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瞭解一下,西安出土隋代白瓷

白瓷又稱白釉瓷,是在白色瓷胎(或化妝土)上塗一種含氧化鐵極低的透明釉,在1000℃的高溫下一次燒製而成。至今為止,白瓷的燒製歷史已有2000多年,而傳統的釉下青花、釉裡紅及各種釉上彩繪瓷器就是在優良白瓷的基礎上產生的。

  白瓷的起源,應該上溯至商代的白陶,山東城子崖龍山文化和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其主要成分與高嶺土非常接近,可以說是原始的白瓷,而發展時期一般認為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1972年,在河南安陽地區發掘的北齊武平元年(570年)範粹墓,該墓出土瓷器13件,其中白瓷9件,器形有碗、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這些白瓷胎質較白、堅硬,有的有冰裂紋,釉色潤澤透明,火候一般較好。早期發現的白瓷有明顯的特徵:釉層薄而滋潤,玻璃質感較強,釉色偏青或偏黃,明顯介於青瓷和成熟的白瓷之間。釉色普遍白中泛黃,有的在釉厚處泛青色。胎料經加工淘洗,比較細膩,呈灰白色。白瓷的胎體摻有雜質,大多不施化妝土。關於早期白瓷始燒窯口,目前大多數學者尚定於河南安陽相州窯或河南鞏縣窯。

  延至隋代,白瓷燒造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生產數量增多,形成了河南以安陽為中心的關東地區,陝西以西安為中心的關西地區以及山東以濟南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這一時期白瓷的釉色尚不夠穩定,但質量相對有很大的提高,釉面多有細密的開片紋。這種釉面的開片是起裝飾作用的釉裂,主要利用配方和燒造工藝在瓷器冷卻時,胎與釉收縮係數不一而造成的缺陷,從而人們感受到一種天然的紋理美。隋代白瓷絕大部分已經開始在胎體表面施一層化妝土,化妝土的使用是為了提高釉子的潔白程度。而白瓷的釉色,主要取決於釉中呈色劑,也就是鐵含量的多少,含鐵越多,釉色愈深,由青到褐到黑,相反,亦之。若鐵的含量少到一定標準以下,釉色會淺到無色或白色。白瓷的燒造,說明北方地區燒造瓷器化學技術上的進步,在配釉過程中對金屬呈色劑認識的提高。

  本世紀初,陝西西安地區相繼發掘出土了數十件隋代的白瓷,這些白瓷胎質細膩,釉色純淨、均勻,胎體分佈著細小的冰裂紋開片,在器物底部流有水綠色的積釉,內、外器底沒有支燒痕跡。在數多出土白瓷器中,尤其以隋開皇十年(590年)元威夫婦合葬墓、大業元年(605年)李裕墓、大業四年(609年)蘇統師墓出土的白瓷器,堪稱西安地區出土隋代白瓷工藝中的代表作。

  一.墓主人簡介

  1.元威夫婦墓

  隋使特節儀同三司、潞縣公元使君元威及夫人於宜容合葬墓①,距離咸陽市渭城區底張鎮布里村北500米,北距西蔣村約700米處。墓葬為長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單室土洞墓。由墓道、3個過洞、3個天井、甬道和墓室構成。墓葬共出土59件隨葬器物:陶俑28件、瓷器7件、銅鏡、銅幣等,其中白瓷6件:白瓷碗2件、白瓷杯3件、白瓷缽1件。

  元威(538-590年),字智威,代郡桑乾人,今河北蔚縣人氏。歷經西魏、北周、隋三朝,官至晉爵潞縣開國伯(正三品階)。元威其祖突六拔,西鮮卑族一支。跟隨北魏孝武帝元修入關,戰功顯赫,被賜姓“元”。元威系北魏皇族後裔,少而敏惠,清才俊雅。十八歲擢舉為北周第一權臣晉蕩公宇文護參軍事,宇文護死後跟隨其親信陰羅雲,三至塞外北征突厥,參與周武帝伐齊。後又跟隨隋文帝楊堅滅陳。開皇十年(590年),終於壽州(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十一年葬與小陵原(少陵原),今西安市長安杜陵。夫人於宜容(544-601年),恆州善威人,今山西右玉縣。其父於乂。於氏系北魏代北虜姓,本姓忽忸於氏,拓跋部落聯盟的一支,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漢化的世家大族。年十七,嫡於元威。仁壽元年(601年)夫人薨。大業元年與夫人於氏合葬於咸陽洪瀆川。

  2.李裕墓②

  位於隋都城大興城遺址約7公里處,大興城的西南郊,今西安市南郊長安區郭杜鎮。墓葬系長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單室土洞墓,由墓道、2個天井、2個過洞、甬道、2小壁龕、墓室組成。墓葬共出土隨葬器物101件,其中陶俑71件,陶模型明器17件,銅器2件,白瓷器11件,其中白瓷主要器物有碗3件、壁雍硯1件、杯4件、四系雞首壺、碟、貼花盤各1件。

  李裕(542-604年),字石生,隴西狄道人,今甘肅臨洮人氏。祖父李弼,北周八柱國之一,先後追隨北周名將朱天光、賀拔嶽、候莫陳悅,屢立戰功。後來跟從宇文泰,成為其肱股,北周官至太傅、柱國大將軍、趙武公。裕父李曜,因其父李弼功高,被蔭封為邢國公。李曜次子李裕,出身名門大族。開皇元年(581年)升為京兆尹,後晉身大將軍、遷內史監、吏部尚書,開皇三年(583年)晉爵狄氏縣公(正二品階)。李裕政治經歷簡單,無大作為,“志輕軒冕,心狎林泉”。大業元年(605年)葬於長安縣高陽原。

  3.蘇統師墓③

  位於西安市南郊長安區韋街辦韓家灣村。墓葬為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葬出土隨葬品15件,有陶器、瓷器、銅鏡等,其中白瓷器5件。這5件白瓷內、外底未見支燒痕跡,用匣缽個體單裝燒製。

  蘇統師死後“權瘞”,這是一種暫且埋葬某處,等候歸葬祖塋,由於墓誌記述簡單,所以身份不詳。我們根據墓葬的形制和隨葬品推測蘇統師官階介於三品以下,七品以上。

 二.出土的白瓷賞析

白瓷瞭解一下,西安出土隋代白瓷

 


白瓷碗(圖1)高7.8、口徑9.6、足徑3.8釐米。白胎,敞口,斜直腹,餅足。足底有一圈斜剎面刮稜。內、外壁施滿釉,釉面有細小冰裂紋開片,碗底有碧色玻璃質積釉。

  白瓷杯(圖2)高6.6、口徑8.5、足徑3.4釐米。黃白胎,敞口,斜直腹,餅足,足底有一圈斜剎面刮稜,內、外壁施滿釉,釉面有細小開片。

  白瓷缽(圖3)高3.8、口徑11.8釐米。黃白胎,口微殘,敞口,淺弧腹,圜足。內、外壁施滿釉,底無釉,釉面有細小開片。

  白瓷碗(圖4)高9.3、口徑11.8、足徑5.1釐米。敞口,斜直腹較深,假圈足。內滿釉,外施釉不及足。器底內部有碧色的積釉現象,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

  壁雍硯(圖5)通高2.6、面徑5.1、底徑5.8釐米。平面呈圓形,向內凹陷,有11個獸足帶託。硯池潔淨無墨跡,其胎體潔白細膩,釉質均勻透明,釉色溫潤可愛,真正達到了“類雪”的標準。

  白瓷杯(圖6)高7.2、口徑8.1、足徑3.4釐米。敞口,斜直腹較深,假圈足。內滿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近足處有淡碧色積釉。

白瓷瞭解一下,西安出土隋代白瓷

 四系雞首壺(圖7、8)通高23.4、口徑5.9、腹徑11.4、底徑6.3釐米盤口稍向前傾斜,細頸,圓肩,斜直腹,平底稍侈。肩部有一週凸弦紋,粘貼雙泥條四系,對應位置安緘口的雞頭流和雙泥條螭首的柄。雞首昂起,尖喙、高冠,貼塑雙眼,雞首根部有小泥餅貼塑裝飾;柄頂端螭首殘,可見雙角根部彎曲向上,柄根部有小泥餅貼塑裝飾。外表施釉不及底。

  碟(圖9)高2.4、口徑15.3釐米。敞口,淺弧腹,圜底漸平,內外滿釉,底不施釉。釉面滿布開片。

白瓷瞭解一下,西安出土隋代白瓷

貼花盤(圖10、11) 高4.3、口徑11.8、足徑4.6釐米,貼塑蓮花直徑3釐米。侈口,弧腹,平底,圈足。內底中央貼塑一朵覆蓮,內外滿釉,足不施釉。釉面滿布細小的開片。

  深腹白瓷杯(圖12)高6.9、口徑8.3、壁厚0.1、口沿最薄處僅為0.08,足徑3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西北側。敞口,斜直腹,假圈足,口沿處有一小缺口,下有一段裂紋。內外均為滿釉,釉面細膩且有光澤,為透影白瓷器。

  四系罐(圖13)通高9.2、口徑4.1、腹徑8.6、底徑4.3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西北側。直口,短頸,圓肩,肩部等距離粘貼有4個雙泥條製成的系,其中一個已殘,罐腹部賞析各有一圈凸弦紋,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釉色微泛綠。

  白瓷盂(圖14)高3.2、口徑2.55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頭部東北側。斂口,弧腹,平底,內外滿釉,釉色有開片,腹部有3處貼塑脫落後的痕跡。

  壁雍硯(圖15)通高5.8、面徑7.6、底徑13.6釐米。出土於棺內墓主人腳下東南側。平面呈圓形,16足託。

  長頸瓶(圖16)高14.3、口徑5.2、腹徑8.4、足徑4,4釐米。出於棺床上。平口方唇,細長頸,弧腹,最寬處偏上部,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部分出現釉色脫落。

  三.汁水瑩厚的隋代白瓷

  隨著瓷器工業的迅猛發展,隋代白瓷燒造質量已有顯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較白,胎體比較細密堅緻,黑點較少;釉色白中微泛灰蘭,不再明顯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尤其白色護胎釉(化妝土)的使用,相對於北朝白瓷有了質的飛躍。白色護胎釉是一種含鐵極少,抑或基本不含鐵的瓷土,作為保護胎體的胎釉,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者凹凸不平,同時掩蓋了胎料中的雜色或者黑點。這項新工藝的使用,在個別墓葬出土的白瓷器,釉色已接近純色。“汁水瑩厚如堆臘,光瑩閃閃如美玉”,無疑是隋代白瓷真實的寫照。

  近年來隨著我們考古工作的深入,先後在河南安陽發現相州窯、河北邢臺窯、河北邢窯及河南滎陽窯。尤其以河北邢窯出土的精細白瓷為最,胎質細膩潔白,造型規整,器底除外圈底無釉外,內底心也施釉,瓷釉呈半透明性。這種半透明度是因為瓷胎中鉀含量特別高,鐵鈦含量特別低,其次釉的鐵鈦也很低,在高溫下瓷胎完全燒結,燒成後無色透明。半透明性是現代細白瓷所具備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古代瓷器在明清之前大多缺乏半透明性,隋代能夠燒製半透明白瓷極為個別,產量很低,有關技術到唐代就已失傳。邢窯在工藝技術上的成就被推崇為中國早期白瓷的代表,唐代時邢窯的白瓷已遠銷海外,在海上絲綢之路,發現大量邢窯的白瓷瓷片,上海博物館至今還收藏著泰國出土的唐邢窯白瓷。九世紀中、晚期,邢窯白瓷的地位已與越窯青瓷並重。在中國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的兩大體系。

  隋代白瓷器物類型相較於北朝也由單一的碗、罐、瓶發展到人物俑、鎮墓獸、高足杯、盅、壁雍硯、雙系螭把雞首壺、螭首雙把雙身壺、罐、雙耳扁瓶、瓶、碗、四系罐、盂數十種器形,而且相較於北朝在器物類型上有以下幾個特點:1.隋代瓷器罐,器形較為秀氣,一般為短頸,直口,腹部圓鼓。腹的中部有一圈粗壯的凸稜,使腹部明顯分為兩部分(這是由於成形先分段拉胚,再粘接,有接痕)。2.瓷瓶、尊、壺、唾盂等器物的口部多作盤狀或淺杯狀,口微侈,頸部較長,肩部比較斜,而南北朝同類器形口較直,杯口較深,口沿較尖。3.隋代出現了螭首雙身壺。4.雞首壺較北朝修長,上腹較圓鼓,下腹瘦長,雞頭雄健,雞頸粗肥。5.器物底部為小平底,底下安一圓餅狀實足,足的邊稜用刀削去一週(刮稜,這是隋代白瓷獨有的特點),部分器物出現淺圈足。

  隋代白瓷不僅在器形上有明顯的變化,且開皇、仁壽及大業不同時期,白瓷的釉色和胎體特點相異:開皇初年釉色不純正,泛青或泛黃,胎體施化妝土,開皇十年至仁壽年間,白瓷釉色乳白色或純白色,施化妝土或個別不施;大業元年以後白瓷釉色色調純正,開始出現透光現象,如大業四年蘇統師墓出土的深腹白瓷杯,杯壁最薄處僅1毫米,是迄今為止僅見的完整透影白瓷器。隋代出土的白瓷,均隨葬於大型墓葬中,墓主人身份多為驃騎將軍、儀同三司、開國公等當時社會上層高官貴胄,而其他一些小型隋墓,普遍出土青瓷,

  唐代是中國白瓷工藝燒造成熟、真正普及創新的一個時代。唐代詩人皮日休《茶甌》詩云:“邢客與越人,皆能燒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邢客”、“越人”皆是燒瓷高手,釉色滋潤光亮,胎質潔白無瑕。工藝嫻熟,或刻或剔,或印或貼或繪,內容多彩,富於變化。高層貴族需要瓷器充實自己的生活,瓷器質量得到了提高和全面普及,日常用品中的很多材料的器物被瓷器所取代。這種膨脹的需求,出現了百花齊放,各地窯口互相競爭的局面。“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