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有座葫蘆島,這裡的故事有著國際影響,也曾左右民族歷史

國內以島命名的城市有山東的青島、河北的秦皇島,還有遼寧的葫蘆島。

葫蘆島的名聲相比其他的島似乎有點沉悶,但這塊地方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歷史,同樣相當深厚。

葫蘆島市,曾用名錦西市,1994年更為現名。名字雖然比較新,但其歷史卻可追溯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是“紅山文化”的延伸區域。

葫蘆島位於遼寧西南,西自山海關,東抵錦州灣,囊括了整個遼西走廊。

葫蘆島名始見於《金遼志》,原指龍港區由西北至東南伸向海中的長約六七里的小半島,形若漂浮在海邊的葫蘆。

遼寧有座葫蘆島,這裡的故事有著國際影響,也曾左右民族歷史

據史料載,戰國時此地屬遼東五郡,開啟了中原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漢民族與遼東以遊牧文化為主的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等民族文化交融。

自那時起,秦皇、漢武、魏主曹操,都曾來此登臨、駐蹕,這裡有馳名中外的九龍口水上長城,有秦始皇東巡時所住的碣石宮,有漢武帝東征時建造的漢武臺。

葫蘆島龍港區那個葫蘆形的小半島,攬著個我國北方罕見的天然不凍港,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隘。

1918年孫中山先生親自擬定《建國方略》,將其列為北方築港工程之首。

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後,以葫蘆島築港工程為抓手,振興東北全局,當時此地被譽為“中國復興的曙光”。

葫蘆島的國際影響,是抗戰勝利後在這裡遣送100多萬日本僑民、戰俘行動,不少日本人把葫蘆島看作他們生命的原點。

遼寧有座葫蘆島,這裡的故事有著國際影響,也曾左右民族歷史

根據《波茨坦公告》關於日軍“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其返鄉,得以和平從事生產生活之機會”的規定,自1946年5月7日至12月25日的232天裡,羈留在東北各地的日僑俘共105萬餘,自葫蘆島被遣返回國。

如此巨大規模,當時在世界尚無先例。特別是當時自己還缺衣少食、遍體鱗傷的東北及葫蘆島人民,每天接納潮水般湧來的日本戰俘與僑民,送他們踏上歸國之路。

對照日軍“三光”的野蠻行徑,這該是何等的大義大節、寬厚仁慈。

2006年6月,葫蘆島市政府修建了白色花崗岩的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日本僑俘遣返之地”一行藍色大字,並分別標示了遣返人數與日期:1051047人和1946—1948年。

碑的右側,有一幅當年日男女僑俘和孩子登船離港時,在船尾回望葫蘆島港的浮雕。

碑上是中、日兩種文字刻下的碑文,記述著遣返日僑俘的經過。

附近還有一片櫻花林,是2013年5月“日本國際善鄰協會”與葫蘆島政府共同建起的“中日友好林”。

據不完全統計,自“九一八事變”至日本投降止,日本在我國東北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中,共移民160餘萬,導致不少中國農民被迫背井離鄉。

有一首曲叫《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是失去家園的悲愴心聲。

時光流轉,當這些僑民和戰俘戰敗投降後,他們失去軍隊庇護,開始如驚弓之鳥,紛紛逃亡回國,不少兒童、老人在逃亡中死於飢寒與瘟疫,也有的家庭在逃亡中親人失散。

遼寧有座葫蘆島,這裡的故事有著國際影響,也曾左右民族歷史

有一部電視劇《小姨多鶴》就是這個時期的故事,後來有很多日本人來葫蘆島,想在這裡找到當年失散的親人。

葫蘆島,是日本人的悲情之地,也是日本百萬鄉民的“再生之地”,多行不義必自斃,自己釀下的苦酒終會品嚐到它的滋味。

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我們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敵人,沒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以援手,這是民族的仁慈和德行。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葫蘆島海風輕拂,歷史在這裡為中國人的寬容和善良留下了一座人道主義的豐碑。

遼寧有座葫蘆島,這裡的故事有著國際影響,也曾左右民族歷史

一個人不能沒有回憶,一座城市更不能沒有歷史。葫蘆島是遼寧最年輕的城市,但這裡卻有著保存最好的古城和很多古塔古蹟。

這裡的興城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興城的天然海灘是拍攝日出的好地方。在這裡能體會大海的廣闊,風光旖旎。

袁崇煥抗擊清兵的“寧遠大捷”就發生在興城。

古城有祖氏石坊,研究明亡清興歷史,祖大壽絕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位名震一時的沙場老將是興城人,家族龐大,可稱遼西望族之首,世代為武將。

明景泰年間至崇禎末年的一百九十多年中,祖氏家族曾連任寧遠衛指揮僉事。一個武將家族八代世襲並鎮守同一座城市,在歷史上極其少見。

所以,才有了石坊上雕刻的“四世元戎少傅”的顯赫頭銜。史書上所稱“關東鐵騎”的四支隊伍,祖大壽那支也是首屈一指。

祖大壽取得很多勝利,但最後他投降了。崇禎四年(1631 年)10 月,祖大壽在糧草援軍皆無的情況下,在要求皇太極對天宣誓,不殺將吏兵民之後,他開城投降。

說起祖大壽,還要提一下他的外甥,也是個名人,叫吳三桂。兩個人同樣都投降了,但祖大壽與外甥鬧的風生水起不一樣,他一直活到順治十三年(1656 年)病逝,投降十五年間沒有為清廷做任何事。

假想一下,如果戰鬥力極強的祖大壽和他兵強馬壯的外甥聯合起來,學習李向陽,堅決不投降,那滿清的歷史很可能會是另一番模樣。

這就是葫蘆島的故事,講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感想,風輕雲淡,去葫蘆島打魚,興城逛逛古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