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徹悟

生活有一萬種可能,每過一個階段,我們都有不一樣的大徹大悟。如果不能把一個道理轉變成一種行為習慣或是思維習慣,聽懂再多的道理也沒用,道理要拿來多做,要拿來多用,人一生會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之所以做不成,就是因為背後沒有形成一個行為習慣去支撐,人一輩子會領悟到無數的人生道理,之所以無用,同樣是因為沒有把道理變成自己習慣中的言行,最重要的不是懂很多道理,而是讓某一個道理成為自己的習慣。不閱世界百態,怎懂滄桑世故四字,不觀千嬌百媚億萬花開,豈知繁華與浮華,唯有經歷,才能明瞭。語言是最不可靠東西,嘴巴只服從大腦指揮,並不會跟從心走。自嘲,是一種特殊的人生態度,它帶有強烈的個性化色彩。想要看清事實,必須要經歷一些疼痛。嘲笑自我,作為生活的一種藝術和智慧,它不但能給人增添幾許快樂,減少煩惱,還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缺陷,戰勝自卑的心理,應付眾說紛紜評價帶來的壓力,擺脫尷尬難堪的局面,擺脫心中種種失落與不平衡。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所以每遇爭執時,不可輕易否定,氣盛者往往為浮躁之徒。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不同的層次經歷見解。要理解包涵之,取其長補己之短。萬不可以義氣之爭其短長也。如此,方能海納百川,處事不驚。生活中,理解你的,許多時候都能給你支持;誤解你的,好多時候還會對你質疑。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明白你的故事裡有過多少快樂或傷悲,因為那終究只是你一個人的感覺。你的身後如果中了冷箭,說明你走在他們前面。你會被他們傷到,說明你走得不夠遠,還在他們的射程以內。所以不要停下來解釋自己,要證明別人是偏見,唯一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是對的。為此你需要往前走,更努力,平靜而從容。當一個人極度坦誠,他就已經無堅不摧。如果說,修行有什麼法門的話,那一定是真實。保持你對慾望、對情緒的真實,從這個真實出發,你才能獲得超越的力量與勇氣。為了避免對人性失望,我們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命運也是欺軟怕硬,你不認輸,就不會輸。面對現實,我們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勇氣,要有“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的態度,不在意外人的眼光,不受外人評價的影響,懂得自我主宰,自我獨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怕的是敷衍,至少說明你在別人心目中,只是個雞肋。常常有人問我怎麼才能做到高情商?我答案很簡單:學會好好說話別人,從什麼時候瞭解你?從你開口說話的那一刻開始。人不是因為,弄清了一切的奧秘與原委才生活的,人是因為詢問著、體察著、感受著與且信且疑著,才享受了生活的滋味的。不知,不盡知,有所期待,有所失望,所以一切才這樣迷人。一個人在描述別人的性格時,最能暴露出自己的性格。熬出來的幸福,逼出來的堅強;練出來的勇敢,闖出來的膽量。熬住,你就贏了;逃避,你就輸了!眼神有內容的人,內心早已嚐遍百種毒藥,走過了千山萬水。再忠厚老實的人,其實心裡也有一杆秤。你混不好,不是能力差,而是不懂做人的套路。人只有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看清世界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