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軍、田惠敏: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與改革同行》系列65(2020年3月23日—3月29日)

關鍵詞: 返貧監測;返貧預警;脫貧攻堅;5G建設;供應鏈

引 言

2020年3月26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部署開展防止返貧監測。這對於建立返貧預警監測機制, 全方位防止返貧現象發生, 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週,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工信部四方面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

一、法規政策

  • 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2020-3-24)

專欄:工信部:四方面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

3月24日,工信部下發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5G網絡加快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充分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5G網絡建設進度。基礎電信企業要進一步優化設備採購、查勘設計、工程建設等工作流程,搶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SA)為目標,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

二是,加大基站站址資源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將5G網絡建設所需站址等配套設施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嚴格落實;在新建、改擴建公共交通、公共場所、園區、建築物等工程時,統籌考慮5G站址部署需求;加快開放共享電力、交通、公安、市政、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和社會站址資源。對於支持力度大的地區,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大投資,優先開展5G建設。

三是,加強電力和頻率保障。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加強與電力企業對接,對具備條件的基站和機房等配套設施加快由轉供電改直供電;積極開展網絡綠色化改造,加快先進節能技術應用推廣。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加快實施700MHz頻段5G頻率使用許可;適時發佈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開展5G行業(含工業互聯網)專用頻率規劃研究,適時實施技術試驗頻率許可。進一步做好中頻段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協調工作。

四是,推進網絡共享和異網漫遊。進一步深化鐵塔、室內分佈系統、杆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強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整合優勢資源,開展5G網絡共享和異網漫遊,加快形成熱點地區多網並存、邊遠地區一網託底的網絡格局,打造資源集約、運行高效的5G網絡。

  • 銀保監會制定《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2020-3-25)
  •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2020-3-26)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二〇一九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情況的彙報》和《關於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情況的綜合報告》。(2020-3-27)
  •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3-29)

二、重大事件

  •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2020-3-24)

三、精彩觀點

  • 《經濟參考報》刊發尚福林《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化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文章。文章提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進公共衛生體系改革,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務之一。為此,需要按照“健康中國”目標深化公共衛生體系變革;以統一、高效為目標加快深化疾控體系改革;以公益性、專業性為導向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以加大投入為重點提高公共衛生領域供給質量;以“大衛生、大健康”為導向強化政府公共衛生管理職能。(2020-3-25)
  • 《人民日報》刊發張軍擴和龍海波《充分釋放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的文章。文章提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進一步深化相關改革,一是依法嚴格保護產權,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產權意識、合同意識,依法加大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處罰力度。二是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三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直接干預,更多轉向功能性支持政策,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兜底政策,防範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2020-3-27)

四、最新進展

  •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信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4.85%。信託行業利潤總額727.05億元,與2018年大致相同。不過,信託業風險項目數量、規模以及風險資產率顯著上升,其中不良率高達2.67%。(2020-3-23)
  • 據財政部,2020年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42億元,同比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7990億元,同比下降8.6%。全國稅收收入31175億元,同比下降11.2%;非稅收入4057億元,同比增長1.7%。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350億元,同比下降2.9%。(2020-3-24)

五、熱點述評

【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關之年。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有效避免貧困人口脫貧後返貧與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等重要。然而,由於多方面原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必須把防止返貧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據統計,目前我國有返貧風險人員有200萬人左右,有致貧風險的300萬人左右,加上2019年底剩餘的500萬貧困人口,2020年的脫貧攻堅任務實則為1000萬人左右。2019年底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提出,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防止脫貧人口返貧。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防止因後續政策支持不足返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經梳理,在2020年各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有十餘個省份提出將建立健全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

2020年3月26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提前發現並識別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口,並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根據《指導意見》,返貧監測將事前預防和事後幫扶相結合,一旦出現返貧和新致貧,及時納入建檔立卡,享受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實施精準幫扶。《指導意見》還要求,依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現有成果,充分發揮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作用,加強監測對象家庭信息、收入狀況等信息共享,減少不必要的填表報數,“不另起爐灶”,減輕基層負擔。

防止返貧是長期任務,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全方位防止返貧現象發生,及時有效化解返貧風險,這是我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新課題、新任務、新使命。《指導意見》的提出,對於建立返貧預警監測機制, 全方位防止返貧現象發生, 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20-3-23/2020-3-29.

[2]光明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20-3-23/2020-3-29.

[3]經濟參考報圖文數據庫[EB/OL],2020-3-23/2020-3-27.

[4]經濟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20-3-23/2020-3-29.

[5]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40/c7832353/content.html.

[6]孟珂.工信部:四方面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N].證券日報,2020-3-25.

[7]深圳特區報評論部.做好疫情防控,促進消費擴容提質,騰訊網[EB/OL].https://new.qq.com/omn/20200316/20200316A0DSYC00.

[8]尚福林.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化公共衛生體系改革[N].經濟參考報,220-3-25.

[9]張軍擴,龍海波.充分釋放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N].人民日報,2020-3-25.

[10]唐愛琳.扶貧辦:疫情影響脫貧,力爭上半年完成項目開工復工,財新網[EB/OL].http://china.caixin.com/2020-03-12/101527687.html.

[11]侯雪靜.我國將建立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新華社網百度號網[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883394868870020&wfr=spider&for=pc.

[12]建立返貧幫扶機制刻不容緩,雲南網百度號網[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239280813316372&wfr=spider&for=pc.

<code>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碩士、博士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璉教授田惠敏: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博士、博士後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寧教授/<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