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疫情下的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用作為彰顯責任擔當!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1939-2020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為什麼會從周邊醫院脫穎而出,成為市級定點收治醫院?

在疫情之下,作為全市定點收治醫院又是如何彰顯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病例市級定點收治醫院,疫情爆發數十天來,醫院全體白衣戰士爭分奪秒抗擊病毒,夜以繼日嚴守生命線,切實保障了全區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次危機之下,郫醫人再次用作為彰顯責任與擔當,為“抗疫”大考交出“硬核”答卷。

八十載薪火相傳

拿下多個“國家級”名片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從郫縣衛生院到郫縣人民醫院再到如今的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八十載薪火相傳,一代代郫醫人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的宗旨,堅定發展信心,以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成就了今天中國縣級醫院500強,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20年2月,醫院成功晉級成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實現了郫都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零”的突破,結束了郫都區沒有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歷史。而目前,全省僅有6家區縣級醫院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至此,標誌著我區醫療衛生建設發展和區域健康保障又上了一個全新臺階,更多的大病和疑難病患者將在家門口就能得到高水平的診療。

/國家級胸痛中心/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8年,醫院胸痛中心通過國家級認證,正式加入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目前創下的急性胸痛患者到院並獲得救治記錄為17分鐘,平均“D—B”時間不到50分鐘,優於國際標準90分鐘。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6年,郫都區人民醫院獲全國首家國家級“燒傷創瘍培訓基地”授牌。為TA在燒傷、創瘍等領域危重疑難患者救治中的驕人成績點贊。肯定其在“再生醫療技術”全國普及過程中的貢獻。

/國家級卒中中心/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5年成為中國卒中中心聯盟醫院,通過整合多學科力量開通綠色通道,截止2019年成功通過該通道救治腦卒中患者300餘例。2019年11月,開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進一步打造區域卒中緊急救治中心。

/國家級標準版心衰中心/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9年12月,醫院心衰中心正式通過國家級標準版心衰中心認證,通過組建多學科管理團隊,建立專業的心衰隊伍,推行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模式,實施並強化以指南為導向的心衰評估、診療與管理,提高心衰的整體診治水平,讓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到最合理規範的治療,最大限度降低再住院和死亡風險。

/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成員單位/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9年,醫院成功獲批“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成員單位,標誌著醫院消化內鏡診療水平已在全國業內得到認可。

/加入聯合國“每個婦女每個兒童”中國合作伙伴網絡/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2019年,醫院正式成為聯合國“每個婦女每個兒童”中國合作伙伴網絡生命再生行動項目合作機構,進一步加強了醫院在四川省再生醫學領域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

還有更多的國家級名片,仍在申報和建設中!


最美“逆行人” 是責任更是堅守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每當危機降臨,總少不了郫醫人的身影,非典、汶川大地震、H7N9禽流感...逆風使舵,逆向而行,大愛無私。而這次疫情面前,一顆顆攥得滾燙的醫者心,再次因信念無懼,衝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讓黨旗在疫情抗擊一線高高飄揚/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在這場抗擊病毒的戰“疫”中,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的黨員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全院 8 個黨支部、283名黨員幹部被全部動員起來(包括41名退休黨員),迅速建起“黨員先鋒隊”、“黨員專家隊”、“退休黨員志願隊”、“青年突擊隊”。退休黨員在所住社區、小區,積極開展新冠肺炎防治的科普宣講。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讓胸前佩戴的黨徽凝聚起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高高飄揚。

/400名醫務人員請戰一線/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1月24日,得知醫院需加強發熱門診,留觀隔離病房等科室人員儲備時,半天時間,400餘名醫務人員表示自願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並積極參與到專科培訓中去,隨時聽從組織安排,履行好新時代醫務人員神聖職責。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駐守抗疫第一線 誓把科室當成家/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疫情來襲,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李娟把家安在了醫院,“5+2”、“白+黑”連軸轉,率先帶領全科人員在郫都區設立“發熱門診”、“留觀病房”、“確診治療病區”,為全區人民築起第一道防護線。

/要求走“後門”的醫生徐理茂/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左,徐理茂進入隔離病房前的留影


因為大年三十的申請一線沒有獲批,大年初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徐理茂打起感情牌。他發信息給醫院內科第一黨支部書記尹曉華:“尹老師,開個‘後門’,家人孩子都已安排妥當,又是男生,時刻準備著。”徐理茂年前值完夜班,把妻子和孩子送回妻子廣元的老家。返回成都就請求參“戰”。

/除夕夜失蹤的雙胞胎媽媽/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譚娟


有著七年臨床護理經驗的譚娟,在除夕夜“丟下”剛滿一歲的雙胞胎孩子,第一時間請願上一線。在隔離病房門口撥通愛人電話的那一刻,那頭傳來的一句“我們等著你回家過年”,讓無數人淚崩。

/今天我欠你一個婚約 今生我將用一生守護/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醫院內科醫生張仕華和未婚妻本打算在2月2日領證結婚,但疫情下,作為首批突擊隊隊員走進隔離病房,他遺憾食言。他在隔離病房內的深情告白,引全網刷屏...

/“媽媽早點回家”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的特殊生日/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疫情突襲,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吳朋芸便與戰友堅守在抗疫一線,自農曆年末起,她再也沒回過家。2月4日生日當天,丈夫和兒子隔著圍欄,為她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


厚德、敬業、傳承、創新

以及隱瞞妻子支援武漢,自己依然堅守一線的急診科醫生曾大軍;在“疫”線再次寫下入黨申請書的康復科醫生盧敏明;戰“疫”夫妻檔嚴偉和溫忠群、劉波和付婷婷....這樣的感人事蹟,還有很多很多,穿上工作服的他們是距離危險最近的英雄,而莊嚴宣誓下,那些柔軟與辛酸的時刻,都被藏進了堅守中。

雖然2020年的春節,打破了所有人的理想開局,但在全體醫務人員及全國人民的共同堅守下,相信疫情全面解除的那天,不會太遠了。我們都能感受,脫離嚴冬的桎梏,日子正在漸漸回暖....(劉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