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在武漢,我們和病毒在賽跑,也和自己在賽跑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

2月19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接過隊旗,帶領147人組成的甘肅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

從黃河到長江,隴鄂同心。在荊楚大地上的33個晝夜,王琛和隊員們以實際行動書寫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3月22日,圓滿完成援助任務後,王琛帶領隊員們踏春而歸。3月31日,在蘭州的集中隔離點,王琛談起了在武漢的33天。

逆行出征

2月19日,王琛接過隊旗,也接過了責任。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白衣戰士,我們不辱使命、不負希望,打好疫情保衛戰,衝鋒在前,不畏艱險,盡忠職守,以昂揚的鬥志和飽滿的熱情全力以赴投入到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線,並確保我們醫療隊全體隊員帶著責任去、平平安安回。”

——誓言鏗鏘。

登機時,王琛靜靜地守在登機口旁,直到最後一名隊員通過。

“從接過隊旗的那刻起,這些可愛的隊員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牽掛。”回憶起當日情形,王琛依舊動情,“147人的牽掛,遠不止147個家庭,我所能做的,也必須做的,就是守護好這每一份牽掛。”

2月20日,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接到指令——甘肅援助湖北第五批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18發熱病區。當時,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18發熱病區由產科病房改建而成,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

147名隊員來自不同市州、不同醫療機構,全新的工作環境,未知的患者……

挑戰剛剛開始,一刻也不容停歇。醫療隊立即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制定方案、組建醫院運行架構,成立生活保障組、醫用物資組、院感組……

“還有哪些細節沒有想到?還有哪些環節要加強?”王琛將工作方案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放心。儘管時間不早了,他還是換上防護服,和18發熱病區臨時科主任樊豔、臨時護士長苟茜等同事,進入病區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逐一檢查。病房佈置需要再優化,各項標識、流程需要再校對……每項工作重複而瑣碎,大家毫無怨言。通過大家的努力,病區各項設備調試到位,符合收治病人標準。

“院長,先派我上!”

“院長,請安排我去!”

……

面臨新的任務,大家爭先恐後勇挑重擔。

王琛被深深感動:“有這樣一支隊伍,我們一定能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救治生命

“任何時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王琛明白,在武漢,救治生命是他和隊員的天職。

2月22日上午,10例確診患者正式轉入18發熱病區。

患者中不少是80歲以上的老人,行動不便、基礎性疾病多、情緒波動大。針對這個特點,王琛帶領隊員因病施策,加強患者的疾病管理、生活管理、心理管理。

“一位80多歲的老人剛轉送到醫院時,一把抓住我們醫護人員的手久久不願鬆開,嘴裡不停地說著‘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我把自己交託給你們了……’”王琛說,老人的那份無助和信任,讓我們更加感受到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盡最大努力緩解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儘快康復,我們要和病毒賽跑。”

“為了照顧好老人,我們護理人員成了多面手,觀察檢測體徵、幫助老人清潔衛生、開展心理疏導,年輕人似乎一夜之間都成長起來,挑起了重擔。”王琛說,年輕的醫護人員主動擔重任,把患者當親人,無怨無悔,用精心的治療、耐心的疏導、用心的陪伴,真正體現醫者仁心的大愛精神。

根據患者的特點,王琛利用隊員資源優勢,組建中醫專家組,在國家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辨證分析,將“甘肅方劑”運用於臨床救治,因人施策,制定“一人一方”治療方案,對患者開展精準救治,創造性地通過足浴、艾灸、針灸,為患者理療。鼓勵護理人員帶領患者做呼吸操、八段錦,緩解壓力,提高免疫力。

3月9日,第一批患者康復出院,緊接著,第二批, 第三批患者相繼康復出院。

一位患者出院時,高高舉起“‘甘’謝有你,‘肅’清病疾”的標牌,感謝醫護人員的照顧。

在武漢的33天,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病毒賽跑。我們一起,跑贏了!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實現了治療患者零死亡、隊員零感染、進駐人員零投訴,真正做到了肩負重任而去,圓滿完成任務而歸。

踏春歸來

“在武漢的33天,我們的隊員用實際行動溫暖著每一位患者,溫暖著這座城市。離開武漢時,大家都細心整理了自己住過的房間,鋪好床、擦好地,連洗手池的小角落都不放過。”離別之際,每個人心中有了更多牽掛。醫療隊把接收的物資仔細清點,轉贈給駐地酒店,請他們分配給滯留武漢的客人,把愛心傳遞;把醫療防護物資轉贈給武漢市中心醫院,讓力量接續。

離別之際,隊員們悄悄留下了32封信,祝福湖北,祝福武漢早日取得抗“疫”勝利,並感謝酒店工作人員。

90後護士董梓瑩在臨別的信裡寫道:“你們是武漢人默默付出的縮影。你們平凡而暖心的堅守,一直為奮戰在抗疫前線的戰士們默默付出,你們是這場戰役中的幕後英雄……”

“我把掛勾貼在牆上,不小心撕掉了牆皮,非常抱歉。我把聯繫方式留下,我會承擔我失誤造成的損失……”護士李莉留下的小紙條。

3月22日中午,完成援助任務後,王琛帶領隊員踏春而歸,不負臨行前的承諾。

“可以稍微輕鬆片刻了。”在蘭州集中隔離點,王琛每天都會到院子裡散散步,看到其他隊員時,他會慢下腳步微笑著、看著他們。“現在,他們每個人的樣子都印在我的腦海裡。”王琛說,出發時擔起的這份責任,守護的這些牽掛,終於可以交卷了。

守護著大家的牽掛,王琛把對家人的牽掛深深地藏在心底。3月31日,王琛才坦露心聲:其實自己和大家一樣,也有對父母妻兒的牽掛,更有對剛剛出生的兩個小孫子的無盡牽掛。但那一刻不容自己分心。

在武漢,他細心地關注著每個患者病情的變化,每天堅持進病房帶隊查房;周到地關心著每個隊員的日常的生活,有隊員過生日了,他早早送去祝福。

唯獨對自己,深藏著對家人的牽掛。2月28日,兩個小孫子滿月,忙到深夜,王琛才拿出手機,悄悄一個人看著視頻,開心地笑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