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近年來,電商行業迅速發展,在鄭州西南風景如畫的櫻桃溝景區,這裡不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櫻桃冬有雪,更是有三個社區已經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淘寶村,“網店+藝術品加工銷售”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正在櫻桃溝紮根,充分帶動了當地的一批農民就業創業。這個中國淘寶村的經營模式怎樣,復工復產的狀況又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最有文藝範的淘寶村。

——貨賣全球,鄉村裡的小車間

“咔嚓咔嚓咔嚓”,在一家200平米左右的製作車間,有七八個女工正在作業,她們一手扶著布料,一手擺動著縫紉機,正反兩面翻弄著,針線來回穿梭,不一會兒就縫製出一個精美的手工布袋。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據車間負責人介紹,這裡的主要產品是手工藝術包裝布袋,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到全國甚至海外。在車間裡工作的全是周邊村裡的婦女,她們不僅製作工藝好,人也勤勞樸實,經她們的巧手製作的產品成品率極高,工期有保證,質量過得硬,銷量自然是節節高。

——女中豪傑,藝術村的引路人

創始人劉智紅女士本是鄭州市櫻綻中原工藝品商行總經理,紮根櫻桃溝文創藝術村後,她發現這裡的婦女性格雖然樸實可愛,但在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匱乏。基於此,她積極加入櫻桃溝管委會婦聯組織,成為巾幗志願者協會骨幹成員,引領藝術村內30多個女性企業家成立櫻桃溝巾幗創客實踐基地,培育孵化出手工編織、布衣、扎染、艾絨保健品等多個富民項目,帶動轄區婦女創業就業200餘人,成為轄區婦女創業致富的帶頭人。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2019年夏,劉智紅和巾幗志願者們在一起

帶領轄區婦女走出一條創業路的劉智紅,是引路人,更是堅強的抗癌鬥士。患病幾年來,她先後在醫院做了4次手術治療,前段時間剛從醫院做完化療的她目前在家自我隔離。她常常說,“人總得有點追求,有點付出,才有價值,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要好好幹,才無愧於青春。”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2018年6月,櫻桃溝“百業贊黨“活動現場

——愛心領航,就業者的圓夢地

櫻桃溝巾幗創客實踐基地於2016年8月落戶於櫻桃溝景區文創藝術村,也是“溫暖二七”的招牌項目,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婦聯組織的持續支持幫助下,歷經將近四年的實踐探索,已初步形成巾幗創客多方零成本創業平臺運營模式。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2019年12月,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蔡淑敏一行到櫻桃溝調研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2019年7月,河南省婦聯主席到櫻桃溝巾幗創客實踐基地調研

由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藝術家老師組成基地創業導師團隊,針對婦女群眾創業和就業現狀,將需要工作機會的婦女群眾組織起來定期培訓,為她們量身定製居家就業發展模式,其中涉及農民畫、布藝、手工編織、軟陶及櫻桃創意作品等多方面內容。

走進櫻桃溝文創藝術村,聽聽他們的就業故事

2019年冬天,“溫暖二七”聯合櫻桃溝巾幗創客實踐基地為公交三公司的一批公交車定製了愛心坐墊,在製作的過程中,櫻桃溝巾幗創客實踐基地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在家待業的景區殘疾群眾,她們特地派人把製作原材料送至殘疾群眾家中,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對於公交車乘客而言,綿軟的坐墊帶來的是身體上的溫暖舒適,但對於渴望就業機會的殘疾人而言,這種心靈上的關愛幫助更加難能可貴。

以巾幗創客實踐基地為代表的櫻桃溝文創村用數年的耕耘為轄區困難群眾打通了一條就業致富的路子,村民高興的說:“之前在家要麼是打牌聊天兒,要麼就是看電視,也想著出去找點活幹,但不是離家太遠就是咱幹不了。這下好了,基地裡有老師教,離家幾步路,工錢結的也快,弄的好了一天能賺100多塊,多好呀!”致富有幹勁,生活有奔頭,春天已經到來,讓我們播下希望——“珍惜每一天,幹好每一天,成就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