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受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影響,歐洲各國聯賽目前都處於停擺狀態,聯賽重新開賽遙遙無期。近日,歐洲各俱樂部陸續推行球員減薪政策,幫助俱樂部減小財政損失渡過難關。

尤文、巴薩、拜仁等多傢俱樂部已經官宣了俱樂部減薪政策,並且得到了球員的支持。從俱樂部運營角度來看,這樣也無可厚非,畢竟聯賽還沒踢完球員也都在家歇著,沒比賽踢就沒有門票的收入,轉播費、贊助費、周邊產品售賣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對俱樂部來說減少了一大筆收入,而歐洲俱樂部球員薪水又很高,所以俱樂部希望球員減薪也“情有可原”。

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在國際足壇減薪大趨勢下,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呢?我的觀點是目前沒有必要跟風,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歐洲聯賽中途停擺球員都在家休息,國內聯賽是延遲新賽季開賽但還正常訓練

歐洲球隊減薪的根源是聯賽停擺球員都放假了回家了,也俱樂部沒收入了。聯賽踢一半沒有比賽可踢了,球員們也沒有在俱樂部訓練,都在家隔離,就像我們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大家都沒上班在家休息。而國內聯賽正常開賽的話是3月初,現在由於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所以延遲了新賽季的開賽,在這期間大多數國內俱樂部還是在正常訓練備戰新賽季,並沒有給球員放假回家休息,少數球隊在疫情嚴重時放假了但並沒有讓球員回家,本質上與歐洲聯賽不同。

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打個比方你一個月沒上班給你這個月減薪正常,人家正常訓練相當於正常上班,確實沒什麼正當理由給人減薪。

二、國內限薪政策本就對球員不公平

歐洲俱樂部是沒有限薪政策的,俱樂部想給球員開多高工資都可以自行決定,但國內俱樂部有所謂的工資帽,這本身就是對球員權益的侵犯。國內俱樂部相當於企業,而球員相當於企業員工,員工工資應該由企業和員工自行商討決定,行業協會(中國足協)並沒有權利限制最高工資,這樣一限制就阻礙了俱樂部花大價錢引援,水平自然高不到哪裡去。並且國內並沒有像歐洲聯賽那樣的球員工會,沒有球員工會就沒有保護球員權益的機構,真要減起薪來,球員是一點話語權都沒,只能“任人宰割”。說到底國內足球制度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現在都跑出來聲討人家應該降薪,之前被俱樂部欠薪時咋沒人站出來替球員發聲?

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三、國內足球輿論環境過於惡劣,道德綁架事件屢見不鮮

國內疫情嚴重期間,明明大部分球隊和球員都有捐款捐物資,因為沒有被報道出來,國內球隊和球員受到了網友不少批評,很多人不分青紅皂白的進行指責謾罵,最後報道出來了馬上沒聲音了。

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再者說球員減薪這件事本來是一件高尚的行為,但是很多偽球迷卻無視球員為俱樂部踢球本身也是人家的工作。就像前段時間對明星道德綁架一樣,覺得人家掙得多就應該多捐款,忽略了捐款是情分但絕不是義務的事實。

球員減薪也是一樣的道理,包括入選國家隊的球員為國踢球,這是一種榮譽但球員本身不是為國爭光的工具。國家隊成績差是整個中國足球長久以來的大環境造成的,比如不重視青訓發展,窮人孩子踢不起球等等,而不是個別國足隊員所能左右的。你可以批評國內職業球員能力差,但絕不應該像今天的網上輿論這樣,好像所有國內球員都是不勞而獲的寄生蟲。

聯賽停擺歐洲俱樂部大規模減薪,國內球隊是否有必要效仿?

最後我想說的是,疫情面前,人人平等。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我是贊同的,但是不代表抗擊疫情就是部分人的責任。疫情期間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做的貢獻最大,我們普通人做不了這些,但我們可以不出門、做好自我防護,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不給國家添亂,我們同樣盡了最大的責任。在短期內國內疫情無法徹底消失,國內聯賽又遲遲無法開始新賽季的話,屆時我相信大多數球員還是願意犧牲部分薪水,和俱樂部共渡難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