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太子殿下离宫多年,重新露面锋芒毕现,一人之力怒怼群臣

小说:太子殿下离宫多年,重新露面锋芒毕现,一人之力怒怼群臣

面对异族的侵略和反叛,汉族政权从来都是和他们打一仗,然后把人放回去,告诫他们: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打仗这回事不符合圣人的教训,以后不要再调皮了哦。有的时候还会对这些人有所赏赐,简直不可理喻。更夸张的是,久而久之,这竟然成了一种惯例。

别说李承乾了,就是我们现在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特么纯属扯淡,对待这些侵略者,只有打,打的他们怕了,怂了,他们才不敢再来惹你。

李子航话音刚落,李承乾忍不住小声接了一句:“果然是愚见,真特么够蠢的。”

李承乾坐的离李二陛下并不远,他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李二陛下还是听到了,当下便开口:“承乾慎言,朝堂议事,向来就是各抒己见。有什么不同看法就直说,不可诋毁他人。”

李承乾直起身:“父皇,儿臣以为,突厥人屡次犯我大唐,劫掠州县,屠杀百姓,万死不足以偿其罪,如果就这么把他们放回去,等到突厥恢复了元气,受苦的还是我大唐的百姓。”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小小突厥,化外蛮族,不过疥癣之疾,我大唐天朝上邦,自然要有大国的风度,怎能与这等化外之民斤斤计较?”说话的这个官员李承乾并不认识,估计是这两年通过升上来的。

李承乾看着这个年记不大却身穿四品官服的官员,问道:“孤养病日久,倒是不认识大人,不知大人现在官居何职?”

那人答道:“下官崔浩真,现为户部侍郎。”

李承乾怪笑了两声:“崔大人身为户部侍郎,却说出这种话,实在惹人发笑。

自前隋文皇帝开始,突厥屡屡犯边,朝廷每年为此损失钱粮数以十万计。

文帝为修两家之好,将爱女义成公主远嫁突厥,最终结果如何想必不用孤说。

颉利可汗将前隋炀帝围于雁门关,若非父皇救援及时,我中原皇帝,几丧于你口中这些化外蛮族之手。

及至我大唐立国,突厥更是年年来犯,劫掠州县,索取贡赋,河北诸道十室九空,朝廷每年为此损失无算。

此次大胜突厥,我大唐二十万将士死伤近半,这一切,在大人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那孤倒是想请问崔大人,何为切肤之痛?!”李承乾忍不住一拍桌子,厉声问道。

“这......这......”李承乾一番话,说的崔浩真哑口无言,他说突厥是疥癣之疾,无非就是历来大家都这么形容周边那些异族,说着说着也就习惯了。说这话的人不会走心,听的人也不会在意,哪知道太子殿下这么认真,抓着这个点就不放了。

他没话说,李承乾可还没发泄够:“大人身为户部官员,不思为君分忧,不念为民谋利,只知道在这里夜郎自大,大人这个户部侍郎想必当的也是尸位素餐,不当也罢。”

“承乾,够了。”李二陛下拦了李承乾一句,转过头安慰崔浩真:“崔卿刚入户部,对许多事务还不熟悉,无需介怀。”接着问道,“可还有人有话想说的?”

李二陛下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看起来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头站了起来,这个人李承乾倒是认识,是李二陛下当年天策府十八学士中的一个,名叫蔡允恭。这人没什么政治头脑,但是学问不错,做过一段时间李承乾的老师。

蔡允恭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说道:“陛下,从古至今,皆无杀俘的先例,我皇仁慈,此事断不可在陛下治下发生啊。”

李承乾这时还没坐下,听到蔡允恭这话,向他行了一礼,问道:“蔡师,承乾有一问。不知蔡师以为秦始皇,汉武帝二人该如何评价?”

蔡允恭想了想,说道:“秦皇虽然暴戾,但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不失为一代雄主,汉武帝北扫匈奴,南平百越,扩通西域,更是千年难见的明君。”

“既然蔡师说这二人是雄主明君,那承乾请问蔡师,蒙恬北逐匈奴,是否杀俘?霍骠骑封狼居胥,何时手下留情?卫长平逐鹿漠北,可曾让匈奴有喘息之机?”

有人还准备起来争辩,李承乾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继续说道:“汉武帝抗击匈奴,连战连捷,倾举国之力追击匈奴至漠北,为让匈奴亡族灭种,不惜天下户口减半,民生不安。匈奴之后,终其一生,四夷皆不敢再叛。

汉武之后,东羌作乱,朝廷多次平叛,每次都宽宏大量,希望能感化异族,谁知东羌每次都是借机恢复实力,然后重又反叛,如是者有五,终于将汉朝国力耗尽,中原板荡,三国争雄。孤以为,只有将颉利可汗等人明正典刑,才能扬我大唐国威,震慑四夷,使其不敢再犯。”

“诸卿以为如何?”李二陛下这次没让人再起来说话了,这样一来意思就很明显了,陛下支持太子的做法。

明白了这一点,百官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有些死硬分子心里不以为然,不过都附和着说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当诛除颉利,扬我大唐国威。”

李二陛下点点头:“如此便按照太子说的做吧。不过颉利说到底也是一方人主,给他个体面的死法,赐酒吧。”

“陛下圣明!”

李二陛下挥挥手:“既然颉利可汗不能留,那么突厥这块地方怎么办?诸卿有没有什么意见?”

“父皇,儿臣以为可在突厥之地设立州县,迁关内、淮南、河南诸道的人口前往突厥之地屯边,一来,可以加强我大唐对突厥的控制,二来,也可以解决边军的粮草问题。”看到李承乾的建议被李二陛下接纳,自从李承乾走后一直倍受宠爱的李泰不淡定了,听到李二陛下问话,连忙起身答道。

李泰的回答乍一听一点问题都没有,合情合理,可仔细一想就不对了,李泰的回答就像我们今天考试的时候的万金油答案,什么题目都能这么回答,适不适合不一定,但是肯定能得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