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乡情”寻找“生命之根”

《我心归去》是韩少功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它是韩先生1991年出访法国时创作完成的。这篇散文着重介绍了作者身在异乡孤独、寂寞。像发疯一样,思乡情切,如在牢笼。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哲理性思考。


一、韩少功与“寻根文学”


《我心归去》|通过“乡情”寻找“生命之根”



谈到韩少功,我们不得不提“寻根文学”。在1985年韩先生在《文学的根》中提出: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


“寻根文学”蓬勃地发展起来。寻根文学意识是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呼吁人们去领略古代文化传统,激发生命中的无穷能量,挖掘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


而《我心归去》恰恰体现了“寻根文学”的宗旨,将视角倾注于故乡的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对故乡给予了更深刻的定位,特别是韩少功作为知青曾经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故乡有着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这就使得整篇文章读来不落窠臼,亲切而富有哲思。


二、文学言语的陌生化尝试


《我心归去》作为一篇散文,情感贯穿文章始终。但作者在写作上却并没有任由感情一泻千里,而是有所节制。注重文学言语的陌生化效果,去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独特情感,给读者以奇妙的审美体验。


1、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律的监狱,无处逃遁。


作者本可以说谈话全是法语,但却连用三个法语重复,这似乎不太符合书面语的表达习惯,不符合散文舒缓有序的节奏。先生是要将这些全都打破,只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把说法语的环境比作监狱这种比喻也是独特新鲜,作者通过大胆地尝试,将此时快要发疯的心情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2、你对电灯作第六或第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我心归去》|通过“乡情”寻找“生命之根”



我想除了小朋友,很少有人去玩电灯。在异乡的作者能反复摆弄电灯六十多次,还称之为“研究”,足见多么空虚无聊。这是用数词、量词、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无聊至极。这个细节描写,无疑是让人记忆深刻。是整篇文章语言表达的一个亮点。


3、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我心归去》|通过“乡情”寻找“生命之根”



这里的搭配显然存在问题:土地上可以长出金麦穗,怎么长出赶车谣?要从语法上来讲,肯定有错误。但是从情感上来讲,又是如此准确。“金麦穗”是从物质上肯定了作者对故乡的期望。而“赶车谣”则是从精神上肯定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期许。可见作者不但对故乡没有失望,恰恰相反对故乡寄予了深情的厚望。


从上面的语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文章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追求回归传统,根植于土地,表达了对故土故乡土地的深情厚意。但是从文字的表达上,却追求语言的组织性和陌生化效果,给人以亲切真实新鲜的审美体验。


、情感表达的哲理性


文学作品意蕴的深刻性很大层面上,表现在哲理性思考上,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哲理性语言值得我们思考。


1、“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这是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残缺成就了他的不朽。就像白璧常常和微瑕相伴,才能鉴赏出美玉的价值。


故乡的美丽也是一样,在作者笔下作者选取了一系列典型意象:浮粪四溢的墟场,拥挤不堪的车厢,阴雨连绵的雨季。所以在作者笔下故乡并不是田园牧歌式的乐园,而是让作者无限失望。但正是在那里,留下了作者的血泪汗水,才使这种失望悲伤变成了一种值得品味的感觉。故乡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已经融入了作者的血液。曾经努力拼搏奋斗过的地方,深深烙在了作者心中。哪怕那些悲伤的记忆也是故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人难忘。


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情就在失望和希望中交织,对他失望恰恰是对他有着热切的期望,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而没有这种悲喜交织情感的人,生活恰恰是没有故乡的,这就使“美丽”和“悲伤”这两个二元对立的词语达成了有机的统一,熔铸于“故乡”这个概念当中,给人一种感伤的美。


2、从“我”到“我们”


“我”和“我们”的差别在哪里?一个是指个体,一个是指群体。作者刚开始写我在法国的孤独寂寞,故乡之于我是亲切激动的。这是一个人的个体感受。而在谈到故乡之于我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却将“我”变成了“我们”。也就是说思乡是个体感受,但是故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却是相同的。这就将个体感受上升为集体意识。阐释故乡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意义古今中外所有人都概莫能外,这是难得的。


总结


作者透过“思乡”这个主题去寻找人类的生存之根,不仅将思想停留在想念,而是透过想念探寻了故乡对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这是韩少公的这篇文章与其他思乡类文章不同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游子思乡的主题,更要让他们懂得故乡对于每个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