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人的天性,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是平等對待的態度

“仁”是人的天性,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是平等對待的態度

圖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仁慈的表現



人們通過食物鏈和事務鏈的串接來滿足各自生活所需,每個人都是鏈條上獨一無二的環節,即有追求自己欲求的一面,也有服務他人、滿足他人需求的一面,這種客觀現實,決定人類在生存過程的彼此依賴,若能有所有人的彼此扶持,就是對人類整體生存環境的提升,故而,“仁慈”正是對人類繁衍生存、社會良性發展起到最為重要的天性。

“仁慈”是人的天性、是自我德性的散發,是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是一種平等對待的態度,人類能將“仁慈”遍及其他物種生靈,就可以減少很多的殺戮行為,這就是成全仁慈的博愛行為。每個人天生具備仁慈本性,更經由教育過程和文化薰陶,就會少有如同禽獸一般的行為!再怎麼殘暴不仁之人,總會有出少許慈悲德性,只是沒有彰顯出來而已,隱藏在內心深處,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處,說一些人殘忍毫無一點慈悲心嗎?但是,在這些人遇到悲傷之時,也會哭的一塌糊塗,為何會這樣?就是因為人的天性中就具備著仁慈本性,只是看每個人是否彰顯而已。古語“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見他人受難即心生不忍,這就是仁慈天性的外在表現,再將惻隱之心昇華為“仁慈德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所指的人性本質。

一切良好行為皆是以“惻隱之心”為基礎,符合於“仁慈德性”,“仁慈德性”與“惻隱之心”,只是對人性不同表現的稱謂,是人類天性中原本具足的特性,不同人的區別僅是在對待他人或其他物種時,是否會用“惻隱之心”及“仁慈德性”行事,如果所有人都能施行仁慈德性,那世間就會減少很多的不良行為。“仁慈表率”是人們最能夠感受與接受的行為,人類世界本應是如此,以仁慈作為行事準則,將會利益子孫後代及萬物眾生有諸多福祉的延續,也是博愛行為的根本,可以讓地球上的所有人、所有生靈有更大的受益。

“道德”、“仁慈”和“博愛”等觀念和行為的串聯施行,是遵循綱常倫理規範的體現,每個人能彰顯天性中的“仁慈本質”,是讓彼此能有相互提升的基礎,每個人都有仁慈的一面,人之仁人,就是以“仁”為行為準則,將“仁之德性”由人來發揚,而產生“仁之行為”。

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相互成全的關係,遇到的事情都需要雙方溝通、相互輔助,來促成事情順利進行。每個人天生具備仁慈之心,只是部分人受環境影響而埋沒了自己的天理良知,也就是常說的“良心被狗吃了”,對這種缺少仁慈心的人,在生存過程中,已經是埋下了太多太多不良的種子,真是無可奈何。

仁慈之心是人類良善行為的基礎,只有彰顯了“仁心”,才會具備“德性”,才能有“道理”的施行,此就是常說的“公義”,“仁心、德性、道理、公義”加起來就是“仁德道義”。人生都是因為自己的作為而形成未來的不同結果,如此,就要看個人是否能發揚“仁德道義”來作自己的行事準則了!

“仁德道義”是每個人生來具備的,仁德是人的基本作為,道義是人的情感相挺,人生如果能有仁德道義的知心朋友,正是因為自己有良好表現,才能讓他人甘願為自己兩肋插刀,一生中能交到這種朋友,是難得的知心良友,是值得恭喜的事情,好好努力吧!


二、“仁慈德性”在食物鏈和事務鏈中展現



為何“仁慈德性”是同食物鏈和事務鏈結合呢?是因為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歸納為食物供給或謀生職業這兩者,可否結合食物供給和職務謀生的過程,來展現每個人的惻隱之心、施行仁慈德性,來使萬物眾生都能受益呢?這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施行。或者人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不論任何物種均可以殘殺享用,您認為這樣好嗎?這正是沒有彰顯惻隱之心,形成一種弱肉強食的殺戮行為,又如何能顯現仁慈德性呢?

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中萬物是指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物種,只不過其中人類有道德、有思想,可以通過教育過程,來防止“天地不仁”的作用於人類自身而已。但是人類經常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隨意殺戮其他動物時,這些被殺戮的動物在臨死之時,就會在驚恐中,由腎上腺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滯留在體內,人類將其食入之後,這些毒素很難經由人體的肝腎功能排出,長期沉澱累積在食用者體內,就會產生很多難用現代醫學方法探查原因的不良病症,當代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癌症腫瘤。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皆具備“仁”之本質,表現為由人來發揚仁慈德性,減少對他人或其它種的傷害,減少人為的大規模殺戮,提升世界整體的德性,更能與其他物種和諧共存,讓世間萬物的生存生長順其自然,這符合世界環保的趨勢,符合當代人類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減少肉食也能降低當今高發病症的形成,尤其是對野生動物的食用行為!


三、“仁慈”和“暴戾”



人的行為可分“仁慈”或“暴戾”,若以“暴戾”行事,長此以往就會引發天性中的不良秉性,自己習慣成自然後,就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思維模式,這些不良意識就深植在自己思維最深處,不斷影響以後處事時的判斷,當事人很難察覺其中的不妥之處,其行為會增加解決問題時的困難,對事情處理難有和順,自己也是得不償失。反之,以“仁慈”作為行事準則,就少有上述問題,正是要通過教育的過程,扭轉“暴戾”觀念,提倡遵循社會行為規範,彰顯人的“仁慈德性”。

您能明白“仁慈德性”的重要嗎?人在順境時,仁慈德性不一定會彰顯出來,會因為物質享受太優厚了,而容易生出暴戾的殺戮行為,為了滿足自己口腹之慾而有很多的不良行為,更有位高權重的人,輕率做出的決定,傷害眾人而不自知!沒有人可以永居高位或永處下流,人生一世總是在起起伏伏、得勢失勢、上臺下臺中渡過,在這種人生實相過程中,要珍惜當下有利的時機,能助人時常助人,分別“仁慈”或“暴戾”正是在自己的行為當中。在人生中,應當記取前人深刻的教訓,明白“仁慈”或“暴戾”對個人的重要影響,正是區別每個人未來福禍的根源!人多是因為貪圖口腹之慾或酒色名利,而有殺戮和見利忘義的不良行為,埋沒了自己的清純本性,也影響了未來的前途。

每個人都應時常反省自我的思想言行,彰顯仁慈德性的發揮,在處理事務的過程中,讓雙方都得到滿意的結果,有相互的成全與圓滿,不要僅是自認為自己是在施行“仁德”,如果對方沒有感受,也只是“自以為”的仁慈,如果堅持已見、難以轉變,反而會弄巧成拙,“仁慈”是不能僅是自己來認定的!每個人不論貧富貴賤,皆是人類一員,若是因為見利忘義而產生諸多暴戾行為,此種不良行為會隨順著自己慾望的膨脹,很快破壞自己的人脈圈子,積累很多的不良後果,未來更會親自品嚐自種的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