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怕”

上學期班上轉來一位新生李宇,長得高大壯實,學習態度和成績都很好,但卻是一個愛哭鬧的孩子。

一次體育課,李宇無法完成體育老師的指定動作,看其他同學都順利完成,他抑制不住情緒大哭,反覆說“我要找媽媽,我想回老家”。“孩子,別怕。有老師在……”我一邊勸說一邊輕撫他的後背,過了很久他才慢慢平靜下來。後來,李宇在體育課或大課間活動上哭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兇。看這樣一個大男孩哭得撕心裂肺,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再後來,李宇甚至不願意上學,媽媽送到校門口,他哭喊著不讓媽媽走,要媽媽帶他回家。

我向李宇媽媽瞭解情況,原來孩子兩歲半還不太會說話,常常用哭鬧發洩情緒,醫生的診斷是“輕微自閉”。李宇媽媽說孩子很好強,但經不起挫折,情緒控制能力很差,轉入新學校,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他極度缺乏安全感,便出現了牴觸和焦慮的情緒,所以很容易哭鬧。

談話後,“安全感”這個詞深深扎進我的心裡。李宇是班級的一員,我要幫助他儘快融入新環境。

李宇不善表達,與人交流動手不動嘴,如果想與同學玩就一把抓住同學不放手,或者故意拿同學的東西不還。時間長了,班上的孩子難免對李宇的行為議論紛紛。我告訴他們:“李宇剛剛加入我們,還不熟悉這個集體,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我們一起努力讓李宇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好不好?”孩子們使勁點頭。

如何讓李宇與同學建立友好關係?

李宇喜歡英語,我便與他約法三章:想跟同學玩必須先問“Let’s play together,ok?”得到肯定回答才能一起玩,不能抓著同學不放,他們會疼、會害怕的。也許是李宇覺得用英語交流比較有趣,便馬上執行了,同學看他態度這麼誠懇,也都欣然答應與他玩。

李宇擅長玩魔方,三階、四階甚至異形魔方他都玩得溜,我就建議他與同學一起玩魔方。後來,他身邊經常有一群男同學圍著,研究各式各樣的魔方。孩子們或詢問或感嘆“怎麼弄的”“好厲害啊”,李宇則用他簡單的語言配合手上的動作進行講解。與同學一起玩魔方的日子裡,李宇臉上的笑容格外多。

李宇不善言辭,但英語課上卻能積極發言,而且總能正確回答問題。他回答問題時聲音很大,然後馬上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我以為他是怕回答錯誤挨批評,因此捂住耳朵不想聽。一次上課,電腦開機時突然跳出一段廣告,伴著急促的音樂,李宇嚇得把頭埋在桌上,耳朵捂得嚴嚴實實。

經過與家長溝通,我得知李宇小時候看見幾個特定的廣告就會躲到角落裡大哭,現在看到電梯間的某些廣告還會躲到角落。原來,特定的聲音、顏色會使李宇感到不安。

於是,我單獨找來李宇問:“What colour do you like?”他想了想告訴我:“I like blue and red,but I don’t like brown and black.”之後每次上課,無論著裝還是課件,我都會避免棕色、黑色及相近的色調。經過一學期的相處,李宇在課堂上的失常行為慢慢減少了。

其實,像李宇這樣缺乏安全感的學生並不少,只是他們的情況沒有李宇嚴重。回想教書這幾年,遇到過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聲音很輕的學生;一到教室就身體不舒服,但醫生檢查卻沒問題的學生;臨近期末考試就因壓力太大而生病的學生……他們或許並非故意,而只是缺乏安全感。

我有一個樸素的教育理想:成為讓學生擁有安全感的老師,被學生完全信任的老師。我們此生有幸成為師生,應該彼此信任,在這段時光裡,孩子安全感滿滿,我才會幸福感滿滿。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長陽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4月01日第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