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會是疫情下半場的定時炸彈嗎?


無症狀感染者,會是疫情下半場的定時炸彈嗎?

最近,在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無症狀感染者卻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是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傳染源描述中加的一句話。而無症狀感染的患者人數在最初的疫情統計數據裡是不出現的,從4月1日起,也將無症狀感染者列入了統計的數據中。那麼無症狀感染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多嗎?需要治療嗎?普通人群如何鑑別自己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該如何防護?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呢?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顧名思義,就是感染了但沒有表現出症狀的人群。

新冠“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發熱、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關於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名詞,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並不是新冠病毒的特有現象。

乙肝病毒攜帶者、肺結核桿菌攜帶者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這種患者雖然感染了病原菌但並不會表現出什麼症狀,與常人無異。也正是由於無症狀感染者不表現症狀的特點,在不進行針對性檢測的情況下,很難發現這類患者。

無症狀感染者,會是疫情下半場的定時炸彈嗎?

那麼,無症狀感染者與潛伏期感染者是否有差別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理論上無症狀感染包括潛伏期內無症狀感染者和病毒暴露期無症狀感染者,前者度過潛伏期後會發病,而後者則依然呈現出無症狀的狀態。

由於我國已經採取了比較嚴格的隔離措施,所以現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指病毒暴露期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就是已經過了潛伏期後的感染者。

簡單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就是雖然攜帶病毒,但是自己不發病,沒有明顯症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為什麼會有無症狀感染者?

在武漢疫情爆發之初,我們一度認為被新冠病毒感染後過了潛伏期就會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症狀,基於這個理論我們制定了“測體溫、觀察是否有乾咳、是否感冒類似症狀”等的初篩策略。

但隨著對病毒認知的不斷加深,被新冠病毒感染後並不一定會表現出相應症狀這個事實逐漸被專家認可。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有無症狀感染者?

因為,對於病毒,其實有效的對症治療藥物並不多,通過機體機體免疫力來實現對病毒的抵抗是基本的策略。

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核心要素,那無症狀感染者與免疫力又有什麼關係呢?

(1)無症狀感染者是一種免疫對抗的結果。當人體感染了新冠病毒後,由於免疫力處於較高的水平,能夠壓制病毒誘發咳嗽、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的實現途徑,甚至病毒也會受限於較高水平的免疫力而部分死亡,所以最終並不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2)人體被病毒感染的程度除與免疫力有關,與病毒的數量也有關係,當感染的病毒數量不足以攻破人體免疫力而誘發症狀時,也會表現出無症狀感染。

有研究發現,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大多數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更多的出現在家庭成員中。

截止到目前,關於新冠病毒的防控策略中,多喝水、多休息、多吃維生素C、多吃蛋白類食物等依然是專家強力建議的重要措施,這些措施都是在實現共同的目的—增強免疫力。

無症狀感染者,會是疫情下半場的定時炸彈嗎?

我自己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雖然可以做核酸檢測確認,但這樣既增加了去醫院感染的風險,又浪費醫療資源,沒有必要。

臨床在判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時,不僅會考慮到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特徵,患者的流行病學史也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如果你在過去 14 天內沒有武漢及周邊地區的旅行史,且身邊沒有發生家庭集聚性病例,與疑似、確診病例沒有密切接觸,無症狀或輕微發熱、咳嗽不需要過度恐慌。

如果你有過相關的流行病學史,即使沒有發現症狀,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應及時上報社區或當地疾控,如實反映過去 14 天接觸史,進行相應的醫學觀察,結合影像學特徵(肺部 CT)進行相應的診療與隔離。

普通人如何做好防護?

目前許多地區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查和防控,依舊僅僅是依靠“14天隔離”和“體溫監測”來排除隱患。而且在目前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對於個人而言,加強自身防護,切斷傳播途徑,才可以避免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