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對於融合教育,大家有怎樣的理解。什麼樣的教育形式能稱為融合教育?


是特殊需要的孩子終於坐進了普通班級?還是老師以對待普通孩子的教育方式來“一視同仁”地要求特殊需要孩子?恐怕兩者都不是。


博士級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D)林凡裕老師多年在美國高校任教,對於美國的融合教育有著自己獨立的觀察與體會,“融合”一詞核心是什麼?在於孩子的需要被看見,每個孩子被合適地對待。


我們近期將推出美國融合教育專題,系統地介紹美國融合教育的歷史、現狀以及課堂的方方面面。


通過林老師的觀察與講述,展示融合教育在美國成功與失敗的進程,同時給我們啟示,為建立我們自己特色的融合教育提供借鑑。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關於融合教育您有什麼見解,歡迎文末留言。


欲知前文請點擊→林凡裕:美國融合教育什麼樣?(一)


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01

兩個場景,相隔50年

1975年,美國殘疾兒童教育法通過。同年12月,早產兩個月的小提米也來到這個世間。儘管患有腦炎、癲癇、顱內出血、腦癱、腦性視損傷及嚴重的心智障礙等多重殘疾,但是他仍舊是爸媽手心上的寶貝。


五年後,小提米到了上學的年齡。新罕布什爾州的羅徹斯特學區收到申請,急忙召開會議,商議認為小提米的特殊身體情況使他“無法被教育“。既然無法因教育獲益,那麼美國殘疾兒童法就不適用於他,因而駁回小提米的入學申請。


小提米的家長不服,決意與學校對簿公堂。這場官司打得極端艱難。在地方法院敗訴之後,小提米的父母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們契而不捨地繼續上訴,官司纏訟多年。


最終在1989年迎來第一區巡回法庭的正式宣判,小提米既然符合法律規定的殘障人士,根據法律享有受特殊教育的權利。


任何一個特殊需要的孩子都不需要證明他能夠從特殊教育中受益,才能獲得這樣教育的機會。(Timothy W. v. Rochester, New Hampshire, School District 1989)


2020年的這天,跟完了前面一班五年級的學生學了一肚皮的圓周率,數學一向不太行的實習老師終於鬆了一口氣,跟著特教老師來到資源班。才坐定一會,就發現又來了幾位五年級學生,不會吧!該不會又是一堂五年級數學課!?


正當實習老師欲哭無淚的時候,特教資源班的老師拿出一個教具時鐘,長短針特別用了不同的顏色標註。老師開始跟大家講解怎麼看時間描述時間,當老師給予一個時間與一個時間段,怎麼知道最後的時間是什麼,附帶教學生們守時的觀念與實踐。實習老師有些懵了,這不是二年級的小朋友學的功課嗎?

明明知道五年級的孩子數學能力還在二年級,我們該怎麼辦呢?如果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在普通課堂中,我們該教五年級的幾何運用,擺明讓特殊孩子鴨子聽雷呢?還是該教二年級的時間概念,存心讓普通孩子無聊到欲哭無淚?融合的理念聽得很好,但是這可能嗎?


02

回溯美國教育史

初探艱難融合路


關於特殊需要的人群的記載在美國已是源遠流長,但特殊教育卻是另外一回事。試想在啟蒙時代之前,教育是一種家族掌握的財富,父傳子的不僅限於讀書識字,更包含所有相關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君主封建時期,不僅是身份上父死子繼,職業上也是代代相承。


家底豐厚的富裕人家還可以請得起私人家庭教師,延展下一代的技能,例如美國著名的聾盲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既沒有所謂公立教育之說,更遑論特殊教育。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開始出現公立義務教育運動,特殊教育也默默地在開疆拓土。不過這個時期的特殊教育仍是被排除在公立教育體制之外,主要都是由家長與慈善團體創建的特殊機構,與其說是提供教育,毋寧說是給予收容。


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19世紀的美國學校 圖源:ushistoryscene.com


這並不是說特殊需要的孩子見不得光,而是當彼時社會的普遍價值觀還不能包容尊重特殊需要的族群,霸凌、欺辱、歧視比比皆是,某種程度上分開隔離的特殊學校給這群孩子/成人提供了很大的保護。


1950年代中期,美國的種族隔離衝突愈演愈烈,這種毫無道理的對立也緊緊纏繞著本該是一片淨土的教育界。學區依種族而隔離,只要黑人學校和白人學校提供一樣的教育質量,就算是符合“隔離但公平”的原則。


1954年,當保守派勢力在大法官會議中佔絕對上風的年代,最終竟然判定這個原則違憲。保守派的華倫大法官陳詞——



即使具體的學校設備等都是相等的,但是僅僅基於種族不同,就把黑人的孩子從同年紀和資質的同儕團體裡面踢出來,放進種族隔離的學校,就會導致這些孩子對於他們在小區的地位上感到自己矮人一截,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心靈,這種傷害也許永遠也不能痊癒。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347 U.S. 483, 1954



儘管1954年的Brown案對於特殊教育本身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用無法選擇的膚色與種族來做教育上的分隔,那麼,同樣是人所無法決定的特殊需要又該如何解釋呢?


1975年,美國的特殊教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EHA 殘疾兒童教育法 (The Education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即後世所熟知的IDEA 身心障礙者教育法案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正式通過。自此之後,聯邦政府開始提供特殊教育補助,各州政府教育當局也需要依照聯邦規定,提供特殊需要的孩子適切的教育機會與質量。


法案通過了,特殊孩子有機會進入公立學校就讀了!但這絕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歷程。1980年代,殘疾兒童教育法公佈之後的十年,美國的普通教育還是沈溺在一種消極抵抗的情緒中。


有些特殊需要的孩子,儘管被納入了公立教育體系,還是被隨意地安置在一處不礙眼的犄角旮旯,眼不見為淨。更有甚者,會像是小提米一樣,直接就被駁斥為無法受教。


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融合在今天可能是指在同一個課堂學習,但是融合在當年恐怕連是否能在同一個學習環境中進出,都得打上一個問號。學校、老師們都像是得了一種無藥可救的“特殊兒童恐懼症”,深怕特殊孩子進了學校班級,會佔用老師的時間、會阻礙別的孩子學習。


03

與普通孩子

既在一起,又不在一起


從廣義的融合來看,我們希望特殊需要孩子有最多的機會能跟普通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不是要把特殊孩子藏到一個沒有人看到的角落,假裝這就是融合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是強迫所有的孩子都得在普通課堂就讀。


事實上,我們發現,即使對於普通孩子來說,普通課堂也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我有一位合作多年的同行,他既是中學的校長,更是該學區非主流教育(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的代言人。


非主流教育,顧名思義廣義指任何與主流體制不同的學校系統。例如一般的中學有固定的上下學時間,在非主流教育中可能會視學生的需要調整上學的時間,並且幫助學生補全學分,順利畢業。


非主流教育學校也會提供非常明確的行為規則,使用大量的功能分析與諮詢,幫助學生建立自我管理的機制。當我乍聞非主流教育的時候,第一個聯想是:這是特殊教育的一環嗎?這位校長回答:“也是,也不是。雖然特教學生在非主流教育體系中佔的比重很高,但不是每位特殊需要的學生都需要非主流教育,但同時也有很多普通學生因為無法適應正規中學的教育模式,更需要非主流教育中相對更有彈性的設置。“


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圖源:pexels

研究中發現,很多高中生逃學輟學的主要原因,不論是個人因素還是環境因素,都源於普通學校無法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模式。一體適用的教學常常會演變成沒有任何人適用的教學。


普通學校裡的資源班是一個分離於課堂之外的教學場所。針對不同孩子的特殊需要,可以進行一對一或是小組教學。其目標主要提供特教學生額外或是不同的學科教學、輔導、諮詢,甚至是幫助孩子完成回家作業。一般來說,資源班的教學素材與普通教育並沒有巨大的分歧,但內容的進展速度會放慢,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練習同一項觀念或技能,以求精熟。


資源班的老師針對的就是孩子的短板。這些孩子跟得上五年級的語文課,可是卻跟不上五年的數學課。所以數學課的時候,老師會針對他們之前落下的內容,做出合適的教學。相對於學科性強的幾何圓周率,在這堂資源課堂上,老師更強調實用數學,讓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常常使用到數學的概念。


儘管孩子們需要上“數學資源班“,但在他們長板的語文課上,卻能跟隨語文主課老師,完全不假任何陪讀老師的輔助!我們不是同情這些孩子,而是瞭解並且響應他們的特殊需要。


融合,不融怎麼合?溝通,填平溝壑才能通

圖源:pexels

這天我隨意地跟一位農莊主人聊起天來,他提起他最要好的一個朋友,就有高功能自閉症。正因為這份關係,他也愛屋及烏地開放他的農莊給附近學校的特殊需要孩子,或是遊玩、或是平撫情緒、又或是隻是一處開放的空間可以一個人待著不受打擾。


他特別提了又提他的好朋友,說她又聰明又真誠,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我順著話說下去,“可不是,他們都是非常特別的人,可以讓你全心信賴!”他大笑,“只有在她開車的時候例外!”這位朋友開車可絕了,橫衝直撞,完全沒有在管路上其他的人其他的車,當朋友抱怨為什麼她拿不到駕照,這位農莊主人樂了,“你這樣亂來,誰敢讓你開車啊!”


我忍不住笑起來!在眼前這個陽光大男孩的眼裡,這位有自閉症的小姑娘是他的朋友。僅僅只是他的朋友,有長處有短處,不帶任何歧視、偏見或是同情!在他爽朗的笑聲中,我聽到融合的美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