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的“真实”和“伪装”,理想和感性

“真实”和“伪装”的交织

拉威尔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为

“伪装者”,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称呼,反而是对其精湛创作技法的体现。因为他善于在作品中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作曲的“真实”和“伪装”,理想和感性


一方面,就像是前文中提到的,在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中,他几乎从来都不掺杂自己的情感,而是纯粹的描绘。不是像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一样,善于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情感。


另一方面,他还经常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模仿,让观众误以为自己和被模仿的作品,有着相同的情感基调,从而掩饰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例如:《滑稽小夜曲》和《帕凡舞曲》,模仿了夏布里埃常用的创作手法,《水之嬉戏》则能明显的看到李斯特的影子,同时也在题材上效仿了德彪西,这种模仿使人们看不透拉威尔真实的创作个性。


作曲的“真实”和“伪装”,理想和感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再仿真的面具,也难以遮住一个音乐家的真情流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

例如:《水之嬉戏》中描写到的喷泉、《钟声》中的玩具钟、《哈巴涅拉舞曲》中那些可以自动跳舞的玩具等,一些观察比较敏锐的音乐评论家,早已发现了拉威尔的喜好倾向,称他为“小玩意的行家”,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单纯。


《滑稽小夜曲》中小丑怪诞的性格,《古风小夜曲》中的黑色幽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或许也正是这种孩子般的本性,才能使他的钢琴创作与众不同,他的各种伪装,其实是一种通过否定自我来体现自我的最高境界。

理想和感性的统一


拉威尔的钢琴创作,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是有着坚定的自我追求。他在创作中对古典主义的各种程式和法则予以了充分的继承,遵循各种传统的作曲法则,喜欢使用奏鸣曲式,整个乐曲的构造十分严谨,因此他也曾经批评过德彪西缺少形式构造的才能,而被斯特拉文斯基称之为“优秀的瑞士钟表匠”


作曲的“真实”和“伪装”,理想和感性


作品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含和弦中音符的数量,休止符的长短等,像是数学公式一样经得住推敲,虽然复杂,但是绝不混乱。他像是一个成竹在胸的机械师,看着自己的钢琴机器沿着设定好的程序,有条不紊地向前运行。


但是我们又分明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感性和本能,或者说其创作在体现出理性和严谨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情感色彩。


例如,《帕凡舞曲》和《哈巴涅拉舞曲》中,就经常出现几个相距甚远的八度上行旋律,这样的设置就使得曲子有了一种动感的特征,从而更加吸引观众


作曲的“真实”和“伪装”,理想和感性


此外,还有《古风小步舞曲》中浪漫主义颓废和伤感,《小奏鸣曲》中那不易察觉的忧郁,还有该曲第三乐章那种激情和狂野,像是一个被束缚已久的人,突然获得了自由和新生,然后忘情的奔跑。


这种理性和感情的结合,显示出了拉威尔在创作中的矛盾一面。这也是其在晚年创作中饱受困扰的原因之一,即不知道自己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创作作品,除了音乐上的理解和感受之外,更多的是其性格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