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01

自由是獨立,不依附,不恐懼。

02

失去這個人之後所感受到的寂寞、蒼涼、痛苦,在你還沒戀愛以前就存在了。

你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刺激,暫時掩蓋你的空虛。你通過另一個人來逃避寂寞,利用這個人掩蓋寂寞。你的問題不在於這段關係,而是你自己的空虛。

逃避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就像某種藥,把真正的問題隱藏起來。這是因為你心中沒有愛,所以不斷從外在尋找愛來填補自己。

這種缺乏愛的表現導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再靠外來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03

“有依賴,就不可能有愛。”

靈魂只能獨行,因為我們都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方向,卻沒有能力控制別人的道路。

如果偏要把別人拉到你的生活軌跡上,或者你又要強行的進入別人的世界,最終的結果無非只有兩種,要麼在自己的世界裡等死,要麼在別人的世界裡被扯到四分五裂。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04

你改變不了一座山的輪廓,改變不了一隻鳥的飛翔軌跡,改變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觀察它,發現它的美就夠了。

05

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獎賞引誘他,或以懲罰威嚇他,那麼我們便是助長了他獲得利益的觀念和恐懼感。

由於我們自己所受的教養,是為了有所收穫才採取行動,所以,我們不知道有一種不含有獲取利益之慾望的行動。

正確的教育,鼓勵孩子對他人尊重體諒,而無需任何的誘餌和威嚇。

06

如果你能開始瞭解自己,不刻意去改變而只是照著自己的本質活,那麼你就會開始蛻變。

我認為一個人可以默默無聞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沒有名氣、野心和殘酷。

如果一個人不認為自己有多麼重要,他可以活得非常快樂。

如果你的心能夠容納無限的經驗,雖然飽經世故,卻又能維持單純,這才是樸素。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07

你必須親自去發現什麼是你愛做的事,不要從適應社會的角度來選擇職業,因為那將使你永遠無法弄清楚自己到底愛做什麼。

如果你真的愛做一件事,就不會有選擇的問題了。

08

除非一個人覺悟出生活的意義,否則他的能力或天賦便會用來強調自我及其慾望。

09

在我們追求知識、貪得無厭的慾望中,我們失去了愛,我們磨損了對美的感受,以及對殘酷事物的敏感性;我們變得越來越有所專長,也越來越破碎不完整。

知識無法取代智慧,不論有多少的解釋,聚集了多少的知識,都無法使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知識是必須的,科學也有它的地位;然而,如果心靈被知識所窒息,如果藉著解釋而將痛苦的原因敷衍過去,則生活便是虛度而無意義。

10

我們空虛、無聊、悲哀,在心理上我們都是乞丐,不斷追求別人或別的事物來彌補自身不足,來給我們希望,來支持我們,這就是我們把一件極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醜陋的原因。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11

你總是依賴著別人給你快樂。這不止是外在肉體的依靠,而是內在的、心理上的依賴,從其中,你獲得所謂的快樂。一旦你這樣依賴著別人,你就變成了奴隸。

12

我執著於某人或某物,那種執著就是佔有;哪裡有佔有,哪裡就必然會有控制。

我們遇見了一個美人,愛情噴湧而出,很快,愛情變成了執著,所有這些苦惱就都開始了,然後愛就悄悄溜出了窗外。

之後,我們會問:“我們偉大的愛情到底怎麼了?”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實際發生著的事情。

13

善沒有對立面。我們大多數人都把善看作惡的對立面,因此在整個歷史中,在每一種文化裡,善都被認為是野蠻的反面。

所以人類總是為了善而與惡進行鬥爭。但是隻要有任何形式的暴力或鬥爭,善就永遠不會到來。

14

頭腦徹底安靜是最高形式的敏感,是愛的品質。

如果你內心擁有愛,你就會知道愛是最奇妙非凡的東西。

愛不是快樂。愛與恐懼毫不相干,也無關於性。

它是自由、敏感、智慧的心靈具有的品質,此時頭腦不根據過去做出反應,因而是安靜的。此時心就會遇上被稱為愛的芬芳。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覺醒丨真正的樸素是:飽經世故後的“單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