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而且鮮,非春之鯽莫屬

#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37)#

《酥鯽魚》

吃魚,首要在鮮,次要是肥。肥而且鮮,非春之魚莫屬。

春天吃鯽魚,以“蘿蔔絲鯽魚湯”為冠味,再者可吃“酥鯽魚”。

酥鯽魚在蘇州菜裡有名,山東菜裡出名,河北邯鄲也有吃法。一說,魏晉時期由民間傳入宮中,北宋初年由宋太祖趙匡胤(河北人)聖旨御封,從此尊稱“聖旨骨酥魚”。 製作骨酥魚,關鍵在“料窨(xūn,同燻)”。

酥鯽魚的“料窨”是什麼?我很感興趣。

在網上查資料得知,料窨是做骨酥魚的一道關鍵程序。在特定的容器內,不加一滴水,通過溫度的作用,把固體調料和液體調料混合後產生的氣體調料作用到魚體。如果不料窨做魚,則需要靠添加劑達到骨酥和調味,否則做出的酥魚,落口苦、回味腥、肉質散。

這裡有幾個關鍵詞:“特殊容器”、“不加一滴水”。

是不是這樣呢?我做“酥鯽魚”的體會,是這樣:鍋底放略拍松的大蔥、姜;把洗乾淨的海帶,和去除內臟、洗乾淨的鯽魚,分別一層一層“擺”(或者“碼”)入大鍋內, 放米醋、醬油、鹽、料酒、香油。湯汁的味道以酸為主。香油要蓋滿鍋面。小火燜八個小時。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一是:不加鹽或少加鹽。滿滿一大鍋湯汁,燜八小時,湯汁會全部燜盡。如果一開始鹽味合適,湯汁燜盡時,則已齁了;二是:香油蓋滿。香油蓋滿的作用是把香油當成一個嚴密不透風的蓋子,形成高壓鍋的效應;三是:小火燜。小火到什麼程度呢,到只是冒泡。一分鐘冒五個泡。據說醋裡酸可分解魚骨裡面的鈣。再加上長時間和高溫。小魚必骨酥肉爛。

網上“料窨”的解釋有點故弄玄虛。

我說的做“酥鯽魚”的方法,可以從製作“德州扒雞”得到驗證。當年我也做過“扒雞”,除了香料之外,扒雞能夠“骨酥肉爛”,就是小火和長時間燜煮。

明初蘇州韓奕《易牙遺意》載有“酥骨魚”,“鯽魚用醬油、水、酒少許”及紫蘇葉、甘草“煮半日”。這個煮半日是多長時間?清《調鼎集》說明白了:酥鯽魚須“點燈一盞燃鍋燒一夜”。

“酥鯽魚”是一道春天可食的魚,且一魚兩味,同時做出了“酥海帶”。酥鯽魚老少皆宜。除了味鮮酸爽外,略甜鹹。骨酥肉爛,只是沒了鮮鯽魚肉如玉一般的色觀。

最後,關於鯽魚名解釋如下。

古代中國,鯽魚的重要性竟然深入洞房。《儀禮•士昏(婚)禮》中有載:古時候結婚,禮畢要吃鮒(fù)魚。道理何在呢?“即”的本意是指“就食”,鯽魚當為可食、常食之魚了。

也有學者認為,鮒魚有“富餘”的諧音之意,吃魚便成喜慶兆頭和日常儀式。加之魚產卵時籽多,亦有多子多孫的聯想,古人結婚時便有吃鮒魚的習俗。

宋朝陸佃在《埤雅•釋魚》中解釋:“鯽魚旅行,以相即也,固謂之‘鯽’;相鯽相附,也謂之‘鮒’。”這是把男女的相依偎,看作鯽魚一樣結伴而遊了,生動且活潑。

自然界之美,給了我們人性化的無限想象空間,聯想西方名畫中裸體男女的深情凝視,鯽魚之相附,顯得委婉清趣的多。



大董

北京烤鴨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爾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州民榮譽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名廚協會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創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職業教育特聘專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0閱讀

搜索

北京酥鯽魚做法

頂級魯菜

老北京酥鯽魚圖解

大董宮保蝦球的做法

江蘇正宗酥鯽魚

酥鯽魚老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