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真正的學習者,既要知道“學什麼”,也要知道“怎麼學”

1

熱愛學習的人很多,但非常遺憾,會學習的人很少。

最為重要的是“學什麼”。

有些人學的東西的確很多,但不見得對自己有用。人云亦云不加鑑別地吸收,看著別人用某種知識名利雙收,於是自己也去學習,卻完全不顧及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這樣的學習是盲目的,由於南轅北轍,也並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有人說自己可以從《金瓶梅》中學習到人際關係,姑且相信吧,但是,關於人際關係的經典好書好課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從《金瓶梅》中學呢?

其次重要的是“怎麼學”。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學習有通用之道,但很多時候,每個人習慣不同、喜好不同,是無法照搬的。

有人記憶力絕佳,比如《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的母親,可以硬生生一字不錯地把《九陰真經》默記下來。

但,普通人能做到嗎?

人終此一生,都要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構建自己的學習之道,並且,讓學習的習慣貫穿一生,如此,才能夠稱為“終身學習者”。

燦爛的未來,只屬於終身學習者。

2

有很長時間,我都較少在微信群裡發言,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閱讀、寫作、看電影和刷劇方面。

現在很少看國產劇,除非是基於關注熱點的必要性,但也不會花很長時間,畢竟時間寶貴。比如前段時間的《完美關係》,如果不是為了吐槽,我不會看,但後來,連吐槽的熱情都沒有了,省下那些時間,潛心進入好書好劇裡。

比如《痛症醫師車耀漢》,這部劇是圍繞著關於生與死、特別是安樂死的探討,沉重、發人深思。劇中有少許戀愛成分,深刻但不是俗世的甜法,是真正專業人士且在死亡陰影下的愛情,不是一般人能夠欣賞。

对于真正的学习者,既要知道“学什么”,也要知道“怎么学”

愛極了裡面的插曲《Pain or Death》,可以單曲循環一整天。

You were going through your life

There was time to play

Yesterday

But the light in your eyes did it start to fade

To fade away

No way of going back

To the way it used to be

……

我也不感嘆國內什麼時候能拍出這樣的劇,因為看別國拍出來的一樣有啟迪——現在對於時間的運用,堪稱吝嗇,儘量不在沒必要的地方耗費時間。

對於真正的學習者,首先要做到“無界”——化天下資源為己用,而不是人為樹立很多樊籬:棒子國的垃圾!我才不要看!

當然,首先,得是資源。而且的確,大家對於資源的定義不同。

判斷是資源還是垃圾,我們應該先學會無情地拷問自己:

比如,作為作者,是否想過,自己的作品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比如,作為讀者,是否想過,我們閱讀的所有內容,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

3

韓劇《皇室家族》開頭,就很驚豔,臺詞裡提到《金枝》這本書:

“喜歡少女的男人不是這一天兩天才有的,

看過弗雷澤的《金枝》嗎?

摟著小孩子睡覺自己也會變年輕,

吃了老虎肉人會變的勇猛,

吃了膽,膽子就會變大,

也就是說喜歡少女也是人類的一種需要,

現在可是現代啊!

當然,我對你像小偷一樣揹著你夫人和少女交往而感到高興,

比起其他國會議員來說,財產情況很乾淨,從不貪汙,

你和你兒子外加所有的男性親戚,

都在軍隊待滿了三年到18個月不等的時間,

社區服務,每天運動,每週一次登山,

而且脂肪高了竟然還會絕食,

不過,絕食的話不是會掉頭髮的嗎?

都說吃不好會掉頭髮的呢。

哎呦,挺精神的嘛!

哇,真是完美啊!

所以我才覺得你可憐。

太完美了,那樣的人是不能活著的。

人一定得有一個缺點才不會得精神病。

迷戀高爾夫球,客人,好球!

哦,那個,胳膊是不是得伸直啊?

或者是酗酒,要不然就是賭博,要不然去學插花、十字繡,

但是你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

這是不可能的!

不好意思,我說的有點朦朧,

萬幸,你喜歡女孩,小女孩

萬幸?

你的人生怎麼萬幸呢?

當然對我的人生來說是萬幸,

因為我很需要你的弱點,

哎呦,我為了找到這個費了多大勁啊!

女人的問題可是私人問題呢,

但是如果因為這個沒當選國會議員可不行吧?

我不需要錢,不需要錢的人是無法協商的,你知道的,

所以你要無條件的跟我說真實,

真實!”

舞臺劇式的大段臺詞,從池晟扮演的韓智勳檢察官口出說出來,恰到好處的浮誇和略輕佻的語氣,但威懾力十足。

最終,金議員被迫承認做了偽證。真兇伏法。

如果沒有讀過《金枝》這本書,這段臺詞的觸動力,可能不會很強。

編劇是在韓國有“我們時代的電視劇作家”美譽的金英賢,她也是《大長今》的編劇。深厚的文學底蘊,在她編寫的劇本中,顯露無遺。

我在寫作營裡問學員們, 有沒有讀過《金枝》。

有人說,覺得太艱深,就沒讀。

其實,《金枝》可真不是艱深的書,它就是一本輕鬆的讀物,的確是上下兩集的大部頭,對於普通讀者,並不需要從頭到尾去讀,適合的方式是放在枕邊,臨睡前隨意翻開,翻到哪裡就開始讀,當然,如果讀到驚悚的部分,不想在夜晚讀避免做惡夢,換成別的部分就可以。

書中關於中國的風俗也有很多篇幅,所以讀起來既有很熟悉親切的感覺,又因為深層的解讀而會長了學問。

被外部環境影響,很多人在閱讀方面相當功利,關乎人類源頭的文化,他們是不感興趣的,但如果我們願意多讀讀人文類書籍,明白自己從哪裡來、向何處去,對於找準自己在這個星球的座標,是非常有益的,這,恰恰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步驟,而在對自己有充分了解之後,也才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乃至生活方式。

4

《皇室家族》中還反覆提到了聖•埃克蘇佩裡寫的《人類的大地》,既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道具,也對人物的志趣、人性的掙扎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对于真正的学习者,既要知道“学什么”,也要知道“怎么学”

很多人熟知《小王子》,卻不知道《人類的大地》(又名《風沙星辰》)和《夜航》,而如果讀過這兩本書再讀《小王子》,可能理解會更深。

聖•埃克蘇佩裡不是普通的作家,他首先是名飛行員,這個視野讓他能夠“從宇宙的規格衡量人類”。我有時候乘飛機在夜空中航行時,會想到他和小王子,想到遙遠的家中,我的植物們,對我來說,它們是玫瑰一般的存在。

“大地所給予我們的一切,比這個世界上任何的書籍都更為淵博廣闊。因為它始終在挑戰著我們。人類在遭遇阻礙的那一刻,也恰恰是他發現瞭解自我的契機。”

如果我們的生命中,只有城市,沒有大地,只有《如何在三個月賺夠十萬》而沒有關於大地的這類好書,沒有脫離地面的視野,那是非常可悲的。

就像河森堡在知乎回答“博物館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這個提問時說:

“從更廣義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受過充分的自然科學和人文歷史的薰陶,這個人就會變得溫暖、遼闊、理性,當以後這個人再看到那些冷酷、狹隘、荒謬的東西時,甭管後者偽裝的多好,首先在審美上人就已經警惕起來了,因為這玩意看著彆扭,意識之下的直覺已經提前發現了問題。

所以我覺得,博物教育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防身術,認真修煉之後,不自覺地就會遠離那些腌臢醜惡的東西,你很難想象一個博物知識豐富的人會去吃穿山甲壯陽,或者花9999元在電視購物上買一把康熙御劍,這些事蠢都是其次,首先在審美上就不行。”

我們首先,要對自我完成人文教育,不管是通過書籍、博物館,還是旅行,只有打好了這個基礎,才能夠在大地上穩穩地立住。

這個立,就是“三十而立”的“立”。

立不住,則無以求“道”,更不要說擁有“道”。

這裡要說一句,人間大道,不是賺錢,更不是賺快錢。

5

有了“道”,還需要“術”和“器”。

術,是心法,是指引。

人如果弄不清方向,不知何者為對、何者適合,就有可能走很多彎路。

如果我們都像傳說中的彭祖一樣,享有800年壽命,那就慢慢摸索也沒關係。

但是時光苦短,如白駒過隙。

“唯見天寒日暖,來煎人壽。”

我當時看到這句詩,就感嘆這個“煎”字真是用得極好,太形象。

術的獲得,有兩種途徑:

自己總結

借鑑他人

因為個人經歷、精力都有限,所以,借鑑他人非常必要。

但明鏡要光可鑑人,才有作用,所以,要看有成果的人的總結,而且,這個成果,還要是真紮實幹,而非浪得虛名。

对于真正的学习者,既要知道“学什么”,也要知道“怎么学”

比如剽悍一隻貓,我是看著他在幾年間快速崛起,他的很多方法,我懂,但不做,或者做不到,比如一天100個俯臥撐,這事難死我。我從旁觀者的角度,把貓作為成功樣本去研究。

這本書,對很多人可以成為一盞燈。明白別人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對照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照亮自己的道路,特別是那些黑暗迷茫的路段。

書最適合的讀者群是大學生和剛畢業三年內的職場新人,還算是一張白紙,願意接受指引又願意去做,成長得會更快。

在職場五年以上的人,而且對剽悍一隻貓不熟悉的話,閱讀體驗可能不同。而這裡,也同樣涉及到“怎麼學習”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要先了解一個人、信服一個人,才會願意認真地以研究心態去探究他說些什麼,而且在知道他做到了的情況下,本人就是極好的樣例,所以會感覺特別有說服力。

不過同樣的,我對於瞭解後判定無益之物,當然也是毫不猶豫地摒棄,因為喜歡的都已經太多,時間緊張到來不及看完,又何必為了驗證一部劇是否值得看而花上16集、每集1小時的完整時間?(此處僅是以看劇舉例。)

要先有十年如一日的篩選、謹慎、警醒、專注,方可在最終達到學習加速度,一年頂十年。

对于真正的学习者,既要知道“学什么”,也要知道“怎么学”

方法是道理,沒有具體的招式,仍然練不了上層功夫。

比如《一年頂十年》裡“如何讓你更有價值”裡提到“要結交足夠多的牛人,且別人願意信任你”,怎麼結交?如何獲取別人的信任?

有些人就是到處求加微信,加了以後各種套近乎,發個幾塊錢的紅包向別人提問。

行動錯了,有正確的方法也沒轍。

半途而廢,正確的行動也沒轍。

所以,工具類書籍,也是不可缺少。

工具書是最好找的,想學什麼,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工具書,難點在哪裡?

一是,“器”若不在“道”和“術”的基礎之上,也容易走偏。比如,在身心靈學習方面持續行動,投入十幾萬參加學習,購買各種“法器”,會獲得天地能量、改變自己的命運嗎?這個事情超乎我的知識範圍,不好下結論,這點上,我向敝同鄉孔子學習,“子不語怪力亂神。”

二是,心不靜,心猿意馬,淺嘗即止。

知道不等於做到,做到不等於持續。

所以,需要一點保駕護航的東西,比如《持續行動:不再半途而廢》。

“你可以從零開始,先小心謹慎地持續行動10天,感受一下自己的變化。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再持續行動100天;如果感覺不適應,那就再持續一個10天,鞏固已有的成果。不要急,不要怕,迷途知返,也要繼續前行。 ”

這類書如何使用?

建一個行動檔案,每天記錄成果,類似於打卡,但不要只是簽到,而是記下具體的數據。

比如我用小米運動來管理自己的運動數據,不需要額外記錄,數據都在裡面,只要多天進行對照,就能一目瞭然。

6

假如不清楚存在的意義、學習的意義,是沒辦法學好習的。

你的存在,對人類,有何意義?

你的學習,對自己,有何意義?

功利性閱讀是客觀存在,但是是否可以不斷提升格局?

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在困境之中,真正給自己力量的,讓自己振作起精神的,讓心靈得到提升的,是那些充滿了人性光輝的經典之作。

“看似徒勞的事業又結出了累累的果實,失去的一切化作了一聲怒吼,要全人類振作精神與難以實現的一切作鬥爭。通過這次壯烈的抗爭,無數生命會從英雄的犧牲中奮起,向無限高度攀登的意志會從毀敗中誕生。因為,僥倖的成功和輕易的獲得雖能激發人的野心,卻不像這種與不可戰勝的、高於人類自身能量的抗爭所得到的失敗那樣,使人的心靈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