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兒醫使命】李倩抗“疫”日記:我們捏的可愛“猴服”玩偶,讓兩娃媽笑了

查看更多兒童科普知識,快來點擊上方“北京兒童醫院”

訂閱我們吧~

2020年3月27日 晴

今天是我在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支援的第8天。慢慢地,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環境和流程。

剛來時,一切都充滿未知:不知道新戰友好不好相處,不知道會接收什麼樣的待篩查人員,與待篩查人員之間的溝通會不會順暢......帶著這些未知的挑戰,我來到了3—4病區。

我被分配到第四組,前面幾組姐妹們比我先進隔離區和進行主班工作。她們的探索和經驗總結,讓我們的工作變得得心應手多了。

3月21日,經過護士長和主班老師的耐心指導,我正式走入了隔離病區,開始與待篩查人員們接觸。來之前,我在科裡也會穿上“猴服”(防護服)為疑似患兒進行各種操作治療,但工作強度與這裡相比,相差甚遠。推開最後那道連接汙染區與清潔區的大門時,我的內心還是有些緊張,不知前面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自己能不能很好地應對。

【抗擊疫情 兒醫使命】李倩抗“疫”日記:我們捏的可愛“猴服”玩偶,讓兩娃媽笑了

進到隔離區,我們一般工作時長是4小時。白班待篩查人員不多,接收待篩查人員也多是夜班的工作,這讓我緊張的心稍微輕鬆了些。正當我暗暗竊喜“今天的工作沒想象中那麼難”時,就收到主班老師的通知:病區有很多待篩查人員要離院。離院帶隊是小事,這意味著我們要清潔消毒、整理很多個房間……

為了高效完成,我們分工合作:我負責每個房間的消毒擦拭、整理物品、拆被褥,兩位小夥伴一起更換新的被褥。保潔則負責整理垃圾、擦拭地面。2個小時一刻不停,我們終於大功告成,把全部房間整理完畢!

坐下的那一刻,我就在想,等回了家,再也不要鋪床疊被了。擱平時,這些都是很小的家務,但穿著笨重的“猴服”做起來,這腰呀,真是受不了。

讓我們特別欣慰的是,收拾房間時,我們收穫了很多小驚喜。有的待篩查人員把一些新鮮水果放在傳遞箱內,並留言感謝我們的照顧與關心;還有一位小妹妹特意寫了感謝信。看著這些暖心的話語,內心真的無比激動,自己的付出與辛苦是值得的。隔離病區隨處可見的“歡迎回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當你們踏入祖國的土地那一刻起,我們就在此等著接你回家,用親人般的關愛,護你健康。

晚上回到酒店,躺在床上,我總覺得應該做些什麼。於是買了些軟陶,帶動室友小妹妹一起動手捏“自己”。這其實是受輸液室小妹妹的啟發,我也想捏幾個穿著“猴服”的自己擺在病區,萬一會遇到小朋友,還能安撫下他們不安的心。

【抗擊疫情 兒醫使命】李倩抗“疫”日記:我們捏的可愛“猴服”玩偶,讓兩娃媽笑了

成品做出來後,我很滿意。我倆很興奮地在群裡秀作品。正巧我們領隊、我院護理部副主任劉麗麗看到了。她說,她們病區恰好有兩位小朋友,媽媽帶著弟弟住一個房間,哥哥自己單獨住在一個房間。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特別能體會一個媽媽獨自帶領兩個孩子出門的不易,再加上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還要擔心寶貝們會不會感染疾病。此時的媽媽肯定焦慮萬分。

【抗擊疫情 兒醫使命】李倩抗“疫”日記:我們捏的可愛“猴服”玩偶,讓兩娃媽笑了

於是,我和室友抓緊趕工,為小朋友捏出來兩個可愛的小玩偶,讓劉麗麗副主任第二天帶給他們。後來聽她說,小朋友看到穿著防護服的玩偶護士很開心,媽媽焦躁的心情也得到些許平復,臉上露出了笑容。媽媽離開醫院時,還留下了感謝信。雖然我沒能親自送出自己製作的小禮物,但儘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到她們,內心萬分喜悅。

閒暇時,我還會製作一些小玩偶,願它們能給更多人帶去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