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彩雲之南,醉美文山!不止神草三七居深山,還有百味珍饈等你嘗!關注“文山百味”看文山民族風情,品文山百味珍饈

餅,在雲南,被稱作“粑粑”。

雖說地處西南邊陲的雲南,雲南人的飲食應該和其他南方地區一樣,以大米作為主食,但是雲南人對於粑粑的喜愛,絲毫亞於北方人。

到了雲南,你會驚訝於雲南的粑粑竟有如此豐富的做法,下面,就給你介紹幾種在雲南最受歡迎的粑粑。

看過之後,到雲南一定要嘗一嘗正宗的雲南特色粑粑。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一種:昆明摩登粑粑

這是昆明著名的小吃。

一種用麵粉、玉米或是糯米和豬油、芝麻、肉丁等製作而成的食品。

“摩登”一詞源於法語,意為時髦,昆明人把它當作漂亮的意思。

品種的創造者是原昆明綏靖路年輕漂亮、經營有方的姐妹倆,由他們製作的粑粑銷量極好,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小吃叫做摩登粑粑了。

摩登粑粑表皮酥脆,內裡柔軟易爵,口感甜而不膩,兼有奶油的鮮香。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官渡粑粑

官渡古鎮的著名粑粑,其實就是麥粑粑。

這麥粑粑用筋道的麵粉,特色的餅餡,一股腦兒攤近平底鍋,然後等待慢火烤炙後飄出誘人的香,便可大口食用。每次去官渡古鎮許多人都少不了要買上幾個,胡麻香滑,豆沙甘甜,豆米爽口,白糖花生酥甜。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洋芋粑粑

將洋芋洗乾淨,煮熟,剝皮,搗成泥狀,加入適量的麵粉製成的糊放在勺中,浸在油鍋裡炸至金黃,取出後即成一圓勺狀,邊上較薄,中間稍厚的粑粑,撒上椒鹽和辣椒麵,吃起來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

這就是昆明街頭巷尾,小吃攤上常見的洋芋粑粑。到了後來,洋芋已經不再是粑粑唯一的主角,豌豆,蝦米等都紛紛出場,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原汁原味的洋芋粑粑。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米漿粑粑

白白的米漿,倒入黑色圓形的模子裡,在噼啪的火床上翻烤,直到發糕激情昂揚的脹起來。

米漿粑粑外表金黃酥脆,裡面潔白軟糯,熱氣騰騰而又微酸甘甜.。

做米漿粑粑講究的是手藝:粑粑的酸度全看米漿碰到灼熱的生鐵後那瞬間的反應;粑粑的口感需要的是烤粑粑的火候、翻動模子的頻率以及烤餅人的耐心。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包穀(玉麥)粑粑

雲南把玉米叫包穀或玉麥,包穀粑粑也並不全是包穀做的,是大米,包穀,糯米磨成細粉之後蒸制而成的,吃起來一點也沒有玉米麵的那種隔嗓子的感覺,反而是香糯潤滑,咬一口恨不得把舌頭都咬掉。

昆明街邊的包穀粑粑都在熱騰騰的蒸鍋裡放著,等著你去挑選,挑好之後,賣粑粑的人會很體貼的給你包兩片包穀葉子,讓你想聞不到包穀香都難。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二種:楚雄蕎粑粑

蕎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蕎麥是雲南高寒地區出產的一種粗糧,又有苦蕎和甜蕎之分,做粑粑一般用甜蕎。

蕎麥清涼爽口,而且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是糖尿病人的上佳食物。

因為苦蕎粑粑味道略苦,所以在彝族地區,每當春暖花開生產蜂蜜的季節,把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人們從蜂蜜桶裡取出蜂蜜,用樹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苦中帶甜,那番滋味只有吃過的才能體會到。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三種:大理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面麥烤餅。

小麥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發麵相當講究,要加適量的鹼,揉透,再用精油分層,撒上蔥花,花椒,食鹽為鹹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紅糖包心為甜味。

做成圓形小餅後,一次6個,鹹鹼各半,整齊地擺在一個圓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餅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層香油,然後放入鍋中烘烤。

大約十分鐘後,一鍋黃燦燦,香噴噴,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鍋了。

喜洲粑粑不僅色美味香,而且廉價實惠,在喜洲吃喜洲粑粑,那是最美妙不過的事。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四種: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鶴慶酒,劍川木匠到處有。”這是滇西的一句民諺,道出了麗江粑粑的魅力所在。

麗江粑粑的主要原料為當地筋麥面、火腿等,色澤金黃,味分甜鹹兩種。吃起來酥脆可口,香味透心。據說,麗江粑粑是外地人學不去的“專利”,因為只能用麗江的水和麥面,才能作出那個味道。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火燒粑粑

這也是麗江的另一種別樣風味的粑粑,是麥面做出來的,它最大的特點不是用油炸,而是直接把生餅直接放入灶心,用灶裡面的灶火溫度燒出來的,烤熟的粑粑外殼香脆,餅心鬆軟,很有爵頭,而且面香味中混合著木柴的香氣,特別自然、純樸。

吃的時候配上一碗濃濃燙燙的麗江雞豆豆漿,相當爽。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五種:怒江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常年居住在雲南省貢山一帶的怒族獨特的傳統食品。

用來烙粑粑的不是鐵鍋之類的,而是塊黑色的石板。

這種石板質地與眾不同,火燒不壞,浸水不裂。人們從山中挖出石板,用刀削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放在三角上專門烙粑粑吃。烙時不用放油,粑粑也不會粘住石板,烙成的粑粑又松又香,獨具特色。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六種:迪慶水汽粑粑

水汽粑粑是迪慶特有的,看上去很一般,吃起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因為它是伴著酥油茶一起吃的,掰上一小塊水汽粑粑,沿著碗邊蘸著酥油茶花,讓粑粑浸滿香濃的茶再放進嘴裡,慢慢嚼上一嚼,暖暖的滋味和濃濃的奶香合著粑粑的麥香湧入胃中,神馬高原反應都是浮雲,這種吃法相當的補充能量。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七種:西雙版納潑水粑粑

每逢潑水佳節,傣族家家戶戶都要做潑水粑粑。

其實做法是選用上好的糯米水磨成吊漿粉,加入適量的紅糖,將吊漿粉與紅糖合成粉團狀,然後在芭蕉葉上抹上豬油,將粉團包好壓成長條即可上蒸籠。

蒸熟後的粑粑鬆軟而富有彈性。

這種粑粑可以保存一週,變硬可以油煎。有人稱它是傣家年糕。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八種:普洱三尖角粑粑

這是普洱景東,景谷,墨江一帶膾炙人口的食品,是民間待客的佳品。

其特點形狀如菱角,薄如蟬翼,口感柔和,糯而不粘。

做法是,選優質糯米和飯米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磨成吊漿,取少量的吊漿做成熟漿疙瘩後搓調入吊漿內始成可塑性筋面。

若吃鹹味的,就用火腿,鮮肉,韭菜等做成鹹餡。

要吃甜味的,就用白糖,花生,蜂蜜,核桃,芝麻,雞油做成甜餡。

然後用筋麵包裹,並用手指擠捏成三角狀,形如菱角,再用芭蕉葉做墊,放在蒸籠內蒸熟既可食用。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九種文山面蒿粑粑

文山廣南縣的面蒿粑粑最為著名,廣南以俊山綠水聞名,盛產糯米,香米,最有名的是八寶貢米,因此用廣南糯米做出來的面蒿粑粑,香軟可口,入口清香。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十種德寵甩手粑粑

甩手粑粑據說源自緬甸、泰國、印度等東南亞熱帶國家,以雞蛋液和成的麵糰,用手甩成片,包入餡料,煎制而成。

色澤金黃質地鬆脆,味道香甜,有香蕉味、蘋果味、菠蘿味、蔥香味。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十一種臨滄粑粑卷

粑粑卷是臨滄市鳳慶縣一種極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粑粑是用米粉做的,寬10cm,長20cm,厚0.7cm左右。

烤好“粑粑”,塗上“油粉”及佐料,最後用“鍋巴”捲起製成,風味獨特。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臨滄茴香粑粑

臨滄老鄉在和麵的時候,放入茴香一起,做出來的粑粑帶著茴香特有的香氣,這道美味一直是喜酸辣的臨滄人最愛的小吃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十三種昭通桐子葉粑粑

昭通的桐子粑粑也是深受昭通人青睞的粑粑,取新鮮老嫩適中的油桐葉包上,包的時候將桐葉尾部捲成一個漏斗狀,放入原料後將頭部蓋上,形狀一頭尖一頭平,最後放在蒸籠裡蒸,蒸熟後還會有種特殊的清香味,吃後軟糯香甜,口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第十四種文山蒸糕粑粑

文山蒸糕粑粑又名糕粽、壽糕,只有辦大事的時候才會做,文山菜場偶爾也有賣。但不方便快遞,不到文山一般吃不到。
蒸糕粑粑因其做法繁瑣費時,年輕人沒耐心學。
現在只有老一輩一小挫人會做,如果沒有人解決物流問題、工藝問題、經濟效應問題的話。估計50年後就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蒸糕粑粑了。

雲南14種特色粑粑,最後一種快失傳了,嘗過的真有福

我是文小七,這期的【文山百味】到此結束,如果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明天早上5點半,我依然在這裡準時與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