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裝飾:專項債更加聚焦基建 行業流動性邊際向好

一、專項債對基建投資支撐或顯著提升

專項債對基建投資支撐或顯著提升,但全年基建增速需考慮多項因素。近期21世紀報道發佈新聞,其中表示:近期監管部門明確2020年全年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儲、棚改等與房地產相關領域,同時新增了應急醫療救治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城鎮老舊小區等改造等領域項目。

僅從基建資金來源中專項債部分來看,若上述要求落實,預計2020年專項債中用於泛基建部分可能達到近2.48萬億(假設2020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為3萬億),而2019年專項債中用於泛基建部分僅為0.53萬億。該項增量約佔2019年基建投資完成額的10.7%。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基建資金來源渠道較多,其中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非標、城投債等渠道資金變化均不可忽視。上述專項債政策大概率對基建增速形成支撐,但仍需要考慮到其他資金來源變動情況。

二、棚改資金的替代效應不容忽視

今年財政壓力或有所提升,棚改資金的替代效應不容忽視。基於多數基建項目的公益屬性,預算內資金(即財政支出)對於基建投資的增長趨勢往往較為重要。

目前財政資金端有兩大因素或對未來基建投入造成一定影響。第一,長期經濟發展因素疊加短期疫情因素導致財政收入增速較為吃緊,且預算穩定調節等沉澱性資金可能極其有限。第二,棚改資金的替代效應仍可能削弱財政資金對基建的支持。2017年前十月我國棚改已開工600萬套,對應投資1.68萬億。基於國務院2018-2020年1500萬套的目標,結合2018年和2019年前11月棚改投資情況,若計劃不變,預計2020年仍需完成500萬套以上,對應投資額為1.55-2.06萬億。近年來棚改專項債逐漸接棒PSL支持的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成為每年棚改任務的主要資金來源,2019年棚改專項債發行資金在7000億以上。如果棚改專項債在2020年暫停發行,這將對2020年的棚改資金形成巨大缺口。如果各地方堅持完成既定棚改目標的話,棚改任務或將需要更多的財政支持。

三、基建產業鏈流動性邊際好轉有望持續

我們認為近年來基建增速整體提升的關鍵早已不在需求端(即有多少項目進入市場),而在供給端(企業端完成在手項目的綜合能力),從國家發改委近期審批項目情況來看,並未出現項目審批快速提升以及項目資本金比例顯著下滑的跡象。

未來宏觀流動性數據的變化對於基建投資的回升尤為重要。目前來看,結合專項債資金支持加大、以及近期降準等因素,基建資金層面的邊際寬鬆趨勢或已經出現,這對於項目的正常履約、甚至加快進度極其重要,後續基建增速或將如期回升。此外,在“穩就業”需求逐漸提升的情況,依然不能忽視“舊基建”對於就業,尤其是農民工就業的顯著拉動能力,就業情況變化將成為未來中央考量是否加大基建投資的主要因素,未來對於基建投資的驅動點可能主要來自於專項債擴容、特別國債發行、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等相關潛在舉措。

四、投資建議

綜合來看,如果該政策能順利落地,則有望對基建投資帶來一定的拉動作用。儘管財政收入端增長壓力大、往年沉澱資金較少、棚改資金的替代效應等因素仍對基建投資增速存在掣肘,但是基建投資產業鏈的流動性邊際好轉正在成為現實,這對於項目的正常履約、甚至加快進度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在“穩就業”的政策目標下,對於基建投資的政策可能是靈活的,值得持續關注。綜上,我們認為基建投資景氣度可能正在逐步好轉,相關企業經營情況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結合前期在手項目情況和融資能力等因素,建議關注中字頭央企和地方國企(中國交建、中鐵、鐵建、葛洲壩、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細分行業龍頭(東易日盛、金螳螂、蘇交科、中設集團等)、以及擁有較獨立的個體邏輯的高新發展、嶺南股份等標的。

風險提示。疫情對我國經濟影響超預期,基建資金面修復不達預期,各公司項目推進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鏈接:個股分析

中設集團(603018)

新簽訂單維持穩健增長

2019年公司新簽訂單 80.1億,yoy+25%,其中勘察設計類訂單64億,yoy+12.3%,在行業景氣度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仍保持穩健增長。我們認為2019年基建設計的行業困境部分由多規合一等土地審批事項造成,而近期國務院下放土地審批權限有望推動基建項目審批速度大幅增加,利好設計公司新簽訂單以及前期已完工未確認收入業務的結算,同時我們判斷,疫情影響下,2020年下半年“十四五”基建週期有望逐步開啟。(華泰證券)

蘇交科(300284)

基建設計龍頭率先受益

受疫情影響,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成為疫情恢復後託經濟、穩就業的重要抓手。截至3月20日,全國各地發行專項債券10233億,專項債全部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公司作為基建設計龍頭,將率先受益基建投資政策。與此同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權限下放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助於推動基建項目審批與建設,預期公司設計訂單會大幅上漲。(東北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