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萬名幹部下基層 當好春耕“智囊團”

今年春耕生產,祁陽縣轉變服務觀念,發揮農業技術專家庫作用,萬餘名機關幹部、百名農技專家進村入戶,將田間管理科學知識送到生產第一線,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在白水鎮湘江村種糧大戶王艮少的育秧田裡,第一批育好的秧苗經過一個星期的煉苗已經長出了嫩葉,為了確保秧足、秧壯、秧好,祁陽縣農業工作隊下田考察苗情,開展早稻秧苗後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早上十點鐘以後溫度高了就要把兩頭掀開通風煉苗,晚上再把薄膜蓋起來,這樣就有利於秧苗長勢。”工作隊這樣說道。

王艮少往年都是種植單季稻,今年國家鼓勵種植雙季稻,惠農政策力度大,對集中育秧和水稻機耕、機插、機收都給予一定補貼,而且政府還成立春耕生產服務隊上門服務,為農戶排憂解難。有了專家當後盾,王艮少搞雙季稻規模生產不僅有了膽量,而且更有底氣了,今年他將800多畝稻田全部種植雙季稻。祁陽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辦主任劉聖說:“我們主要宣傳政策,進行一對一的電話諮詢服務,瞭解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性的問題,鼓勵他們多種糧多產糧。”

白水鎮新中村大面積土壤鎘汙染,種植出來的水稻存在砷超標的情況。2019年,祁陽縣將新中村納入鎘砷複合汙染治理項目示範區,對土壤酸鹼性進行綜合治理。每年春耕前,專家團隊都會前來指導噴撒土壤調理劑,恢復土壤活動,提高肥料利用率。祁陽縣農業農村局耕管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李海英說:”我們目前土壤的PH值是5.5,通過撒用這個產品之後,PH值提高到6.5到7.0左右,達到這個程度之後,最終達到的效果土壤鉻和稻米鉻不超標。”

今年3月,祁陽縣成立22支春耕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農資、送信息、送服務,切實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春耕生產的實際問題,確保實現全縣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26.9萬畝、糧食總產量55萬噸的目標。(記者馮駸 陶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