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一個人只要站在你面前,從表情、動作、表現,你就能感受到,對方是否對你有善意,這項技能,人類從出生就學會了,這被稱為“心智直觀”,這是我們塑造人際關係最直接的體現。最開始是從家庭中,學會“察言觀色”,每個家庭都自帶一套評判系統,一個家庭的溝通模式是交流式的還是獨裁式的,是孩子未來與人打交道的方式模板。《溝通的藝術》從談話、遵從取向,將家庭中的溝通模式分成了一致、放任、保護、多元4種類型。特麗·阿普特的《讚揚與責備》則從家庭評判系統的角度,將家庭的溝通模式分成嚴厲和通融兩種。

家庭評判系統,僅僅是特麗·阿普特寫的《讚揚與責備》中的一部分,書中還講述了讚揚、責備的起源,以及會對人類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不同人群中,會起到怎樣的作用。不管如何,一切評判,通常都是從對話開始。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特麗·阿普特是一名心理學家,也是一名時刻會反思的作家,她在《讚揚與責備》中分享了一件自己的事情,她的婆婆曾讚揚她把丈夫的襯衫燙得好極了,但是婆婆的讚美讓她很不舒服,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讚揚與責備》中有她的解釋。

讚揚

知心姐姐盧勤在《給知心父母》中分享過,有兒子的家庭,為了建立兒子的自信心,要常對兒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要讓女兒感到驕傲,則說:“有個女兒真好!”對兒子、女兒的不同肯定話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許會有不同的效果。

《讚揚與責備》中,提到有科學研究表明,讚揚對人類大腦健康發育有促進作用。在生命早期,嬰兒通過養育者的表情、語言,來證明對方是愛自己的。當接收到這樣的信息時,大腦會湧入被稱為“親密激素”的催產素,和能讓人產生快樂的“內啡肽”,就如陽光和水對於植物一樣,催產素和內啡肽能給大腦提供養料。

讚揚不僅能給大腦提供養料,也是孩子生命早期建立自尊的基礎。電影《秋日奏鳴曲》中的女兒,在小時候母親覺得她就像個男孩,讓她覺得自己又瘦又醜,她的一生都不能肯定、接納自己。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秋日奏鳴曲》

一句簡單的“我愛你”,能給孩子帶來巨大力量。繪本《賽娜的困惑》中,艾特熊通過不停地告訴賽娜鼠,自己很愛她,她對自己來說很重要,才慢慢化解掉,賽娜鼠對於自己被親生父母拋棄的失落感。

那麼,如何讚揚?科學家曾有新舊讚揚理論之爭。舊的讚揚是“沉浸式”讚揚理論,它的基礎:相信孩子會基於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建造自我概念。不管孩子怎樣,大人相信多多讚揚總是好的,而孩子會在這種氛圍下,以別人“期待”的那個自己為標準。這種讚揚方式,大部分只對嬰幼童適應。

《讚揚與責備》中提到,社會學家曾做過研究,沉浸式讚揚對於學齡前兒童,會讓他們變得更焦慮。有時候他們等有了讚揚,才去做一件事。新的讚揚理論,不再讚美孩子的智商、天賦與能力,而是重點肯定他們的努力、刻苦與堅持。新的讚揚理論,是目前我們的主流觀點。

特麗·阿普特在《讚揚與責備》中還提出了一個觀點,

讚揚有時候會引發不滿。她就曾聽著婆婆讚美她,熨燙丈夫襯衫很好,但是卻很不舒服。這種情況,也許你也經歷過,究其原因,是這樣的讚揚,有給對方“套人設”的嫌疑。《讚揚與責備》中提到了一個姐姐的心聲,媽媽總是誇獎姐姐很會照顧弟弟,結果有時候她明明不想照顧弟弟,但為了媽媽的那句肯定,她會換上另一幅面孔去迎合。

怎樣的讚揚才會令人舒服的?真誠是要排在第一的,其次是沒有控制的心。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責備

一句氣話、一頓訓斥或一句搶白,也會改變兒童的整個世界:那原本充滿了歌聲與歡笑的身體,突然之間就變得畏縮、緊張、一蹶不振。——《責備與讚揚》

和讚揚從對話開始一樣,責備也如此。比如“你應該更乖一點”“你真煩人“”我以為你會更熱情一些“,這在親密關係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你沒有達到我認為你應該達到的標準

電影《秋日奏鳴曲》中,為了達到母親的要求,女兒從一開始不關注自己外貌,變得挑挑揀揀,不僅在外形上,連讀書也是為了能得到母親的肯定,事實上無論她怎麼讀,都讀不懂,這樣的矛盾令她崩潰。

特麗·阿普特在《讚揚與責備》中,將責備會對人產生的反應,分成了兩種。

  1. 躲避
  2. 接受

面對一個人的責備,很容易產生的反應是躲避,而躲避中,又細分為兩種應對方式。一種是自我防禦,大腦拒絕接受他人觀點,這在《讚揚與責備》中,特麗·阿普特稱為”

威脅僵化“,捂住耳朵的溝通,可能會讓被責備的人變得固步自封,也可能會讓雙方的關係惡化。

躲避的另一種回應方式是嫁禍於人,這樣的場景在手足發生爭吵時很常見。比如”是哥哥先不給我玩的“”是弟弟先搶我的東西“,面對這樣的場景,作為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介入“。越介入越混亂,各說各有理,到最後很可能孩子們都怨家長,幾分鐘之後,孩子又沒事人一樣,玩到一塊去。

除了躲避,就是接受,接受會產生自責和羞恥的心理反應。自責,會覺得對方說得對,埋怨自己。經常性地感到羞恥,能改變一個人的大腦生理結構,《讚揚與責備》提出羞恥會激活”戰士基因“,這讓人變得具有侵略性。一句在別人聽來很正常的話,具有”戰士基因“的人聽來,卻很可能會引發爭吵。這種說法比較像“路怒症”的人,一點就著。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堅持為犯罪人辯護的律師,是因為他相信,犯罪的人不是故意的,而是他們的大腦中,真的相信自己傷害的那個人,是童年的自己,只要殺了那個人,一切都會變好。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我們與惡的距離》

羞恥還會引發人的“無地自容感”,這會令一個人喪失自尊。責備,不僅會傷害到別人,因責備造成的精神緊張,還會威脅自己的健康,所以,為他人也為自己,當要責備時,慎重開口為好。

平衡

平衡他人評價與自我尊嚴,是我們此生最重要、最艱鉅的任務。

《安家》電視劇,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脫口而出的“你腦袋是糨糊啊”,在家長們發怒的時候,負面評價很容易說出口。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安家》

正如《讚揚與責備》所說的,負面評價是把雙刃劍一樣,雖然罵在家長的嘴上,看到孩子那副難過的樣子,又會引起家長的內疚。如何將責備正面化,也就是說,通過正確的責備,讓孩子領會父母的真正用意,也是父母需要考慮的一件事。責備的時候,尤其要注意,

責備的是當下的行為,而不是孩子這個人,少用“總是”“應該”,沒什麼是應該的,也沒什麼總是的,不是嗎?

那麼,什麼樣的讚揚是好的?什麼樣的責備會令人舒服?著名作家汪曾祺小時候數學不好,但是作文和畫畫很好。他的父親,會把汪曾祺被老師評優的作文,拿出去給別人看,對不好的數學,不強求,及格就行。雖然他父親畫畫很厲害,汪曾祺小時候畫畫時,父親是隨他自己發揮的。

魯迅先生曾在兒子調皮的時候,打過孩子,可他是怎麼打的?拿起報紙,捲一捲,當成一根棍子,高高舉起,卻輕輕落下。這樣就算打過了。魯迅先生的責備方式,深深地印刻在了兒子的心上,震撼而溫暖。

汪曾祺的父親,魯迅打兒子的方式,也許就是《讚揚與責備》中所提到通融的家庭評判制度吧。孩子不同,家長也不同,每一對親子關係,相處的模式也不同,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到溫暖。

《讚揚與責備》:真正會說話的家長,既讚美得貼心,又責備得入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