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宜君:文明新風撲面來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宜君:文明新風撲面來

宜君:文明新風撲面來

本報記者 硃紅衛 通訊員 周培生

在宜君縣堯生鎮孟皇村的群眾文化廣場上,村民們每天早晚聚在一起,跳跳廣場舞,扭扭秧歌,農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在馬莊移民新村,家家窗明几淨,戶戶翰墨飄香,廣大群眾通過在室內掛中堂字畫、購置文化書籍,積極美化裝飾新居住宅,家裡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2019年底,宜陽街辦善家河村很是熱鬧,"五好脫貧戶""產業示範戶""創業致富能手"等先進模範代表佩戴大紅花,在村民熱烈的掌聲中接受表彰......這只是宜君縣全面開展農村文明創建、樹立農村優秀典型的一個縮影。漫步在宜君縣城鄉,到處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

2008年,宜君縣委、縣政府開始啟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文明宜君,讓宜君更加聞名",這座山區小城由此以精神文明建設聞名渭北。

2009年宜君縣榮膺"省級文明縣城"稱號。山城建設,"文明"成為主旋律。

2015年6月,宜君縣再次榮獲"省級文明縣城"稱號。現如今宜君縣以鞏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成果和爭創全國文明縣城為重要載體和工作目標,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把抓創工作納入到縣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向著文明夢邁進。

十二年時光荏苒,變化的是日新月異的城市樣貌,不變的是宜君對文明持之以恆的不懈追求。

"創建熱情不減,領導力量不減,宣傳力度不減,監督力度不減"--在宜君,"四個不減"已成為全縣上下的行動準則。

堅持不懈,方能滴水穿石。鍥而不捨,亦需與時俱進。

"太方便了,原來生孩子、蓋房子、批林子三件大事都得跑縣城,現在鄉鎮都能辦!"五里鎮榆舍村前來辦事的村民王忠民說。"滿意在鄉村"是鄉鎮幹部放手為民辦事的核心。在此基礎上,宜君探索將管理服務"下沉"到農民身邊,建立起了鄉鎮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按照"程序最簡、時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原則,實行首席代表、一次告知、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

全縣6鎮1鄉1街辦建立完善了高標準的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務站,實現了"由民跑辦"到"為民代辦",服務對象實現了全覆蓋。"滿意在鄉村",正是"滿意在宜君"系列活動的新內容。自2008年開展活動以來,從機關到窗口、從城市到農村,"滿意在宜君"已成為宜君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十二年風雨兼程,宜君創文之路也正如歷久彌新的"滿意在宜君"一樣,始終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在開展創文工作中,多年來,宜君縣開展以弘揚宜君精神為核心,把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道德模範、"好媳婦"、"好公婆"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全面加強社會道德建設的載體來抓,用道德力量引領社會風尚。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遍地開花的文明善舉,體現的正是宜君持之以恆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千方百計提升市民文明素養的不懈努力。全縣聚力做好五大提升工程,夯實文明成果,縣城基礎設施大提升。以市政府支持宜君縣秀美山城建設為契機,學習韓城、鳳縣經驗,大力推進亮化、綠化、美化、硬化等工程,在提升縣城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水平上下功夫,縣城環境面貌極大改善、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成功創建為全國衛生縣城,被評為全省縣城建設先進縣。城鄉居民素質大提升。湧現出了"10.19"好人群體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全國自強模範王軍俠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提升。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活動,紮實開展"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等教育實踐活動,棋盤中學李新穎同學被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得到提升。結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等,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五淨一規範""宜馨超市添動力""紅白理事會減負擔"等精神風貌大提升十二項活動,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目前已建成全國文明村2個,縣級以上文明村62個,覆蓋率57%。生態環境得到提升。結合省級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創建,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四場保衛戰,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關中67個區縣中排名第一,綠色版圖不斷擴大。

深耕精神土壤,終得文明花開。如今的宜君縣"正能量"凝聚、新風尚勁吹。自2008年以來,宜君先後獲得"省級道德模範"4人、"市級道德模範"19人、"縣級道德模範"116人。3人1個集體榮登"中國好人榜"、8人1個集體榮登"陝西好人榜",20人1個集體榮登"銅川好人榜",50人榮登"宜君好人榜"。1人榮獲"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榮譽稱號,湧現出省級美德少年1人,市級美德少年7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