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軍、田惠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與改革同行》系列44(2019年10月28日—11月3日)

關鍵詞:國家治理體系;國家治理能力;中醫藥;食品安全法;稅收徵管

引 言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次全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本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國務院公佈修訂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一、法規政策

  •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2019年10月28日)

專欄:傳承創新並重 中醫藥發展路徑明確

2019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全方位闡述了中醫藥發展的總體思路。針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意見》也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對於堅持中西醫並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鑑和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不過,需要關注的是,中西醫並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實施中醫藥法,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上問題。

在中醫藥服務方面,《意見》提出,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鼓勵連鎖經營。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在疾病治療和疾病預防方面,《意見》提出,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要用三年左右時間,篩選50箇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向社會發布;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到2022年形成並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箇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等具體措施。

同時,中醫藥發展也離不開中藥材質量控制管理。《意見》提出了要強化中藥材道地產區環境保護,修訂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等相關措施。

此外,在中藥材質量安全監管方面,《意見》明確,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健全中藥飲片標準體系,制定實施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改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中藥飲片優質優價。

  •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9年10月31日)
  • 國務院公佈修訂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年10月31日)
  • 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範》和《稅收徵管操作規範》在全國範圍內施行。兩個規範的落地實施,將進一步推進稅收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推動稅收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提質增效。(2019年11月1日)

二、重大事件

  •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萬米級載人艙成功建造完成,可搭乘3人下潛。這是目前世界上空間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萬米級載人艙。(2019年10月28日)
  • 國家農業基礎性科技創新條件能力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座談會在京舉辦,會議總結近年來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的成效與經驗,部署實施國家農業基礎性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項目。(2019年10月31日)
  • 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2019年11月2日)

三、精彩觀點

  • 《求是》刊發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文章。文章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必須走在前、作表率,這是由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對機關黨建乃至其他領域黨建具有重要風向標作用。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自我革命,必須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嚴起、從機關黨建抓起。(2019年11月1日)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本科教育是高校發展的“牛鼻子”。辦好本科教育不是在哪一個問題、哪一方面取得進展甚至突破就可以完成,需要在辦學思想轉變、育人理念更新、體制機制改革、質量標準制定、技術方法創新、教與學範式改變、質量文化建設等方面啃下硬骨頭。(2019年10月31日)

四、最新進展

  • 國家能源局舉行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介紹,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能源形勢發展總體平穩——國內原油產量達1.43億噸,同比增長1.2%,扭轉了連續3年下滑態勢;電能替代合計達16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30%;全國棄風率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棄光率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2019年10月29日)
  • 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利用外資達到1008億美元,同比增長2.9%,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和外資流入最多的發展中經濟體。同時,利用外資結構優化,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已經佔整體利用外資的30%,增長速度達到35%。(2019年10月29日)
  • 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減稅降費統計核算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2019年10月30日)

五、熱點述評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化,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黨的十四大、黨的十五大、黨的十六大、黨的十七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日趨成熟定型,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發揮了重大作用。黨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對於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次全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決定》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並且具體列舉了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需從三個方面來認識:一是要在實踐中把握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度重視這項重要工作,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關係。二是要認識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重要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務艱鉅,工作繁重。三是要不斷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的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帶頭執行制度。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19-10-28/2019-11-3.

[2]經濟參考報圖文數據庫[EB/OL],2019-10-28/2019-11-1.

[3]新華每日電訊圖文數據庫[EB/OL],2019-10-28/2019-11-1.

[4]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求是,2019(21).

[5]李孟.傳承創新並重 中醫藥發展路徑明確,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EB/OL]. http://www.cinic.org.cn/hy/yy/656655.html.

[6]洪向華從三方面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網[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05/c40531-31439081.html.

[7]本報評論員.準確把握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 ——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人民網[EB/OL].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11/04/nw.D110000renmrb_20191104_2-04.htm.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璉教授
田惠敏: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寧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