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重慶醫療汙水處置實現100%達標排放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1日18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醫療汙水不等同於一般汙水,來源及成分複雜,甚至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汙染物和放射性汙染等,不經有效處理會嚴重汙染環境。截至3月30日,重慶市醫療汙水處理平穩有序,嚴格落實消毒措施,實現100%達標排放,未發生一例因醫療汙水引發的疫情擴散事件。

據瞭解,醫院汙水是指醫院門診、病房、手術室、各類檢驗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間等處排出的診療、生活及糞便汙水。當辦公、食堂、宿舍等排水與上述汙水混合排出時亦視為醫院汙水。醫院汙水分傳染病醫院汙水和非傳染病醫院汙水及特殊性質汙水。

市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處副處長劉亮晴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正常情況下,全市醫療汙水每日產生量約為23萬張床*400L/床·天=9.2萬噸左右。疫情期間,4所定點救治醫院以及48家定點醫院產生的傳染病汙水每天大約3500噸。

“目前,全市疫情期間及日常醫療汙水處置工作均平穩有序,實現醫療汙水100%達標排放,未發生一例因醫療汙水引發的疫情擴散事件。”劉亮晴說。

疫情期間,重慶按照風險控制、無害化原則,重點分類指導督促定點醫療機構、相關臨時隔離場所對汙水和廢棄物進行集中收集殺菌消毒達標後,再統一排入市政管網進入城市汙水處理廠。針對定點醫院尤其是4家集中救治醫院,重點通過加強消毒劑量和投藥頻次、加強排水監測頻率、加強設施設備巡檢等方式有效保障汙水處理平穩有序;針對臨時隔離點或隔離病區,因地制宜增加感染性汙水處理設備、建設臨時性汙水處理罐(箱),採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措施進行強化消毒。

同時,市衛生健康委加強與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部門的協調溝通,開展汙水處理取樣和監測工作,加大監測頻率和抽檢次數。接診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患者的醫療機構(特別是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必須監測總餘氯及pH兩項指標。市衛生健康委先後組織開展4次督查指導,重點對全市4家集中救治醫院、48家定點醫院以及設置預檢分診的1717家醫療機構開展執法檢查,督促指導醫療機構規範處置醫療廢水廢物,有效防止疫情擴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