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這兩天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又搬上了熒幕,小編之前只是聽說過,一直沒看。這兩天抽空看了看,才發現,這個動畫片實際上是給成人看的。

宮崎駿的動漫很傳奇的一點就是能在故事裡滲透自己的思想,並且把自己要傳達的信息通過動漫轉達給廣大的受眾,或憂愁或美好,有愛情,也有親情,也會把自己對現實中的理解都放到動漫裡去,這裡面當然也包含了各種“貪、嗔、痴、恨、愛、惡、欲”。

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進入了神秘的隧道——他們去到了另外一個詭異世界——一箇中世紀的小鎮。遠處飄來食物的香味,爸爸媽媽大快朵頤,孰料之後變成了豬!

故事的發展在最開始的時候已經埋下了伏筆,每個環節都有提示,只是“被豬油蒙了心”的爸媽根本沒有去想。

影片最開始的時候,千尋的爸爸開車走錯路,千尋發現這條路不對勁兒,提醒爸爸媽媽往回走,但是爸爸的一句“有爸爸在呢,怕什麼”,這句話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靠山,只要爸媽在什麼什麼都不用怕。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但是長大後會慢慢發展,有時候父母的思想和方法也要理智的去接受。千尋爸爸的做法充分顯示了,自己作為一個生活閱歷豐富的男人,“勇敢、睿智、不懼前行”的心態,但是這也成為了他致命的弱點,聽不進“弱者”的意見。

影片中,多次給了千尋父母改正的機會,但是千尋爸爸媽媽對此置若罔聞,全然不顧千尋的勸解,還是堅持走下去。

影片中,爸爸的獨斷專行、媽媽的趨炎附勢是故事發展的誘因。都說家長是孩子們的榜樣,可是影片中,爸媽在發現美味食物的時候,沒有經過同意就自己吃起來,說著“等有人來了再付錢就好了”,千尋在旁努力勸阻依然無用。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小孩子都懂得道理,大人反倒是不懂了。這種本末倒置的局面又並非鳳毛麟角,其實在《千與千尋》整部電影中處處都暗含著這種很淺顯,細小的道理,然而在大人的世界中,彷彿把這些都忘記了。

千尋在豬圈看到變成豬的爸爸媽媽時說“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喲”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爸爸媽媽偷吃客人東西變成豬,暗示人類的貪婪本性,千尋一直保留著孩子的童真,並沒有那麼貪婪,一直阻止父母吃。

影片中,油屋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那裡不工作的人會被殺掉,也就是說不能創造價值的人終究要被社會所淘汰。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油屋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地忙碌著,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不惜與湯婆婆簽訂契約。這跟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且獲得想要的回報,不勞而獲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影片尾聲中,千尋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工作,並且通過自己的善良贏得了油屋夥伴的尊重和喜愛。最終通過堅持不懈,將父母變回了人類。

《千與千尋》:世間的真善美,終究會戰勝邪惡,綻放出最美的花

最後,爸爸看到自己的車上落滿了灰塵,一切仿若隔世。他不曾記得自己經歷了什麼,而我們通過千尋,受到了一種無形的鼓勵——遇事害怕是正常的,但哭過之後,要振作起來面對生活,直面生活的各種困難。如果一昧逃避,就不知道這困難的表象背後有什麼美景了

既虛又實的世界,讓人分不清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有人認為“貪婪”是《千與千尋》的主題,千尋的父母因為貪食,在老闆不在店的情況下吃了別人的食物,所以變成了豬;澡堂的各位工作人員在最初都看不起無臉男,但發現無臉男身上有無數的金子後,便爭先恐後地為他服務;湯婆婆的本質就是“貪”,容易被眼前的利益遮眼,因此連自己的孩子被掉包了都沒發現。而小編覺得,在“貪婪”表象的下,還有被忽視的“愛”,千尋對父母的愛、白龍對千尋的美好關愛、鍋爐爺爺、小玲的善良,以及錢婆婆的理性。

慾望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想擁有它的人心,貌似美好,貌似璀璨,貌似妖嬈,貌似豔麗等等,恐怕被任何鮮豔美好的事務所吸引,是人生的常態。關鍵是隨之油然而起的佔有與執念,無法佔有之後產生的邪惡,就像湯屋裡所有人都被一紙契約束縛在這個世界裡。

成長是人一生的必由之路,無論如何,我們都被放手,抑或我們都會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