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家長,誰最想讓留英的中國學生回國?

1


疫情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家長,誰最想讓留英的中國學生回國?

北京時間早9點,倫敦格林威治時間凌晨1點。

“胡老師,幫幫我們家孩子訂一下回國的機票吧?英國大學可要負責到底……”

“胡老師,咱們兩校合作辦學的這批學生,無論如何不能出問題,剛才王校長還特意讓我過問一下學生的情況,您是英國合作方的代表,我們還得找您……”

這些天,胡淼淼(化名)在英國幾乎沒睡幾個安穩覺。經常是,這位英國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剛躺下,中國那邊的學生家長、中方合作院校的項目主任就不斷地打電話。

也難怪,中國和英國冬春季差8個小時大家都清楚,現在不管不顧地打過來,肯定是火燒眉毛的事——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迅速蔓延,3月16日以後,英國大學課堂教學也停止了,轉到線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上的中國留英學生怎麼辦?回不回國呀?

2

疫情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家長,誰最想讓留英的中國學生回國?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有2572個,在校生規模近60萬人。近年來項目、機構有所增減,總體規模還維持在2000個上下。

在學科專業佈局方面,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工學最多,佔比約三分之一,管理學四分之一,兩者合計超過60%。

至於合作形式,仍保留少量本科層面的2+2(兩年國內學習外加兩年國外留學)、3+1(三年國內學習外加一年國外留學),全部在國內授課(海外師資按比例介入)的4+0形式已經成為主流。

不過,即使是4+0項目,也有一定的靈活度。比如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年或兩年,中國學生可以申請赴海外合作大學進修。

要知道,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市場規模在70萬人以上,對很多英國大學而言,中外合作項目是招生的重要來源,特別是本科招生。

對於中方合作院校而言,這種辦學模式也是當前國內高校國際化的重要手段。

不過,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英之間的合作辦學是巨大考驗,特別是那些2019年9月入學、學制一年的本科學生和碩士研究生,面臨畢業和疫情的雙重壓力。

3

疫情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家長,誰最想讓留英的中國學生回國?


學生著急,家長著急,中方合作院校的領導更著急。

中國學生的留學,向來都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社會焦點,牽扯到方方面面。當留學安全成為主要矛盾時,各方都很難淡定。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中國學生,一般會獲得中方大學和外方高校兩個學位,在中國院校的學籍一直保留到畢業,與本科畢業後自行留學的中國學生還是有很大不同。

因此,中方院校責任重大。儘管學生通過合作項目留學前,都會辦理境外保險,但國內院校仍不敢有半點鬆懈,一旦學生出現安全狀況,校方也很難承受各方面的壓力。

胡老師深諳國內的思維模式,她反覆向英國院校解釋,請英國大學批准合作項目上的中國學生回國後繼續線上學習、接受英方的論文指導。

當然,目前正是英國疫情的高發期,在機場、航班機艙、邊檢人群聚集區域感染幾率很高。而且中國、英國、以及轉機地點出入境政策高度不穩定。更糟糕的是,從英國回國的航班大量削減,一票難求。

中國駐英大使館已經建議中國留英學生做好在英國的自我防疫、自我隔離工作,除非不得已,當前儘量不要回國。

英國內政部也已經允許境內簽證過期或即將過期的國際學生繼續留在英國,按照限制出行的規定做好自我保護。

其實胡老師也不想讓中國學生此時冒險回國,但家長和合作院校的催促,讓她左右為難。疫情影響下的中外合作辦學,確實充滿了不確定性。


疫情影響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家長,誰最想讓留英的中國學生回國?

老趙(Andrew)國際教育知名觀察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常年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東亞區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特約留學培訓師,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資深教育自媒體人,平臺閱讀量超過1億次,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