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提起歷史上有名的校長,我們就會想起北大的蔡元培,但其實還有一位大學校長憑藉一己之力用了十三年把一個二流大學變成了名校,他的名字叫做竺可楨,那所學校就是被稱為“東方劍橋”的浙江大學。

現在我們眼中的浙大是“211”和“985”,是C9聯盟的成員,但1936年以前,它只是一所平凡的地方大學,設施破敗,人員稀少,甚至面臨著倒閉的風險。直到政府派竺可楨來當校長。

一、究極學霸,事業有成

竺可楨可不是一個平凡人,他從小就有著十分優秀的成績,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不僅如此,他還有著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甚至為了學生的利益和學校發生爭執,最後被學校取消了學籍,但竺可楨卻憑藉著優秀的資質又考上了復旦公學。

但學霸就是一種奇怪的生物,他

嫌學校不給力,他學不到新東西為由,又考入了唐山路礦學堂,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在這個學校他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但有一件事讓他很不滿意,那就是英文授課的老師的授課姿態讓他很不舒服。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因為他們為了方便都給每個中國學生用編號記名,他對此很不滿,覺得這有辱中國人的尊嚴,於是他把這種恥辱記在心裡,發誓要做出成績給洋人們看,而他也很爭氣,最終取得了赴美留學的資格,這一去就是8年,而學成歸來後,他已經是哈佛大學的博士,一心研究氣象學,並且成為了中研院氣象研究所所長。

二、幾經推辭,無奈上任

而就在這時,已經46歲的他收到了蔣先生的邀請,讓他出任浙江大學的校長,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件事,因為他不想與官僚打交道,而且官方給他的任期只有半年,他認為半年也做不出什麼成績。

最終他在眾人的勸說下還是答應了這件事,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請求,第一,必須要有金錢接濟,用人造物都要花大價錢,第二,對用人方面,政黨不能干涉他,第三,他只任期半年。蔣先生最終答應了他的這些要求。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三、費盡心血,終成氣候

竺可楨到任後面對浙大簡陋的設施和稀少的人員十分驚奇,它的圖書館藏書僅有清華的六分之一,而許多院系甚至都沒有講師。見此狀況,竺可楨火速開始了對浙大的改造,買書,請人,蓋教學樓。

他甚至把上海交大的物理系的胡剛復“借”來了,胡剛復和他一起留過學,對於他的本事,竺可楨十分清楚,硬是

“無賴”地把他挖過來留任了十三年,而浙大的物理系也在他的帶領下欣欣向榮。除此之外他還在學生身上下功夫,現在浙大校園中石頭上刻的那兩個問題——到浙大來做什麼和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就是他對學生髮出的靈魂拷問。而他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求學,訓練正確地訓練自己的思想,人生目的應該是服務,而不是享受。他以“求是”作為校訓,主張提出培養“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專門人。

但是偉大的事業路途註定不是那麼平坦,他出任校長不久戰爭就開始了,為了安全,他開始帶領師生西遷。在途中,他為了全校師生的吃穿住行四處張羅,甚至無法顧及家人,兒子和妻子都先後病逝,而他甚至都沒來得及看他們一眼。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他帶領著全校師生經過兩年半的遷移,途徑多個省市,最終把他們送到了安全的根據地貴州省遵義和湘潭。而在這裡,浙大開始了它飛速發展的歷程,許多知名學者的加入諸如蘇步青,涂長望,貝時璋等人壯大了浙大教師團體,也提高了它的教學質量。

在這裡的七年,浙大的學風越來越正,浙大的師生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果,談家楨在遺傳學上的成就引發世界轟動,蘇步青在微分幾何方面的突破獲得“東方第一幾何學家”的稱號。

在這7年中,浙大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數量超過當時所有的中國大學,出現了一批影響巨大的世界精英,為中國的科學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44年,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來到中國訪問時被浙大的學術氛圍折服,稱浙大是東方的劍橋。

後來,抗戰勝利後,浙江大學在1946年重新遷回杭州,這時候的浙大已經煥然一新,再也不是過去那個破敗不堪,不入流的學校了

,它成為擁有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的綜合性大學,從籍籍無名的二流大學變成了中國四大名校之一。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四、一十三載,鞠躬盡瘁

而做到這些花了竺可楨十三年的時間,十三年間,他為這個學校做出了無數犧牲,對於學校裡的學生,他不僅抓他們的學習,還帶頭保護他們。在那個政治紛亂的年代,學生運動時有發生,他

不贊成學生上街遊行。;

但當他們真得上街表達自己的抗議時,他則走在學生的前面來保護學生,如果有政府想讓他開除學籍的學生,他則拒不受命,因為他是真的愛護青年。曾有一個浙大的黨員於子三被秘密殺害,而國民政府卻說他是自殺,竺可楨聽說後便在報紙上公開了這個案子的疑點,公開為他討公道,而他親自發聲也引起了眾人的熱議。

“浙大保姆”竺可楨:妻與子死了來不及看,為把破學校變成東方劍橋

蔣先生知道這件事後要求他更改聲明,他們既是老鄉,當初蔣先生又提攜他為校長,按理說他應該賣他個人情,但竺可楨堅定自己的做法,一定要報道事實。如此盡心盡力地愛護青年的竺可楨也獲得了浙大學子的愛戴,在他60歲生日時,學生們自發為他舉行晚會,雖然他沒有到場,但參加的人數之多讓人矚目,他被學生親切地稱為“浙大保姆”。

1974年,竺可楨因病去世。他的一生是閃亮的一生,自己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繼而又擔當起教育事業的開路人,為中國教育界做出了特有的貢獻,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中國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