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獼猴桃花腐病有著發病早、蔓延快、難防治等特點,一旦爆發可對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造成重大威脅。

不過,由於不少果農對於花腐病的認識不足,防治也不積極,導致該病在近些年大面積發生。為此,筆者整理了一些關於此病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花腐病的發現與病原菌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花腐病可以說是繼潰瘍病之後獼猴桃上的又一個難纏的病害。我國於1993年在福建建寧首次發現,隨後在陝西、湖南、山東、四川、河南、江西、貴州等省也有發生。

目前對於該病是細菌性病害還是真菌性病害尚有爭議,如病原菌就分離出了丁香假單孢菌、菜豆莢褐斑假單孢菌、灰黴菌、灰葡萄胞菌等。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世界不同地區獼猴桃花腐病病原種類,資料引自《獼猴桃花腐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張竹竹》

花腐病對獼猴桃的危害

該病主要危害獼猴桃的花器和葉片。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葉片感病會產生暗褐色角狀枯斑;花器感病後花瓣變褐腐爛,病花萼片上有褐色凹陷斑塊,花瓣變為橘黃色。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剝開感病的花器,可見褐色腐爛組織,嚴重感病的花芽全部腐爛,很快脫落。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病原從花瓣擴展到幼果上,引起幼果變褐萎縮,病果易脫落,嚴重影響產量。

花腐病的發生特點

花腐病,獼猴桃上又一個難纏的病害!

傳播途徑:自然傳播以雨水為主要傳播途徑,人為活動傳播主要是授粉。

病害發展:一般花萼最先受到病原菌感染,在田間溼度大時,病原菌會迅速潛入花蕾,侵染順序依次為花葯、柱頭、子房。

發生規律:花期早、花期陰雨天多發病重;當年春季潰瘍病發生嚴重,相應花腐病也可能呈現嚴重發生態勢;果樹混栽時獼猴桃花腐病發病比純獼猴桃園重;樹勢弱,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發病重。

獼猴桃花腐病的防控

農業防治:做好冬春清園工作,壓低病原基數;花期注意果園通風透光,遇降水時應立刻排水,避免果園內澇;及時摘除感病花蕾,防止病原菌蔓延到其他部位;選擇對潰瘍病抗性好的雄樹作為授粉品種,並做好潰瘍病的防控,以免加重花腐病的發生;增施有機肥,生長期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以提升樹勢與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展葉後開花前的現蕾期是用藥關鍵期,有效藥劑一般有銅製劑、抗生素類等,如噻黴酮、氫氧化銅、春雷·噻唑鋅、中生黴素等,配伍海精靈葉面肥,既能提高防效 ,又能增強植物抗性,還可預防低溫霜凍,並促進開花、授粉、坐果,提升果實商品率。

來源:農業助手(ID:nyzs360)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發佈,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