的护法,道教又引来,作了玉帝麾下的大神,并且强行安在了李靖的头上。李靖原本是唐朝初期的一员名将,在唐朝中后期国乱思良将的时候,李靖被日益神化,安禄山也曾假李靖之名哄唐玄宗开心。故事中的问题,其实答案都是历史。古典名著,是不能割裂出来阅读的。只看这本书,却不看它背后的历史。

比如,解读《封神演义》,一定会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姜子牙有那么多名字?姓姜,名尚,吕氏,字子牙,号飞熊,他叫姜子牙,叫姜尚,也叫吕望。为什么?这就要从母系氏族社会说起。人类最早期的社会形态,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因为生存困难,因为崇拜女性生育的力量,所以族长大多是女性,孩子也都随母姓。后来,传承生命的压力减轻,战争日益频繁,男人的力量就逐渐凸显出来,于是男权社会登上历史舞台,人类开始有了大规模战争,有了国家,有了王权,也有了各自的领地,这领地就以氏来划分。封在吕地,就是吕氏。一个人如果有姓有氏,说明他是比较有身份的,平民百姓没名没姓,比如庖丁,庖是厨子,丁是排行,庖丁就是“厨子老四”,可见“贵人”才有姓,才有氏,而“贱人”没有。所以姜尚又叫作吕尚;字,是对一个人的尊称,自己称呼自己只能用名,别人称呼他却要用字,是为尊者讳的意思。

再比如,为什么古典名著中总是出现迷信色彩,比如算命,比如看天象。其实这些都是巫文化的延伸。巫文化不该被嗤之以鼻,历史学家基本都是承认的,巫术是艺术、科学之母,是人类最早的探索。歌曲、舞蹈、文学、诗歌都来自上古时代的祭祀仪式。上古时代的巫师,不是江湖骗子,而是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研究天文地理,懂得医学农学,这样的本领会被神化,于是“巫”字的本意就是上通天、下通地,沟通天地之人。后来,巫师的神权被国家的王权挤压掉了,但是巫文化的遗风却向各个领域蔓延,直到宋元明时期,中级知识分子写小说的时候,也在字里行间之中受其影响。

  • 经典名著鉴赏解读,为什么选择从《西游记》写起?

《西游记》无疑是离中国孩子最近的经典名著。遗憾的是,人们通常喜欢相信自己相信的,理解自己本来所理解的,孙悟空是个锄强扶弱的英雄?玉帝小肚鸡肠?这其实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年复一年的曲解而已。原著中对孙悟空早期的表现,怀着一种善意的提点和讽刺,那猴子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原本弱小,突然有了伤害他人的能力,他就毫不犹豫地去伤害了,基本没带脑子。

这些细节,如果用心体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如果你有了伤害他人的能力,却选择不去伤害,这才算是善良和教养。如果不管不顾,由着性子闯,也许就会像孙悟空一样(其实他从未像影视剧里一样能够把玉帝打到桌子地下去,他并不是天兵天将的对手),被如来佛祖收服了。孙悟空得到天庭神将的敬待,不是从他拥有强大的暴力开始的,而是从他懂事开始的,这种“驯服”是一种教化,这极像了社会学家所说的“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改写《西游记》这类经典名著,如果想要不仅是讲故事,那么将原著作者的这些劝勉深意融入进去,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举一反三,养成鉴赏好书、汲取营养、拓展知识层面的阅读方法和思维习惯,那么它便实现了最大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